红楼梦第一百零五回(浅品红楼梦第八回)

在一个飘雪的中午,两个少年——宝玉、宝钗在一起,你把玩我的宝玉,我把玩你的金锁,那种超越现实的宁静,让人倍感温馨和可爱。没有一丝杂念,只是两颗纯净的少年之心,这在乌烟瘴气的贾府是极其难得的。

黛玉来了,打破了这平静,但三少年的友谊还是令人回味。虽然黛玉表现出小心眼,也只是少年间的事,无伤大雅,不存在尔虞我诈,更显得三少年间的纯洁。“早知他来,我就不来了。”黛玉小心眼道,令人可爱而笑。

红楼梦第一百零五回(浅品红楼梦第八回)(1)

少年间喝酒也不忘小小斗智斗勇,黛玉不忘自己的小心眼,宝玉一笑而已,宝钗假装不知,少年间的可爱顽皮,让人恨也不是,爱也不是。

宝玉一向是衣来伸手,饭来张口。人家给他戴斗笠,还嫌不好。黛玉亲自去整理,宝玉安逸接受,表现黛玉的用心,宝玉的认可。

少年公子就是少年公子,人不大,脾气还不小。几件事不满意,发起火来,连自己的奶妈都要撵。还是袭人出面,才把一场风波平息下去。

自然而然地写到秦钟、宝玉一起读书事。少年读书才是少年的大事。借此介绍了秦钟的父亲:现任工部营缮郎,年七十。早年抱养一个女儿,即贾珍的儿媳妇、贾蓉的老婆秦可卿。五十多岁得子——秦钟。儿子有学上,以后将发达,令秦业十分喜悦。

早已说过,《红楼梦》主要是宝玉、宝钗、黛玉三个小屁孩的事,主要是诸多小屁孩的事,以此牵扯出大人里的事,纷繁复杂。三少年是离也离不得,处又处不好。表面平和,却是暗里较着劲。这种无伤大雅的较劲,大人一掺和,就变了味——暗流涌动。这一节里,完全地少年事,虽有矛盾,但也友好相处着。

红楼梦第一百零五回(浅品红楼梦第八回)(2)

《红楼梦》突出的就是细,在琐事里见菱角。大人们看戏,小人们演自己戏。宝玉哪有心思在宁府看戏,去看宝钗或许比看戏重要。就去看宝钗了。宝钗的朴素美让宝玉感到别样愉悦。宝钗看到宝玉的帅气,没有排斥,只有接纳。于是玉、钗之缘在隐隐中呈现,又在呈现里隐隐。“姐姐这八个字倒与我的是一对。”宝玉少年无忌地说。莺儿笑道:“是个癫头和尚送的,他说必须嵌在金器上......”宝钗不待说完,便嗔她不去倒茶,一面又问宝玉从哪里来。少年的懵懂无知,少女的敏感,写得淋漓尽致。“哎哟,我来的不巧了!”黛玉一见了宝玉,便笑道。少女的吃醋在不显山不显水中。三人既相融又矛盾状态昭然若揭。其实,黛玉完全不必时时处处提防,谁和谁都不是一定的事。宝钗不是傻子,她比黛玉聪敏,以自己的“愚钝”对付黛玉的“荆刺”。“也亏你倒听他的话。我平日和你说的,全当耳边风;怎么他说了你就依他,比圣旨还尊些!”宝玉听这话,是黛玉借此奚落他,也无回复之词,只是嘻嘻的笑两阵罢了。宝钗素知黛玉如此惯了的,也不去睬她。遇到如此小心眼人,宝玉有何奈何。宝钗见惯了这把戏,不计较了,也认为不值得计较。但林黛玉的尖刻,护宝玉之心有时也令人心痛。在与李嬷嬷斗嘴中,表现得异常刻薄得有理不饶人之势。黛玉的心全在宝玉那,丫鬟戴不好宝玉头上斗笠,黛玉却是做得圆满。何止圆满,简直是完美了。

红楼梦第一百零五回(浅品红楼梦第八回)(3)

宝玉刚到了家,黛玉后脚又跟了来,俩人又在一起。宝玉就是黛玉的所有,不免让人担心起来:如果不能,黛玉何去何从?“怕,怕,怕!”人们读《红楼梦》时,不由替黛玉担心起来。

《红楼梦》就是如此体现细微,却在细微里现出菱角。那菱角越长越大,无法去磨砺了,无法使之圆润细滑了。

,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文章作者的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其原创性、真实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和原创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文章投诉邮箱:anhduc.ph@yahoo.com

    分享
    投诉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