营口辽河渡口简介(曾被称为关外的)

营口辽河渡口简介(曾被称为关外的)(1)

文=王继鹏

清末民初,位于今天辽南育才中学和紫文苑小区附近的营口洼坑甸,是东北地区曲艺、杂技、艺人集聚卖艺地方之一,曾经与北京的天桥、天津的三不管、沈阳的小河沿、哈尔滨的道外、大连的西岗子、丹东的七道沟、济南的南岗子、青岛的劈柴院、开封的相国寺、汉口新市场、西安开元寺、南京的夫子庙等地齐名,享誉关内外,闻名旧中国。通过营口洼坑甸使得各种曲艺门类不断向东北内陆地区传播和发展,极大的繁荣了东北地区的曲艺文化。

营口辽河渡口简介(曾被称为关外的)(2)

老北京天桥

营口个洼坑甸曾与天津“三不管”、北京“天桥”齐名

《营口市志·第五卷》记载:1924年,营口县行政公署将今西市区胜利街道办事处所辖境内的一片低洼地开辟为“洼坑甸商场“(后称小平康里)后,逐渐成为文化娱乐集中场地。1929年至东北沦陷初期的1934年间,有专供书曲演出的群英轩、文雅轩、鸣祥、邬家、夏家等书馆建成。老一辈书曲艺人福坪安、顾桐成、张春山、赵玉峰、王香桂等都来营在上列书馆有过演出。听众到书馆入座,可以边喝茶,边听书,因此书馆又被称为茶社。著名评书艺术家连阔如先生在其遗作《江湖丛谈》中也提到:“在营口市有个洼坑甸,算是营口最繁华热闹的市场,较比天津三不管、北平的天桥不在以下。”

营口辽河渡口简介(曾被称为关外的)(3)

洼坑甸旧址之一

壹 洼坑甸逐渐兴起

清末民初,坑洼甸曾是营口地势低洼水塘之处,人烟稀少的荒郊野岭。每年夏天雨季积存些雨水,时间长了臭气难闻,营口市本地人都不到那里去,但自从逐渐出现了各种露天杂耍儿、打把式卖艺、撂地赌钱儿,渐渐有人去逛了。

当年营口是个水旱码头,车船络绎不绝,是东北的一个繁华的商埠地,吸引许多关内艺人前来,那时候到东北叫“出关”,形成了“关里艺人东北的腿”。营口洼坑甸是东北地区江湖人最集中、卖艺花式品种最多的热闹场所之一,上世纪二三十年代,曾一度名声在排在北京的天桥、天津的“三不管”之后,声名列北方第三位。

洼坑甸的兴起和一个叫刘凤岐的人密不可分。清末民初,刘凤岐从河北河间县来营口,刚开始在营口以抽签赌钱为生,被人称为“晃条”。所谓“晃条”就是用挎篮装烧饼、切糕、芝麻糖一类的吃食,备有一种一尺多长的特殊竹签,形状如同毛线针一般,但两头平而不尖,下端刻上一张牌九的点数。教唆别人抽签赌博,赢了将要的食物拿走,输了赔钱,赔多少呢?这要由抽签人在亮签之前要数多少而定。一般是切糕半斤,或者是烧饼5个,一赢了就按要的数拿走,输了就按数赔钱。但不白赔,半斤切糕或5个烧饼还可拿走,只不过比一般卖价贵一倍罢了。总的来说.抽签人输的多,赢得少,还是蹲签人有赚头,不过刘凤岐赚也赚不到哪去,只能混个饱饭而已。

时间长了刘凤岐对于江湖艺人有以艺术吸引游客、兴隆地方的力量,深喑此道,明察秋毫。于是,他看准时机拉上个财东,自任经理,一心经营起这块洼坑来,开荒平地、广交朋友、筑棚搭台、延请艺人,摇旗呐喊。经过数年的苦心经营,引来了杂耍艺人,招揽了不少闲逛游人,逐渐摆摊做买卖的也多了起来,开上了店铺,游人日益增多,最后形成了一个繁华热闹的地方。当时凡到营口的人,都认为不上洼坑甸逛一下,是一件美中不足的事。到上世纪20年代初,这一方天地已成为远近闻名的大世界、生意场、游乐场。

营口辽河渡口简介(曾被称为关外的)(4)

著名评书艺术家连阔如先生

贰 洼坑甸繁盛一时

1920年,17岁的连阔如云游到了东北,先在营口小住。那时营口有个洼坑甸,是最繁华的地方。其集市之大、摊位之多、游人之密、买卖之火,都不在北平的天桥、天津的三不管以下,甚至比大连的西岗子还要热闹。当年的洼坑甸占地百多亩,分南北中三个大院,由二本町(今凯旋里)向东南沿伸到通惠门,横跨现在的凯旋、利群、新生和立新四条街。这里集中了许多杂货铺、古玩店、小医院和民居,人口密度非常大。当时非常流行的一句话叫“洼坑甸撂地”,即指京、津一带民间艺人“闯江湖”摆跤摊、耍把式,而“坐地户”好手也决不逊色,一般的“武艺”休想在营口的“天桥”——洼坑甸这儿打出养家糊口的局面。相关史料记载,当时一到洼坑甸就听到锣鼓喧天,马戏棚、走兽棚、魔术棚、大鼓书场、评书场、相声场、唱太平歌词、舞刀练剑、卖大粒丸、卖刀口药、卖梳篦、卖剪刀、卖估衣、拉洋片、算卦、看相面、摸大点、摔跤、练扛子、举石盾,品种应有尽有,一场挨一场热闹。“清末至民国时期,沈阳的西北市场、大连的西岗子、营口的洼坑甸、锦州的烧锅大坑等“杂巴地”马戏棚、走兽棚、魔术棚兴起,杂技艺人在那里云集,使杂技艺术日见兴盛”。

由于人口密集,人流汇合,洼坑甸各种档次的饭店如雨后春笋般快速增多。各种货摊,各样吃食,叫人目迷五色。大小饭馆的招牌与酒幌交错,煎炒烹炸的香味专钻鼻孔。史料记载有包办酒席的德盛楼,专营水饺的杜家馆、连发顺和开一天等数家,具有回族风味小吃的金家馆,还有“于家饭铺”专门经营适合百姓口味的家常便饭。

营口辽河渡口简介(曾被称为关外的)(5)

刘宝瑞与马三立

叁 洼坑甸的各路艺人

清末民初,曲艺艺人逐渐从北京流向外地。一些城市包括营口相继出现了关内来的曲艺艺人,“ 1905年前后,乐亭大鼓、双口相声、太平歌词等曲艺形式先后传入营口”(《营口市志·第五卷》)。

一时间各路各派曲艺艺人竞相登台献艺,相声、评书、东北大鼓、太平歌词、戏法等艺术门类积极活跃在营口洼坑甸。据史料记载,老一辈书曲艺人马三立、刘宝瑞、张庆森、顾海泉、崇寿峰、于春明、福坪安、顾桐成、张春山、赵玉峰、王香桂、王福义等,都来营口在书馆作过演出,他们中间很多人都是一类曲艺种类的一代宗师级人物,其中很多人是在营口洼坑甸一炮而红,并得到观众的认可因此声名鹊起,奠定了自己在旧中国曲艺江湖的地位。

崇寿峰、于春明师徒搭档合说相声在洼坑甸名噪一时,师傅崇寿峰,艺名叫徐狗子,民国十七年(1928年),相声艺人崇寿峰沿水路从天津到达营口,在洼坑甸市场“撂地儿”说单口相声,他的单口相声独树一帜,在艺人中名望很高,民国十八年(1929年)崇寿峰在营口收徒于春明。徒弟叫于春明艺名小北瓜,1910年出生在北京一个艺人家庭。年幼时父亲领着他和妹妹,跟其他艺人搭班,到保定、济南、青岛、烟台等地演出。1928年前后,于春明一家来营口谋生,据于春明回忆当时的洼坑甸分“东大院”和“西大院”,里边有四五家茶馆,各种艺人纷纷在此献艺,一天三场,场场满座,热闹非凡。

著名相声大师马三立、刘宝瑞都曾来过营口演出。1932年,17岁的刘宝瑞与18岁的马三立搭档,来营口、烟台、青岛等地“跑码头”,演出相声。1938年马三立又和张庆森、顾海泉等人搭档演出于营口。来营口“跑码头”演出的相声艺人还有胡兰亭、范笑林、杨寿山、朱相臣、黄鹤来等。

满族评书艺术家福坪安,原名钮古禄氏·福布森。1885年出生在北京,后定居至营口,并于1951年殁于营口市。自幼从师徐长胜。出师后起初经常在京津两地演出,他是在天津红起来的,以《明英烈》享誉津门,1920年左右在评书界更是独占鳌头。后到营口、沈阳、安东等外埠演出。常演书目有《明英烈》《永庆升平》《大隋唐》《三侠五义》《大隋唐》、《三侠五义》等。当时福坪安老先生每天出入夏家茶馆等几家书场茶馆,为营口观众献艺,收“鹤”字辈的徒弟李鹤谦、吴鹤龄、董鹤良、郭鹤鸣、马鹤逸等。曾经在营口演出评书艺人还有陈荣启、固桐晟、常杰淼等人。

陈荣启,原名陈贵鑫,北京人,评书演员,评书艺人陈福庆之子。九岁学京剧,因嗓音不宽,后改说相声。因厌恶旧相声中的荤口和“伦理哏”(相声演员拿自己的父母亲属抓哏笑骂),毅然弃相声而改学评书,拜说《施公案》的名家群福庆为师,先说《施公案》,后说《精忠传》。二十世纪二十年代曾赴大连、营口、烟台、天津等地演出,以在营口演出是最长,曾居营口说书六年,颇受当地书迷欢迎。他以说《精忠传》最为精到,表演以平稳、细腻、深刻见长。

固桐晟男,评书演员。原名固松年,艺名固桐晟。北京人,满族。1926年来到营口,在坑洼甸书场登台讲述《燕山外史》,名声鹊起。后辗转于铁岭、辽源、沈阳、营口、天津一带卖艺,主打书目《清宫秘史》,他的贯口、判词和奏折是一绝。1935年末至1941年在沈阳说书,1942年至1947年,在营口说书,经历了东北光复和解放战争,1948年回到天津。

常杰淼,祖籍为山东省,他是民国时期最为知名的评书大家。师承天津名宿王致玖,与两位师兄弟张杰鑫、许杰泉被后人誉为“评书三杰”。1921年,自创《雍正剑侠图》一书,在营口演出时,一炮打响,后来返津后受到青睐,并成为红书目。

著名西河大鼓女演员王香桂,河北省安次县人,是著名评书表演艺术家单田芳的母亲,人称“白丫头”。王香桂9岁随父王福义(闯关东最早的竹板书老艺人)在辽宁营口群英茶社学唱西河大鼓《韩湘子讨封》、《战长沙》、《草船借箭》等十几个小段。10岁起为父亲作垫场演出,博得听众好评,从此开始她演唱西河大鼓的艺术生涯。次年,在父亲指引下,转拜西河大鼓名家刘福年为师,先后学习了《战长沙》、《箭射盔缨》、《蒋干盗书》、《杨家将》、《杨金花夺帅印》等十几部长篇书目,在表演、唱腔、念白、击鼓等方面都有很大提高。12岁时与父兄流动在营口、沈阳之间,以演长篇书目名噪曲坛。她演唱技巧高超,板眼鲜明,嗓音洪亮,道白尤佳。常年在营口演出的西河大鼓艺人还有赵玉峰、国桂荣、梁福吉、宋修仁等人,他们演出的曲目有《三国演义》、《隋唐》、《包公案》、《华容道》、《草船借箭》、《战潼关》等。

此外,二、三十年代河北梆子名艺人小香水、著名相声演员师胜杰的父亲师世元(演唱太平歌词)、魔术演员赵士魁等其他曲艺艺人都在洼坑甸献艺演出。

小贴士 洼坑甸和旧中国其他地方一样流行江湖行话

露天演出称为“画锅”,抽签赌钱为生称为“晃条”,庙会叫神凑子,赶庙会叫顶神凑子,评书的称为“疃柴”,开书馆的主人称为“年伯”,听书的人们称为“询家”,在外省发达了称为“转在外穴”。评书《施公案》称为“丑官”,《隋唐传》称为“黄脸”,《包公案》称为“大黑脸”,《小五义》称为“小黑脸”,《西游记》称为“钻天儿”,《济公传》称为“串花”,《精忠传》称为“丘山”。鼓称为“海哄子”,鼓锤称“键子”,梨花片称为“飞子”,三弦称为“长家伙”,竹板称为“短家伙”,惊堂木称为“醒子”,扇子称为“张风子”,手帕称为“面子”,板凳称“榨腿子”,碗称为“海”等。

营口辽河渡口简介(曾被称为关外的)(6)

,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文章作者的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其原创性、真实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和原创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文章投诉邮箱:anhduc.ph@yahoo.com

    分享
    投诉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