湖南省邵阳市是什么区(湖南省辖地级市)

邵阳市,湖南省辖地级市,位于湘中偏西南, 资江上游;东与衡阳市为邻,南与零陵地区和桂林地区接壤,西与怀化地区交界,北与娄底地区毗连;介于北纬25°58’~27°40',东经109°49'~112°57'之间,属亚热带季风性湿润气候。全市总面积20876平方公里,辖3个市辖区、7个县、1个自治县,代管1个县级市;常住人口737.05万人(2018年)[1]

秦代,今境内分属长沙郡及黔中郡。西汉初,始置昭陵县。1950年,邵阳市升格为县级市。1955年,邵阳区行政专员公署更名为邵阳专员公署。1977年,升格为省辖市。1980年,由省直隶。1986年,撤销邵阳地区建制,实行市领导县体制。

邵阳有娄邵铁路与湘黔、京广线相接,沪昆高速、 320国道横贯东西,二广高速、 207国道纵贯南北。 资江水运可达洞庭湖。名胜有:世界自然遗产崀山风景区、北塔、水府庙、昭阳侯国故城址、武冈 法相岩等。

2016年,邵阳市完成地区生产总值1520.86亿元,比2015年增长7.9%。

2018年12月,邵阳获评农产品气候品质类国家气候标志单位。

人口

2018年,全市常住人口737.05万人,其中男性人口384.27万人,女性人口352.78万人,城镇人口和乡村人口分别为350.02万人和387.03万人,城镇化水平为47.49%,比上年提高1.6个百分点;65岁以上老年人口80.56万人,占总人口比例达到10.9%。年内出生人口7.52万人,出生率9.08‰,死亡人口3.75万人,死亡率4.53‰,自然增长率4.55‰。全市户籍总人口828.28万人,比上年增加1.82万人。农村计划生育家庭扶助对象达到4.74万人,发放奖励扶助金4551.84万元,增长8.6%;独生子女伤残死亡家庭扶助对象达到2745人,发放扶助金2190.07万元,增长105.1%。[1]

邵阳城区图

2018年,全市完成农林牧渔业总产值466.55亿元,增长3.7%(可比价)。完成农业产值278.39亿元、增长4.0%,粮食产量达到319.59万吨、下降0.2%,蔬菜产量281.12万吨、增长3.8%,油料总产量18.63万吨、增长4.0%,烟叶产量0.96万吨、下降2.4%,水果总产量91.47万吨、增长9.6%。完成畜牧业产值127.21亿元、增长2.5%,年内出栏生猪701.05万头、下降0.7%,牛出栏20.20万头、增长5.6%,羊出栏62.22万头、增长1.3%;肉类总产量59.93万吨、下降1.0%,禽蛋产量1.75万吨、增长5.2%,牛奶产量3.11万吨、增长0.5%。完成林业产值18.61亿元,增长3.6%。完成渔业产值15.40亿元、增长2.3%,水产品总产量10.31万吨、增长4.6%。完成农林牧渔服务业产值26.94亿元,增长8.4%。

2018年,农村用电量20.61亿千瓦时,增长11.2%。年末拥有农业机械总动力503万千瓦,增长5.2%。帮助27.05万建档立卡贫困人口解决饮水安全问题;提质改造农村公路953.528公里;改造农村危房15411户;全年解决贫困人口23.78万人。

2018年,粮食播种面积756.04万亩,经济作物播种面积513.61万亩,农产品加工企业5913家,实现销售收入1113.06亿元、增长6.6%,其中国家级龙头企业2家、省级龙头企业55家。全市优质稻种植面积459.17千公顷,占水稻种植面积的73.3%。[1]

第二产业

湖南省邵阳市是什么区(湖南省辖地级市)(1)

日新月异的邵阳(10)

2018年,全部工业总产值增长10.3%(现价),其中规模工业总产值增长10.3%;规模工业增加值增长7.4%,其中国有企业增加值增长12.0%,股份制企业增长10.2%,外商及港澳台企业增长7.0%;大中型企业增长7.3%;轻工业增长12.7%,重工业增长7.2%;非公工业增长8.3%;省级重点园区工业增长9.2%。

2018年,煤炭开采和洗选业完成增加值1.95亿元,增长0.1%;农副食品加工业33.63亿元,增长9.4%;木材加工和木、竹、藤、棕、草制品业23.78亿元,下降5.5%;造纸和纸制品业24.89亿元,增长2.3%;非金属矿物制品业53.95亿元,增长2.1%;金属制品业35.73亿元,增长0.4%;汽车制造业9.46亿元,增长21.9%;其他制造业17.74亿元,增长2.6%。

2018年,全市规模以上工业企业主要产品中,原煤生产量19.26万吨,增长9.7%;发电量123.03亿度,增长7.9%;饮料酒14.6万千升,增长5.0%;轻革342.00万平方米,增长8.2%;人造板128万立方米,下降10.5%;水泥1099.4万吨,增长1.9%;中成药0.70万吨,下降65.0%;发电设备26.8万千瓦,下降16.0%;钢材1.90万吨,下降24.0%;改装汽车1.4万辆,增长55.6%;机制纸及纸板59.30万吨,增长11.5%。

2018年,全市规模工业企业实现主营业务收入1965.06亿元,增长6.8%;实现净利润89.32亿元、增长26.4%,其中亏损企业亏损额0.73亿元、下降30%,亏损面1.2%、下降了0.2个百分点;利税总额117.12亿元,增长19.7%;工业产品销售率98.30%;出口交货值127.10亿元,增长6.8%。

2018年,全市建筑业实现增加值111.78亿元,按可比价格计算增长6.8%,占第二产业比重为17.8%。具有资质等级的建筑企业签订合同金额623.69亿元、增长3.4%,完成总产值453.85亿元、增长18.6%,期末从业人员12.08万人,比上年年末增加0.45万人,其中工程技术人员20649人,比上年年末增加2702人。房屋建筑施工面积3639.33万平方米、增长2.5%,竣工面积1610.48万平方米、下降1.5%。[1]

第三产业

固定资产于投资

2018年,全市固定资产投资同比增长10.0%,其中房地产投资190.25亿元、增长12.4%。在全部投资中,国有投资下降12.4%,非国有投资增长24.7%,非国有投资占全部投资比重68.3%,上升了8.1个百分点。第一产业完成投资额同比增长19.5%,第二产业完成投资额增长46.0%,第三产业完成投资额下降5.6%。

2018年,全市工业投资同比增长53.1%,其中:采掘业增长34.9%;制造业增长69.7%;电力、燃气及水的生产和供应业下降7.6%;高新技术产业增长43.5%。全市基础设施投资同比下降8.4%,其中:能源投资下降7.6%;交通投资增长24.5%;水利投资下降42.0%;环保投资增长141.3%;教育投资下降39.1%;卫生投资下降1.7%。全市组织实施重点项目296个,计划总投资1276.97亿元,年度计划投资535.10亿元,实际完成投资535.78亿元,完成计划任务的100.1%。

2018年,全市商品房施工面积1975.55万平方米,增长12.4%;竣工面积245.63万平方米,增长18.5%;销售面积453.79万平方米,增长1.1%,其中现房销售面积87.67万平方米,下降37.9%;住宅销售面积390.64万平方米,增长3.5%;住宅每平方米均价3927元,增长13.1%。[1]

国内贸易和物价

2018年,全市完成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987.87亿元、增长10.3%,其中限额以上单位零售额472.21亿元、增长13.3%。在限额以上零售额中,城镇实现零售额454.83亿元、增长12.8%,其中城区149.76亿元、下降1.0%;乡村实现零售额17.38亿元、增长27.3%。

2018年末,全市限额以上批发零售单位达到1152家,比上年增加114家,实现零售额436.50亿元、增长12.2%,其中:食品饮料和烟酒类零售额73.75亿元、增长13.5%,服装和针纺织品类零售额17.57亿元、下降4.3%,家用电器和音像器材类零售额25.65亿元、增长15.6%,金银珠宝类零售额5.54亿元、下降11.8%,汽车类零售额79.19亿元、增长6.8%。限额以上住宿餐饮业单位达到346家,比上年增加40家,实现零售额35.71亿元、增长28.2%。

2018年,全市居民消费价格上涨1.8%,其中食品烟酒价格上涨0.8%,衣着类上涨0.9%,医疗保健类上涨4.3%,交通和通信类上涨2.4%,居住类上涨2.0%,生活用品及服务类上涨1.2%,教育文化和娱乐类下跌3.0%;商品零售价格上涨2.1%。[1]

对外经济贸易和旅游

2018年,全市实现进出口总额22.86亿美元,比上年增长34.5%,其中一般贸易19.05亿美元、增长42.8%,加工贸易3.79亿美元、增长4.2%。出口21.85亿美元、增长37.3%,进口1.01亿美元、下降6.3%。在出口产品中,机电产品出口32806万美元、增长9.9%,高新技术产品出口2503万美元、增长23.6%,服装及衣着附件出口79074万美元、增长91.7%,农产品出口11466万美元、增长39.6%。主要出口国家和地区有:香港地区24177万美元、增长31.5%,占出口额的11.1%;美国19900万美元、下降10.8%,占出口额的9.1%;东盟国家18136万美元、增长12.6%,占出口额的8.3%。

2018年,全市新批外资项目28个,实际利用境外资金3.02亿美元,增长13.6%。引进市外境内资金1655.8亿元、增长18.3%,其中省外境内资金390.72亿元、增长18.1%。引进亿元以上项目152个、增长27.7%。

2018年,全市实现旅游总收入436.90亿元,增长31.5%。接待国内旅游者5144.78万人次、增长35.6%,实现国内旅游收入434.68亿元、增长31.6%;接待外国及港澳台旅游者13.78万人次、增长32.8%,其中外国人1.01万人次、下降21.7%,旅游外汇收入3365.34万美元、增长30.5%。[1]

金融、证券和保险

2018年末,全市金融机构本外币各项存款余额2853.74亿元,比年初增加58.69亿元、增长2.1%,其中非金融企业存款402.16亿元、下降20.0%,住户存款余额2047.40亿元、增长9.6%,广义政府存款400.74亿元、下降4.4%。年末全市金融机构本外币各项贷款余额1419.20亿元,比年初增加149.61亿元、增长11.8%,其中住户贷款663.14亿元、增长18.1%,非金融企业及机关团体贷款756.04亿元、增长6.8%。人民币消费贷款344.70亿元、增长32.1%,个人住房贷款233.27亿元、增长42.4%,房地产开发贷款62.63亿元、增长3.2%,中小企业贷款509.41亿元、增长3.8%。

2018年内,在邵证券营业部新开户数23683个、下降10.30%,股民保证金5.87亿元、下降20.9%,年内交易量1291.27亿元、下降18.7%,股票买入量580.79亿元、下降20.2%,卖出量710.48亿元、下降26.8%。

2018年,全市共有保险公司29家,其中财险11家,寿险18家。保费收入76.56亿元、增长5.5%,其中财产险保费收入23.22亿元、增长14.4%,人身险保费收入53.34亿元、增长2.0%。保险密度1039元/人、比上年上升55元/人,保险深度4.3%、与上年持平。完成各项保险赔付金额达28.81亿元、增长6.8%,其中财产险赔付13.28亿元、增长24.7%,人身险赔付额15.53亿元、下降4.9%。

明清之际,宝庆府城依资江黄金水道和数条驿道而成为水陆要冲,湘中重镇;民国时期,湘黔公路干线贯穿境内,邵阳县城成为东南与西南商品物资转运枢纽。而今,娄邵铁路连接湘黔铁路干线,经娄底、株洲、长沙而达全国各地。公路有320国道横贯东西,207国道纵连南北,省道、县道、乡道及专用公路在境内经纬交织,通车里程达5839千米。

湖南省邵阳市是什么区(湖南省辖地级市)(2)

2018年,怀邵衡铁路建成通车,结束了邵阳西部洞口、隆回无铁路的历史,联通了我国东西沪昆、南北京广两大高铁大动脉,宣告邵阳全面进入“高铁时代”。武冈机场旅客吞吐量突破46万人次,跃升为全省第5名。全市公路通车里程22533公里,比上年增加了34.4公里,其中等级公路19367公里,高速公路582公里,非等级公路3166公里。

2018年,全市拥有民用车辆97.46万辆、增长7.1%,其中汽车54.27万辆、增长15.7%,轿车24.90万辆、增长18.6%。公路水路完成货运量2.23亿吨、下降7.0%,货物周转量470.19亿吨公里、下降2.8%、客运量1.07亿人、下降10.4%,旅客周转量44.60亿人公里、下降9.1%。

,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文章作者的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其原创性、真实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和原创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文章投诉邮箱:anhduc.ph@yahoo.com

    分享
    投诉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