100部文学经典名著红与黑(品味经典名著红与黑)

#我在头条搞创作#品味经典,照亮人生!各位少爷们、小姐们好,我是洛王府的侍读,今天给大家分享的是关于法国大革命时期的一个故事。法国作家纪德评价说:“我平生最受益的书籍就是《红与黑》。”这是为什么呢?

书名:红与黑

作者:司汤达

字数:50.2万字

100部文学经典名著红与黑(品味经典名著红与黑)(1)

司汤达

司汤达,出生于法国的一个资产阶级家庭,很早母亲就去世了,父亲又是一个封建保守的人,在这样的家庭中受到了很多束缚和压抑,并且他小时候兴趣广泛,特别喜欢数学。因此数学老师经常向他讲述法国大革命的历史,指导他学习唯物主义学说,这为他世界观的养成打下了基础,由于少年时代在法国资产阶级革命的氛围中长大,崇敬拿破仑,后来多次随拿破仑的大军征战欧洲。在创作《红与黑》时,拿破仑领导的法国资产阶级大革命已经失败,作者想用自己的笔去完成拿破仑未竟的事业,他要通过《红与黑》再现拿破仑的伟大,鞭挞复辟王朝的黑暗。

于连,是一个木匠的儿子,年轻英俊,意志坚强,精明能干,从小就希望借助个人的努力与奋斗跻身上流社会。于是,他投拜在神父西朗的门下,钻研起神学来。他仗着惊人的好记性把一本拉丁文《圣经》全背下来,这事轰动了全城。恰好这个时候市长要请一个家庭教师,于连凭借记忆力好,能把《圣经》背下来,因此被市长邀请成为家庭教师,在成为家庭教师期间,为了满足他跻身上流社会的愿望,就开始勾搭市长夫人。

后来事情败露了,于连就逃往了神学院进修,由于学习成绩名列前茅,被推荐为木尔侯爵的秘书。由于他聪明能干,很快受到了侯爵的重用,于是于连在贵族社会的熏陶下,很快学会了巴黎上流社会的艺术,成了一个花花公子。为了得到更高的地位,于连开始追求侯爵的女儿,由于侯爵女儿充满浪漫主义情怀,就开始主动追求于连,偶然一天,侯爵女儿发现自己怀孕了,在苦苦哀求自己的父亲后,侯爵答应了女儿和于连的婚事,并且给了于连财富和权力。

100部文学经典名著红与黑(品味经典名著红与黑)(2)

红与黑剧照

当于连沉浸在和侯爵女儿幸福的生活,与自己野心得到满足的氛围中时,不幸的事情发生了,之前和市长夫人勾搭的事情暴露了,并且侯爵也知道了,于连急忙回去,随即赶到教堂,向正在祷告的市长夫人连开两枪,夫人当场中枪倒地,于连因开枪杀人被捕了。

入狱后,他头脑冷静下来,对自己行为感到悔恨和耻辱,他意识到野心已经破灭,但死对他并不可怕。市长夫人受了枪伤并没有死,稍愈后,她买通狱吏,免得于连受虐待,于连知道后痛哭流涕。侯爵女儿也从巴黎赶来探监,为营救于连四处奔走,于连对此并不感动,只觉得愤怒。公审的时候,于连当众宣称他不祈求任何人的恩赐,他说:“我决不是被我的同阶级的人审判,我在陪审官的席上,没有看见一个富有的农民,而只是些令人气愤的资产阶级的人。”结果法庭宣布于连犯了蓄谋杀人罪,判处死刑。

于连这才知道,她给侯爵的那封信,是由听她忏悔的教士起草并强迫她写的。于连和市长夫人彼此饶恕了,他拒绝上诉,也拒绝做临终祷告,以示对封建贵族阶级专制的抗议。在一个晴和的日子里,于连走上了断头台,侯爵女儿买下了他的头颅,按照她敬仰的玛嘉瑞特皇后的方式,亲自埋葬了自己情人的头颅。至于市长夫人,在于连死后的第三天,抱吻着她的儿子,也离开了人间。

100部文学经典名著红与黑(品味经典名著红与黑)(3)

红与黑剧照

以上就是《红与黑》的主要故事情节,于连双重人格、矛盾性格和悲剧命运的描写,客观上也揭露了法国王朝复辟时期的残酷现实状况以及由此产生的对青年一代的腐蚀和摧残,实际上读者也可以由此而深刻地了解“19世纪初30年间压在法国人民头上的历届政府所带来的社会风气”和现实状况。

书中写到了拿破仑热烈而奔放的时代,新兴资产阶级的日益发展和繁荣,以及法国几十万受压抑的小资产阶级青年渴求自由平等,渴望战争的强烈愿望。与其说《红与黑》描写的是于连个人奋斗的悲剧,不如说折射出波旁王朝复辟后,许多小资产阶级青年失去了拿破仑时代靠个人天赋晋官加爵的机会。

推荐语:

很多人说作品中的“红”代表了穿红色军服的士兵,“黑”代表了穿黑色衣服的教士,这是当时社会中的青年人出人头地的两条捷径,也代表了当时社会的社会特征。但是在我看来,“红”:代表着于连追求生命的意义;“黑”:代表着在追求生命意义中的各种阻挠。

欢迎各位少爷们、小姐们留言,想听什么故事,侍读都会从不同的角度分享给大家!

,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文章作者的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其原创性、真实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和原创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文章投诉邮箱:anhduc.ph@yahoo.com

    分享
    投诉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