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血压是怎么形成的该怎么预防(高血压你了解多少)

高血压是怎么形成的该怎么预防(高血压你了解多少)(1)

说到高血压

人们会认为这是一个成年人的病

但你知道吗

十几岁的少年甚至更小的孩子也有高血压

据首都儿科研究所统计

一年来该院心血管内科患者

总体数量比疫情前增长了约20%

去年6月至今门诊初诊及随访病人14951例

病房共收治939例患儿

其中高血压患儿明显增多

高血压是怎么形成的该怎么预防(高血压你了解多少)(2)

5月17日是世界高血压日。根据相关数据显示:我国18岁以上成人高血压患病率为23.2%,患病人数达2.45亿;正常高值血压患病率为41.3%,患病人数4.35亿。而且高血压是患病率高、致残率高、死亡率高的“三高”疾病,它对人类健康的危害不言而喻。

高血压是怎么形成的该怎么预防(高血压你了解多少)(3)

本期节目嘉宾:复旦大学附属上海市第五人民医院 心内科主任医师 张高峰

和您聊聊得了高血压该怎么办?

高血压是怎么形成的该怎么预防(高血压你了解多少)(4)

什么是高血压?

高血压是体循环动脉压异常增高的一种临床综合征,根据目前我国的通用诊断标准,在非同日2次以上收缩压≥140mmHg,和、或舒张压≥90mmHg。需要强调血压测定的标准状态,标准测定方法,双上肢取高值一侧为准。

高血压是怎么形成的该怎么预防(高血压你了解多少)(5)

一天内不同时间测定的血压值为什么会有波动?

血压同其它生命体征的指标一样,具有一定的生物节律,包括日节律,年节律变化。

日节律是指昼夜周期节律变化,通常情况下,上午9、10点,下午5、6点是一天里血压最高的两个时段,其它时候稍低,夜间睡眠后较白天降低。

血压具有年节律,随季节变化出现波动,一般季节交替时波动幅度较大,夏天时血压较冬天偏低。这些节律变化,对服用药物的时间、剂量会产生影响。

高血压是怎么形成的该怎么预防(高血压你了解多少)(6)

高血压病人血压波动的原因有哪些?

影响血压波动常见因素包括:

行为因素(活动,饮食,睡眠,情绪);

环境因素(气温,气压);

疾病因素(躯体不适,如头晕,疼痛等神经反射);

药物因素(补益中药,促红素,化疗药物,糖尿病药物,扩张血管及抗心律失常药物等)。

高血压是怎么形成的该怎么预防(高血压你了解多少)(7)

高血压病人,血压是否降得越低越好?

一般血压控制的目标范围:120-130/70-80mmHg.根据以往大多数临床研究资料,血压

如何自我检测血压?

由于高血压是一种慢性病,一般建议家庭中备药电子血压计进行自我监测。对于血压测定时间,通常可以一天测两次,上午9-10点左右,下午5-6点左右,如果这两个时段血压达标,通常提示一天内血压控制良好。刚开始服药治疗、血压波动较大,或者有头晕等不适症状时,需要增加测定次数。

高血压是怎么形成的该怎么预防(高血压你了解多少)(8)

血压波动象过山车一样,怎么办?

有些病人血压波动很大,在没有剧烈运动的情况下,血压在数分钟或1、2小时内波动超过30mmHg。这是需要考虑:情绪影响,体位性血压波动,餐后血压波动,血管神经调节异常或内分泌异常(如帕金森病,嗜铬细胞瘤等),需要及时就医。

高血压是怎么形成的该怎么预防(高血压你了解多少)(9)

降压药是否一旦吃了,就不能停?

高血压是一种慢性病,通常情况下,建议规则用药治疗,但有少数情况可能需要短时间或者长时间停药。

短时间停药:部分病人季节转换时血压波动明显,夏天时服用半量甚至四分之一剂量的药物,血压部分因内分泌疾病导致的高血压,在手术后血压有可能完全恢复正常,服用小剂量降压药后血压仍然偏低,可以考虑边停药边监测血压。

高血压是怎么形成的该怎么预防(高血压你了解多少)(10)

高血压病人,药物控制稳定一段时间后,越来越低了,有什么问题吗?

这种情况通常有以下原因,季节变化(天气转暖),合用其它降低血压药物或干扰降压药代谢的药物,发生心肌梗死或消化道出血,心脏淀粉样变性。发现这种情况,需要就医进一步寻找原因并调整用药。

高血压是怎么形成的该怎么预防(高血压你了解多少)(11)

降压药的服用时间怎么控制?

降压药服用的目标是24小时平稳降压,对于血压昼夜节律存在的病人,一般在血压升高前1-2小时服药(口服药起效需要一定的时间间隔),也是我们通常提倡的晨起后服药。

一般长效制剂一天一次可以达到满意效果。但部分病人服药后上午血压达标,下午血压升高,需要在下午血压升高前加服一次。对于血压昼夜节律消失的病人,必要时在晚间加用降压药,以达到夜间血压控制达标的目的。

少数老人每天仅有数小时血压升高,其它时间血压正常甚至偏低,建议在血压升高前1-2小时服药短效制剂。

,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文章作者的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其原创性、真实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和原创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文章投诉邮箱:anhduc.ph@yahoo.com

    分享
    投诉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