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考陪读家长你们都是怎么做的(来自中考全校第二的学生妈妈分享)

最近听了一位中考榜眼妈妈的分享,她分享的内容是她小初陪读这九年来的一些感受,因为她的儿子在刚刚过去的中考中取得了全校第二的好成绩,被重庆一所很牛的高中录取了,这所高中近两年高考中都有不少学生因成绩太好被屏蔽。

听完这位妈妈的感悟,我觉得她讲得非常中肯,细节丰富,全是经验之谈,值得所有家长借鉴。在征得她同意后,我以这位妈妈的口吻,用第一人称的形式把她的经验分享给您。如果觉得这位妈妈的感悟对您有所启发,看完文章后请顺手到末尾点个赞,让这位妈妈能感受到她的分享帮助了更多人。

感悟一:关于内驱力。

我一直以为内驱力是个玄之又玄的概念,能不能产生内驱力主要靠祖上积德,直到有一次偶然间看到一个观点,说不同人群的内驱力是不同的,对物质条件较差的家庭来说,内驱力的关键是要激起孩子对美好生活的向往,从小牢固树立通过读书过上美好生活的信念;对物质条件优越的家庭来说,内驱力的关键是要让孩子树立较强的自尊心,并且愿意通过努力来维护这种自尊。

看过这段话后,我突然恍然大悟,原来我们家以前虽然不懂从自尊形成内驱力的理论,但却一直是这么践行的。

儿子的自尊心一直很强,从儿子小时候,我和他爸爸就很注意鼓励他通过努力来维护自尊。比如我们从小和他约定看喜羊羊动画片每天只能看一集,每次看之前都会鼓励他看完一集后自己关电视,如果他做到了,我们就会表扬他:儿子,你今天表现很棒,因为你遵守了自己的承诺,妈妈为你骄傲。久而久之,儿子就养成了信守承诺的好习惯。

在主动完成作业、主动做一名优等生方面我们都是这么鼓励的,到了初中以后,儿子已经能够主动为自己的学习做规划,不断努力保证自己成绩不落后,在学习方面完全不用我们操心。

我觉得这就一种内驱力,而且是能够通过有意识地训练培养出来的内驱力,关键是让孩子从小觉得自己就应该是个优等生,树立优等生那种不容被超越的自豪感,养成通过刻苦学习维持这种自豪感的习惯。

感悟二:专业的人干专业的事。

在陪儿子读书这些年,我最深的体会是凡事是要相信专业人员的力量,不要妄图凭自己一知半解的业余去胜过别人的专业,我能产生这个体会,来源于带儿子练字的过程。

儿子性格比较急,刚开始写字的时候总是想快点写完,造成的后果就是字迹潦草,我在家里怎么提醒都不管用,甚至连罚写10遍、打手心这种绝招使出来也没效果。

中考陪读家长你们都是怎么做的(来自中考全校第二的学生妈妈分享)(1)

后来,在朋友的建议下,我给儿子报了一个书法练习班,一段时间后,发现他的字大为改观。到现在,他的字虽然不是出类拔萃的那种,但起码看起来比较工整,不会因为书写而丢卷面分。

我一直不明白书法老师是怎么做到的,刚开始我还想弄明白,后来我就坦然了:在孩子的教育中,父母可以只需要把握大方向,有些专业的事可以交给专业人员,这样自己也省心,而且效果还更好。

顺便说一句,三年级前必须练好字,因为四年级以后,字基本定型了,也找不到那么多时间练字。(作者按:听这位妈妈说到这里时,我想起了自己丑陋的字,羞愧地端起了咖啡,假装口渴了。)

感悟三:要尊重孩子的兴趣。

让我产生这个感悟的,是陪儿子阅读的过程。大家都知道多阅读是学好语文的关键,所以我从小就有意识地让他看很多书。

在四年级开始,我让儿子开始阅读四大名著。我一直觉得四大名著中,《红楼梦》写得最有水平,而且我也最喜欢,我自己至少看过5遍。所以我就让他先从《红楼梦》开始,但没想到他完全看不进去,一个月都没看完20页。

中考陪读家长你们都是怎么做的(来自中考全校第二的学生妈妈分享)(2)

后来我索性不管他了,结果他自己挑了《水浒传》,一个寒假就全部看完了,而且真的是废寝忘食的那种看,效果也非常好,连里边每个人物的外号都记得清清楚楚,或许男孩子就喜欢看这种江湖氛围浓厚的书吧。

虽然到现在,儿子也没有看完《红楼梦》,但我听老师说,考试时并不会直接考小说中的记忆性知识,所以只要略有了解就可以了,不会有任何影响。

那句老话说得很对,强扭的瓜不甜,只要不是原则性的问题,就不要违背孩子的兴趣。

,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文章作者的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其原创性、真实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和原创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文章投诉邮箱:anhduc.ph@yahoo.com

    分享
    投诉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