莱西一线抗疫宣传(昼夜奋战累晕醒来却说)

她连续工作7天,晕倒在岗位上;他在亲人去世后,强忍悲痛继续投入抗疫;在他带动下,三代人为抗疫捐款捐物……在莱西抗疫一线每天都在上演着感人故事,接下来我们就来聊聊关于莱西一线抗疫宣传?以下内容大家不妨参考一二希望能帮到您!

莱西一线抗疫宣传(昼夜奋战累晕醒来却说)

莱西一线抗疫宣传

她连续工作7天,晕倒在岗位上;他在亲人去世后,强忍悲痛继续投入抗疫;在他带动下,三代人为抗疫捐款捐物……在莱西抗疫一线每天都在上演着感人故事

昼夜奋战累晕,醒来却说“添麻烦了”

连续奋战在抗疫一线,累晕醒来后,她第一句话竟是“不好意思,丢人了”;亲人去世,他跪地磕三个头后,强忍悲痛投入抗疫;看到医务人员太辛苦,92岁老人要求“再捐点”……

本轮疫情发生后,莱西的街头少了些许热闹。但是当我们把镜头拉近,便会发现,在这座城市的不同角落有着一群群忙碌的人,或让人安心,或让人动容,或让人敬佩……他们用各自的方式传递着这座城市的温情与感动。

每天只睡两三个小时,累晕后她说“不好意思”

“小梅、小梅,你咋了……”3月10日上午11点多,莱西市龙口路一处核酸检测点附近传来一阵急切的呼喊声,看到核酸采样人员任小梅晕倒在地,身边同事赶紧上前查看,帮她脱掉上身厚厚的防护服通风。坐在地上短暂休息恢复神智后,她第一句话竟是“不好意思,丢人了”。这段视频近日在网上被广泛转发,成为莱西抗疫一线的感人瞬间。

3月10日,莱西抗疫一线,龙水社区网格员任小梅累倒了,同事们连忙围上来救助瘫软在地的她。她却向大家道歉,口中不断说“真不好意思”“丢人了”。视频剪辑:青岛日报社/观海新闻记者 金璐

记者见到任小梅时,她正在宏远泰和花园小区核酸检测点忙碌。“大家排好队,距离都隔得远点儿,一个个来!”任小梅用沙哑的声音提醒排队做核酸检测的居民。

观海新闻记者在核酸检测点采访任小梅。青岛日报社/观海新闻记者 陈通 李德银 视频剪辑 梁睿

任小梅是一名网格员,疫情发生后,她义无反顾冲上了抗疫第一线。挨家挨户通知居民做核酸检测、统计信息、参与小区防控……从3月4日起,任小梅连续11个昼夜奋战在抗疫一线,忙起来时每天只睡两三个小时。

“前一晚没怎么睡,当时感觉有点疲惫虚弱,血糖有点低,突然间眼前一黑,人就晕倒了。我本来是来工作的,这么一晕倒,帮不到什么忙,还给各位同事添麻烦,实在是抱歉。”回想起几天前的这段一线抗疫小“插曲”,任小梅依然有些“愧疚”。她说,现场每个抗疫人员都非常辛苦,昼夜不歇,但大家都没有怨言,相互帮助,齐心协力完成一轮轮核酸检测等工作,听到群众一声“谢谢”“辛苦了”,就是对大家工作最好的回报。

“醒来后我就继续工作了,也没时间看手机,还是姐姐告诉我说看到我摔倒的视频了,让我多注意身体。”任小梅第一反应是别让爸妈和孩子看见视频,怕他们担心,“爸爸患有肾衰竭,身体状况很不好,本来就一直担心我,让他看见就更担心了。十几天没见孩子,孩子也一直想我,我都不敢和孩子视频连线,怕控制不住情绪。我只敢给孩子发个微信留言,鼓励她,让她知道妈妈做的是有意义的事。”

“有太多和爸爸妈妈一样冲在一线的叔叔阿姨们。我们这样拼命,就是不想让病毒伤害到你们!”任小梅声音哽咽,嘱咐孩子懂事坚强,等打败病毒后,带她去看莱西湖、吃水库鱼。

亲人去世无法送最后一程,他强忍悲痛坚守抗疫一线

“尊敬的领导:本人程永贵,是莱西市蓝天救援队队员,近期莱西市疫情形势严峻,专业消杀队伍及人员紧缺,我有责任和义务投入到抗疫一线工作,特申请参加疫区消杀工作。本人身体健康,体温正常,已经做过6轮核酸检测,结果均为阴性。本人承诺执行消杀任务期间做好防护措施,到任务结束后自动隔离14天直至解除隔离。请领导批示!”这是本轮疫情发生后,程永贵交上的一份按着红手印的“请战书”。

连日来,程永贵和队友们投入到忙碌的抗疫工作中。莱西市蓝天救援队队长吕海滨介绍,救援队划分为消杀组、防控封控组、样本转送组、信息录入组、上门核酸采集组共五个小组,日均志愿服务人数在90人次左右,其中,年龄最大的队员已经50多岁,而年龄最小的只有19岁。

程永贵被分到了消杀组,和其他队员一样,每天要承担高强度的消杀任务。身穿全套防护装备,再背上沉重的自动喷雾器,到相关区域进行全方位消杀。“我也数不清走了多少路,去了多少地方。随着志愿者和增援的队伍越来越多,人手也能倒腾开了,最难的时候已经过去了。”程永贵说。

消杀是个考验人的活。“消杀需要两个人同时进行,因为工作时汗水容易凝结在护目镜上,导致看不清道路,有摔倒的危险,所以需要两个人互相帮助。”另外,因为要穿防护服,平时上厕所都是个麻烦事,“捂得严实,光出汗就把身体的水排完了,倒也省得上厕所了。”程永贵说。

当程永贵奋战在抗疫一线时,一则噩耗传来:舅舅因病去世。由于身负抗疫职责,无法送舅舅最后一程,这个七尺男儿路过医院门口时,扑通跪地,冲着医院深深地磕了三个头,然后含泪离去继续投入到消杀队伍中。这段视频在网上发布后,无数网友为之垂泪。

“他和舅舅感情很深,但忠孝难两全,只能以这种方式和亲人告别。”队员周晓璐说,类似感人的故事在救援队还有很多,很多。

看到医务人员太辛苦,92岁老人要求“再捐点”

3月11日晚10点多,劳累一天的医务人员上门给行动不便的92岁老人莫增训做核酸检测。“我在家什么也帮不上,半夜还要麻烦人家来上门给我做核酸检测,要不我再捐点吧!”老人非常感动,嘱咐女儿莫香到银行取钱,给抗疫尽点力。因疫情无法外出,最后在网格员和记者的帮助下,莫香联系上了莱西市红十字会。

“我帮父亲手机转账捐了1万元,自己捐了两千元,在济南部队集训的儿子捐了500元。”莫香说,本轮疫情发生以来,父亲每天都关注疫情新闻,还做记录,“看到病例数逐渐下降,他可开心了。”看到社区工作人员、党员干部群众夜以继日地值守,作为一名老兵,莫增训也想出份力。

2020年武汉新冠肺炎疫情暴发时,莫增训也是带头捐款捐物。榜样的力量是无穷的,在他带动下,一门三代立即行动:女儿莫香、部队转业多年的儿子、复员的外孙、尚在部队服役的嫡孙纷纷捐款。

“党和国家对我的恩情,我不敢忘也不能忘,这份情我这辈子都报答不完。”莫增训感慨地说,解放前家里很穷,全家人过着食不果腹、衣不蔽体的苦日子,是党不仅让他有了稳定的工作和生活,而且让他实现了人生价值。

“捐得不多,买一些口罩,是我的一点点心意,希望大家不要嫌弃。”莫增训说,“我老了不能上前线救人,但也要尽一份心意。”

除了捐款捐物,莫增训还鼓励支持孩子们以各种形式参与抗疫工作。“当年我父母坚定支持我入伍上前线。今天,我更应该支持你们,你们要不获全胜,决不收兵!”老人的话掷地有声。(青岛日报/观海新闻记者 李德银)

,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文章作者的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其原创性、真实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和原创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文章投诉邮箱:anhduc.ph@yahoo.com

    分享
    投诉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