唯物主义是一元论还是二元论(在世界的本质问题上一元论和二元论)

世界的本质问题,实质上是世界的统一性问题。

世界上纷繁复杂、多种多样的万事万物有没有统一性,即有没有一个共同的本质或本原?如果有,世界统一性的基础是什么,即这个共同的本质或本原是什么?这就是世界的统一性问题。对这个问题的回答存在着一元论和 二元论、唯物主义和唯心主义的对立。

唯物主义是一元论还是二元论(在世界的本质问题上一元论和二元论)(1)

图片来源网络

承认世界的统一性,认为世界上的万事万物有一个共同的本质或本原,这种哲学就是一元论否认世界的统 一性,认为世界上的万事万物有物质和精神这两个相互平行、各自独立的本原,这种哲学就是二元论。

17 世纪法国哲学家笛卡尔是二元论的著名代表。他认为,物质实体是有广延性的、被动的、不能思想的,心灵是没有广延性的、能动的、能思想的。物质和心灵是各自独立的。把物质和心灵结合起来的是上帝的力量。二元论虽然肯定了物质本原的存在,包含着一定唯物主义的成分,但它把精神说成是不依赖于物质的独立存在的本原,认为精神是唯一能动的力量,物质是消极被动的,二元论最终往往倒向唯心主义。一元论有两种:唯心主义一元论和唯物主义一元论。 虽然它们都承认世界的统一性,但在世界统一的基础是什么,即世界上的万事万物共同的本质或本原是什么的问题上,又有不同的回答。

唯物主义是一元论还是二元论(在世界的本质问题上一元论和二元论)(2)

图片来源网络

唯心主义一元论认为世界的本原是精神,世界统一于精神。

唯心主义有两种基本形式:主观唯心主义和客观唯心主义。主观唯心主义把人的主观精神(人的感觉、经验、思想等)夸大为唯一的实在,认为人的主观精神是第一性的,整个世界都是这种主观精神的产物。如18世纪英国哲学家贝克莱提出的“存在就是被感知”“物是感觉的集合”;我国宋代哲学家陆九渊提出的“宇宙便是吾心,吾心即是宇宙”;明代哲学家王守仁提出的“心外无物”“天地万物皆在吾心中”等都是主观唯心主义的观点。客观唯心主义则把某种“客观”精神( “理念”“绝灭精神”“天理”等)说成是世界的本原,认为现实的物质世界都是这种“客观精神的产物。如19世纪德国哲学家黑格尔把“绝对精神”说成是世界的本原,认为世界上的一切都是“ 绝对精神”的体现;我国宋代哲学家朱熹提出“理在先”,“理”乃是“天地万物之根”等,都是客观唯心主义的观点。

神学唯心主义也是一种客观唯心主义。

尽管主观唯心主义和客观唯心主义有这样那样的差别但在本质上是一样的,都主张世界统一于精神。这些观点违背事实,违反科学是根本错误的。

唯物主义是一元论还是二元论(在世界的本质问题上一元论和二元论)(3)

图片来源网络

唯物主义 一元论认为世界的本原是物质,世界统一于物质。

唯物主义哲学着社会实践和科学的发展,经历了三种基本形态:古代的朴素唯物主义,近代形而上学唯物主义,现代的辩证唯物主义和历中唯物主义。

,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文章作者的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其原创性、真实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和原创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文章投诉邮箱:anhduc.ph@yahoo.com

    分享
    投诉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