雕琢自己过程会很痛(自我雕琢的过程是否痛苦)

今早女儿给我一本书,熊培云的《自由在高处》。

我是个怀旧的人,读书偏向选择有时代感的,或者是作者有时代感的。对于这样现代的作品我读的不多。

目前还不知道这本书写得什么内容。但扉页的一幅图与恰当的配文让我很有感触。

雕琢自己过程会很痛(自我雕琢的过程是否痛苦)(1)

01 你最大的责任就是把你这块料铸造成器

图上是一幅雕塑作品:一位肌肉发达、健康有力的型男,正拿着锤和钻雕刻自己。配文是标题这句话。

型男的上身精致有型,有力的左手稳稳的抓住一把钻,右臂紧握锤子高高扬起,时刻准备向钻击去。钻下是还没经过雕琢的一块巨石。

深深的佩服这座雕塑的作者,想表达的意图清晰明了,大众都能读得懂。不像许多抽象派的艺术家,整出来的作品让人揣摩不出意图。

这座雕塑作品本身也是完美的!

精致的肌肉,不突兀不夸张,每一块恰到好处。精壮的腰身,有力的大手,一切都处理的那么恰如其分,刚刚好。

型男刚毅又极度认真的表情里,还有果敢雕琢自己的坚毅神情。

所以,伟大的艺术家一定是个内心丰富、学富五车的人。否则费尽心思和努力做出的作品难免流于肤浅,不够丰满。

真正好的作品,越是成熟的作品,向世人表达的永远不是作品本身,而是作品清晰的灵魂。而灵魂的深度和厚度,就是作者思想的深度和厚度,是作者对生活、对事物的理解,是作者读过的书、走过的路。

所以,有时候我们不能怪自己的作品肤浅,要怪就怪自己没有像训练专业技能一样去训练自己的灵魂,以致技能不错,灵魂幼稚,这样自然创作不出好的作品。

一个灵魂富足的艺术家,对作品的理解是独到的,所以在雏形时会让作品的灵魂和作品一起成长,最终一起呈现。

雕琢自己过程会很痛(自我雕琢的过程是否痛苦)(2)

02 自我雕琢的过程是否痛苦

书中图片的下面有一行文字:你的最大责任就是把你这块材料铸造成器——易卜生

我和女儿一早因这幅图和这句话,有一段对话。

我说:这幅图和这句话意义挺好。

女儿说:是的,虽然雕刻自己的过程很痛苦,但是,人只有经历了痛苦的自我雕刻才能成为更好的自己。

我们的讨论点就在:自我雕琢的过程是否痛苦。

我说:你觉得自我雕刻的过程很痛苦是吗?其实并不。

雕塑的表情里只有刚毅和果敢,没有痛苦。只是他手里的锤和钻让我们感觉这场刀劈钻凿的经过很疼,很痛苦。

我们会带入自己的内心戏,觉着他的每一锤都敲打在肉体上,所以才会觉得痛苦。

事实上,他敲打的是石头,而我们铸造自己的过程也不是拿真的锤钻敲打自己的肉体。

雕琢自己过程会很痛(自我雕琢的过程是否痛苦)(3)

03 自我雕琢的过程是否痛苦,取决于雕琢的是不是内心向往的自己

尼采说:你所做的选择,不管大众是否认同,你自己内心觉得精神高度契合,心向往之,愿意全神贯注,就是对的。

当你愿意为你心向往之的事情去付出努力,你是不会感觉累和痛苦的。

比如,小时候让孩子练琴,她可能会觉得痛苦;长大了,体会到了音乐的美妙,再练琴,就不会觉得痛苦;等再大些,音乐成了她心灵的朋友,成了生命里不可或缺的部分,练琴不仅不会觉得痛苦,甚至会带来身心的愉悦。

从一个对音乐一无所知的人,到一个热爱音乐的人,这就是一个自我雕琢的过程,这个雕琢的过程痛苦吗?

不,因为它是我们心向往之的过程。

自我雕琢的过程,其实就是学习的过程,是自我成就的过程。这个过程,越努力,越美好。

,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文章作者的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其原创性、真实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和原创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文章投诉邮箱:anhduc.ph@yahoo.com

    分享
    投诉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