项羽战败和他的性格有什么关系 一句话注定了项羽最后为何



宋代大词人李清照笔下有一首非常著名的诗作,就是歌咏西楚霸王项羽的那首《夏日绝句》:

项羽战败和他的性格有什么关系 一句话注定了项羽最后为何(1)



生当作人杰,死亦为鬼雄。
至今思项羽,不肯过江东。

关于项羽该不该渡江回到江东卷土重来,千百年来始终是“仁者见仁,智者见智”,最有代表性的则是唐代大诗人杜牧和宋代大文豪王安石。
杜牧主张项羽放下面子返回江东以图东山再起,他的《题乌江亭》是这样写的:

项羽战败和他的性格有什么关系 一句话注定了项羽最后为何(2)



胜败兵家事不期,包羞忍耻是男儿。
江东子弟多才俊,卷土重来未可知。

王安石读了杜牧的《题乌江亭》后,感觉如鲠在喉,不吐不快,于是他提笔写了一首《乌江亭》:

项羽战败和他的性格有什么关系 一句话注定了项羽最后为何(3)



百战疲劳壮士哀,中原一败势难回。
江东子弟今虽在,肯与君王卷土来?

杜牧和王安石谈的是项羽应不应该渡江卷土重来,他们选择的是客观角度;李清照谈的是项羽肯不肯过江东,她选择的是主观角度,这从某种程度上恰好反映了男性和女性不同的思维方式,前者更重理性,后者更重感性。
有人说,项羽“不肯过江东”是因为他不想把战火再次烧到江东,窃以为,项羽并没有那么伟大,因为他明显不是个反战主义者。

项羽战败和他的性格有什么关系 一句话注定了项羽最后为何(4)


其实,项羽在反秦成功后曾经说过的一句话早已经注定了他不会渡江回到江东卷土重来。
在揭晓这句话之前,咱们先讨论一下项羽为什么要自封为西楚霸王。
关于三楚,有着不同说法,笔者倾向于唐代史学家颜师古的说法,颜师古在注引孟康《音义》时,以江陵为南楚,吴为东楚,彭城为西楚。也就是说,楚国本土为南楚;楚国向东攻占的吴越本土为东楚;向北攻占的淮河流域则为西楚。
那么,项羽为什么没有选择他造反发迹的位于东楚的吴县(今江苏省苏州市)做都城,自称东楚霸王,而是定都彭城(今江苏省徐州市),以西楚霸王为号呢?因为他的家乡下相属于彭城郡。


项羽战败和他的性格有什么关系 一句话注定了项羽最后为何(5)


现在,亲爱的朋友,您大概已经猜到了是哪一句话注定项羽“不肯过江东”了吧?答案就是——富贵而不还故乡,如衣锦夜行,试想,一个虚荣心如此强,如此看重面子的人,怎么可能在一败涂地后灰头土脸地回当初的发迹地重新招兵买马呢?

《夜狼文史工作室》特约撰稿人:忆江南

,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文章作者的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其原创性、真实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和原创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文章投诉邮箱:anhduc.ph@yahoo.com

    分享
    投诉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