灵活就业人员交社保哪种最划算(如何缴纳社保最划算)

灵活就业人员交社保哪种最划算(如何缴纳社保最划算)(1)

灵活就业人员,目前被称为国内第一大帮派“灵就工”(致敬金庸的天龙八部)。也就是没有固定雇主的人,需要自己缴纳社保,但是社保缴纳的模式很多,那种最划算,本文解读下:

灵活就业人员,可以有三种方式缴社保:

1. 按照城乡居民人员缴纳社保:费用最低,待遇也最弱,退休后每月拿几百元,如果不是经济原因,不建议考虑。

2. 社保挂靠某单位,让单位缴纳职工社保:费用最高,需要个人同时缴纳单位和自己缴纳的部分,并且涉及到虚假挂靠还违法,也不推荐。

3. 自己在人才中心按照灵活就业人员缴纳社保:费用居中,可以按照60%~300%的社保缴费基数灵活选择缴纳基数,并且待遇同第2种方式“职工社保”。

如果选用第3种模式,就会涉及到缴纳基数的问题,社保的原则是多交多得,少缴少得,按照60%,100%,200%,300%,具体哪个基数缴,对自己最划算呢?

回答这个问题,需要了解我国的社保体系,其实灵活就业员工缴纳社保,最重要的福利是两个:养老保险,社会基础医疗保险。

灵活就业的缴费系数通常是20%,其中12%划入公共账户,8%归入个人账户。比如选择了缴费基数100%按照当地6000元平均缴费基数的情况,每月需要交纳社保1200元,每年就是1.44万元。同样,如果按照300%基数交纳,每月3600元,每年需要4.32万元;如果按照60%基数交纳,每月只需要720元,每年8640元,最高和最低缴费每年的缴费差异高达34560元。

问题来了,按照最高或者最低缴费,到底有什么差异? 哪个更划算?

先说最简单的社会基础医疗保险:这个福利不论按照60%或者300%基数缴纳,享受到的医保报销待遇是一样的,所以,从这个角度来说,60%缴纳基数,最划算。不同省份对于退休后享受医保待遇的最低缴费年限不一样,有的是15年,有的是25年,还有30年的(见下图)。考虑到退休后和在职时,社会医保是最基础的保障,建议灵活就业按照60%基数,以及至少按照当地的医保最短缴费年限缴纳,确保退休后可以享受到医保的待遇。

灵活就业人员交社保哪种最划算(如何缴纳社保最划算)(2)

再说复杂一些的养老保险:养老保险的待遇,是多交多得,具体的公式是“月基本养老金=基础养老金 个人账户养老金”

具体公式拆解如下所示:

灵活就业人员交社保哪种最划算(如何缴纳社保最划算)(3)

看上去有些复杂,我们重点分析其中的第一项 ”基础养老金”。

基础养老金=退休时上年度职工月平均工资 ×(1 本人平均缴费指数)÷2×缴费年限×1%

这个公式有三个变量:

1. 退休时职工平均工资:这个取决于当时退休时全省的情况,大家都一样。

2. 本人平均缴费指数:这个数字,就是本人缴纳社保的平均缴费系数,比如某灵活就业员工,在职30年,平均缴费系数是60%,这个数字就是0.6;如果平均缴费系数是300%,这个数字就是3。

3. 缴费年限:个人缴纳养老保险的年限,一般从22岁大学毕业上班,到60岁退休(女性55岁退休),这个乘数也就是32~38年左右,乘以1%的话,就是32%~38%左右。这个系数,也就解释了为什么我国大多数省份退休金的替代率在42%左右,见下图。

灵活就业人员交社保哪种最划算(如何缴纳社保最划算)(4)

上面3个变量,除了1退休上年的社会职工平均工资,其它2个都是可以自己控制的变量——缴费基数和缴费年限。

先说缴费年限,对于养老金的影响是乘数关系,每多交一年社保,养老金的比例就会多一个百分点。比如缴费年限15年,相比30年缴,在缴费基数相同的情况下养老金会差一倍。

再说缴费基数,对于养老金的影响是“除以二”的关系,比如按照60%的系数缴费,因为要和当地平均工资平均,所以计入养老金的系数就是(1 0.6)/2=0.8,也就是0.8倍的社平工资;如果按照300%的系数缴费,计入养老金的系数就是(1 3.0)/2=2,也就是2倍的社平工资。

发现没有,按照300%的缴费,日常社保支出是60%缴费的5倍,但是领取养老金金额只是2.5倍的差异:为什么会这样?

因为社保是一种社会资源重新分配的整体逻辑:高收入人群补贴了低收入人群。不论职工养老保险,还是基础医保,都是这样的逻辑。

虽然300%的基数,多交多得了,但是并不成正比,因为我们之前说了,20%的缴费系数中,12%贡献给了公共账户,只有8%留给了个人的账户。

如果个人不是灵活就业,而是在单位上班,单位缴纳社保,当然从员工角度来讲越高越好,但是如果都是自己缴纳,最划算的方式,是按照60%基数缴费,并且按照最长的缴纳时间来缴纳。

我们可以做个对比:

比如华先生以灵活就业人员的身份缴纳社保,假设他所在省社会平均工资为6000元,下面两种模型,在个人缴费总金额相同情况下,在60周岁华先生办理的退休,养老金领取的差别:

A方案:按平均工资100%缴费15年,15年累计缴纳社保1200*12*15=21.6万元

A方案养老金:【6000×(1 1)÷2×15×1%】 【(6000×100%×8%×12个月×15年)÷139个月】≈1522元/月

B方案:按平均工资60%缴费25年,25年累计缴纳社保720*12*25=21.6万元(总金额同A方案)

B方案养老金:【6000×(1 0.6)÷2×25×1%】 【(6000×60%×8%×12个月×25年)÷139个月】≈1822元/月

经过计算,得出两者方案,在个人累计缴纳相同社保金的情况下,60%基数的B方案养老金比100%缴费基数的A方案养老金,每月多出来300元。并且由于B方案缴纳了25年社保,满足最低缴费年限的话,还可以享受退休后的基础医疗保险。

按照我国平均42%的退休替代率的养老金测算,不论按照哪个基数缴,大概率不够自己退休后花,这个时候可以选择给自己购买一份商业养老金,这种方式,要比按照300% 缴纳社保,更划算,因为钱都花在自己身上了,不会涉及到“社保再分配”的问题。

假设还是上面的华先生,40岁开始,一直按照60%基数缴纳灵活就业,他想退休后能多拿些养老金,他可以将假设按照300%的缴费基数,同60%的缴费基数的社保缴纳金额的差额(每年34560元),给自己上一份商业养老年金,累计缴费20年,60岁退休后可以额外从保险公司拿到每年5.8万元,活多久灵活多久,比如退休40年可以累计领取232万。

最后总结一下:灵活就业交社保最划算的方式,是按照60%基数缴纳社保,并且按照最长的缴费时间缴纳

这样养老金和退休后的社会基础医保都可以做到性价比最高。退休后收入来源或者医疗资源不足的部分,自己购买商业养老保险,或者用商业医疗险补足。

,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文章作者的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其原创性、真实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和原创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文章投诉邮箱:anhduc.ph@yahoo.com

    分享
    投诉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