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城中轴线的前世今生(魅力北京城壮美中轴线)

上一篇文章,我们用浓重的笔墨和较大的篇幅,介绍了北京中轴线的起点——永定门。今天,如果我们沿着复建的永定门将目光向北投射,一定会认为下一个精美的建筑就是正阳门了。

别急,北京的中轴线距离那么长,东西那么多,有意思的故事就更多了。当我们的脚步没有到达正阳门之前,还有一座不起眼的建筑,更因此建筑留下了一处历史悠久的地名——天桥儿。

这个地标想必北京人都不陌生,附近的公交车站,商铺店面,以天桥命名的比比皆是。我们不禁要问,既然都叫天桥,怎么只见其名,不见其“桥”呢?

北京城中轴线的前世今生(魅力北京城壮美中轴线)(1)

北京市城市规划设计研究院,1960年拍摄的天桥地区

从图中我们可以看出,此时的天桥已经成为平整的十字路口,北为前门大街,照片右侧东向为今天的天坛路。

历史上的天桥到底有没有桥?是什么样子?在今天的哪里?下面我们通过史料逐一展开。

我们知道,有桥必有河。历史上的天桥,是为哪条河流修建的呢?这一切,还得从北京城的水系说起。

金大定十九年(1179),当时的统治者们在今北海所在地大兴土木,建造了许多精美的离宫别苑,先名大宁宫,后更名为万宁宫。

到了元代,万宁宫被圈入元大都城内。于是这里便成了皇城中的禁苑,称为“上苑”。经过多年经营,到至正八年(1348),将这一水域赐名太液池,整个太液池的位置大体相当于现在的北海和中海范围。

北京城中轴线的前世今生(魅力北京城壮美中轴线)(2)

元代太液池范围

至明永乐年间,因重建内城城墙,元代城墙南移,太液池开始进行扩建。明朝初叶只是对一些建筑稍加修葺。天顺年间对西苑进行较大规模的扩建。主要工程有:开辟南海,扩充了太液池的范围,至此奠定了时至今日的三海范围,即北海、中海、南海。

北京城中轴线的前世今生(魅力北京城壮美中轴线)(3)

在太液池基础上开挖的南海,奠定了今日的格局

为了确保三海能够泄水通畅,当时的城市建设者又开挖了一条人工河流,命名为“减水河”,水流从南海出发,经今北新华街流入南护城河。

北新华街在元代是一处水域充沛的池塘,因盛产荷花莲子,后慢慢演化成了居住区,便将此处命名为莲子胡同,这就是北新华街的前身。到了明代,水域逐渐萎缩,水质变差,北新华街有了新的地名:臭沟胡同(注1)。

北京城中轴线的前世今生(魅力北京城壮美中轴线)(4)

明中晚期简水河即臭沟胡同位置图

附近居民为了避臭,纷纷在自家挂起帘子,又因为过去此地叫过莲子胡同,臭沟胡同周边出现了一系列以帘子命名的胡同。

虽然水系较之元代逐渐萎缩,但由于北京地势由西北向东南微微倾斜,夏季汛期来临,南护城河经常暴涨,河水外溢。

于是,为有效疏解南护城河暴涨的河水,明代沿南护城河一线又陆续开凿了东、西两条减水河。

东边的一条由正阳门东护城河濠口,途径今长巷、草厂地区,至薛家湾,在南北桥湾与金口河旧渠相接,全长3里,这也是三里河地名的由来。

北京城中轴线的前世今生(魅力北京城壮美中轴线)(5)

东减水河走向图(明代)

西边的一条减水河由宣武门东护城河濠口,经海波寺、清厂潭(今前后青厂胡同)、章家桥、虎坊桥、潘家河沿(今潘家胡同)、南下洼,直至草桥入凉水河。

关于西减水河走向的记载,我存在不少疑问,一是依据目前我手头能找到的明代地图,我们可以清晰地看到东减水河的河道和走向。而西减水河,它途径的一些地名,却没有发现河流的迹象。

直到章家桥,我们才发现有一条河流途径虎坊桥,穿过骡马市大街,转向后汇入潘家河沿的暗沟。

而更有意思的是,这条河流往上倒,途径琉璃厂、穿过南护城河正好与早先开挖的为排泄南海河水的那条减水河相连。

北京城中轴线的前世今生(魅力北京城壮美中轴线)(6)

目前还没有查到史料能够确定这条南延的河道,是早于东西两条减水河开凿,还是一起破土动工。但我们依照其起点、走向和归宿,其功能应该都是为了疏解南护城河的“减水河”。由于位置处于东、西减水河的中间,我们姑且称其为“中减水河”

但我们不禁产生了疑问,不见于地图的西减水河到底存不存在,和中减水河到底是何关联?

二者都位于正阳门以西,记载的流经地点有重叠又有不同。那么二者是不是一条河流?还是两条河流而后人发生了混淆?透过现有图文资料,我们逐一来做分析。

第一,我们根据记载中的西减水河途经之地的胡同走向,来推断它的存在和流向。

翻看北京外城的地图,我们不难发现,有很多胡同对比内城笔直的胡同有很大差异。比如崇文门外的草厂、长巷地区,可以用“七扭八歪”来形容。

造成这一现象的原因,是因为明嘉靖年间修筑外城时,有很多地区河流、水道密集,修筑房屋只能依河道走向,后来随着水源的枯竭,河道逐渐被激增人口带来的通行需要修筑成了暗沟。

暗沟之上,便形成了不规则走向的胡同。依照这个标准,我们综合分析西减水河途经的地区:海波寺街、清厂潭、章家桥、虎坊桥、潘家河沿来分析它究竟是否存在以及其真实的流向。

首先让我们抛开容易混淆视听的章家桥和虎坊桥,从海波寺街开始画一条不规则的曲线:清厂潭、柳巷儿、麻线胡同、潘家河沿。

北京城中轴线的前世今生(魅力北京城壮美中轴线)(7)

先来看海波寺街(今海柏胡同)的走向:典型的自西北向东南方向,如果当初这里没有河道,我们讲究中庸的祖先绝不会也不敢把街巷建成这样的走向。

海波寺街往南,明清时称清厂潭(今前后青厂胡同)因琉璃厂就地取土烧制砖瓦,有了大坑,更因为河流经此,才形成了“水潭”。

再来看柳巷儿,即今天的南北柳巷。根据历史文献记载和当今的考古发掘,这条南北走向的胡同是金中都城的东城墙根,即护城河的遗迹。因河岸广植柳树,后得名柳巷儿。

柳巷儿再往南,略微向东拐弯便是麻线胡同(今红线胡同),或许我们无法从名字中看出河流的迹象。

但别急,我们看看麻线胡同的走向,它的北部明显不自然地拐了个小弯,而与它平行毗邻的魏染胡同可是横平竖直,中规中矩。一定是受河道影响,这对儿比邻的胡同才如此差别巨大吧。

最后我们再来看看潘家河沿(今潘家胡同,已无存),名字就叫河沿,顾名思义。

从地图上我们依然可以看到,与其东侧毗邻的粉坊刘家街(今粉坊琉璃街)的线条笔直相比,潘家河沿带有明显的曲线形。这些都佐证了这里一定是在故有河道基础上逐步形成的胡同。

此外,还有一个佐证,就是同样作为金中都城东侧护城河遗址的麻线胡同没有与柳巷儿、潘家河沿在一条笔直的南北走向上,而是略微向东平移。

造成这个现象的原因,我们参照金中都城的地图便可一目了然:金中都城的施仁门向北的城墙及护城河就是后来的柳巷儿,向南一直到景曜门便可推断是麻线胡同。金代的城门也有瓮城,护城河为了包围瓮城,途径此二门时必然要适当向东退让。

北京城中轴线的前世今生(魅力北京城壮美中轴线)(8)

麻线胡同应该就是从施仁门到宣曜门这一段,再向南护城河又重新西移到原有位置,便是潘家河沿。后来这里逐步形成胡同,就造成了麻线胡同略微偏东,柳巷儿与潘家河沿基本处在一条南北线上。

如何精确证明金代施仁门到宣曜门就是麻线胡同呢?我们看下图,依照比例尺,我们计算出两座城门距离约为750米。我们再打开今天的百度地图,步行从麻线胡同北口出发到太平金融中心,这里十分接近潘家河沿的北口了,导航显示直线距离710米。

北京城中轴线的前世今生(魅力北京城壮美中轴线)(9)

历史就是这么精确!

如此看来,我们便捋清了历史上自明代形成的西减水河的全部真像:发源于宣武门东护城河,流经海波寺街,到清厂潭是一个小型中转站,再沿柳巷儿、麻线胡同,穿越潘家河沿流向南下洼。

北京城中轴线的前世今生(魅力北京城壮美中轴线)(10)

这条河流随着北京人口增加,水源枯竭而慢慢成为暗沟或者填平,成了今天各种呈不规则走向的胡同。

二是西减水河与中减水河到底有何关联,发生了哪些混淆。

我们在前面讲过了,依照地图的详细描绘,中减水河汇入南护城河后继续向南出发,途径琉璃厂、章家桥、虎坊桥,最终在骡马市大街汇入潘家河沿的暗沟。

这条河流在明清两代的地图中均有明显标示。

依此推断,从明代开始,西减水河已经成为了暗河,到了清代,完全成为胡同。而中减水河依然有充足的水源。“水往低处流”,两条减水河一暗一明,自骡马市大街的虎坊桥附近合二为一,汇入潘家河沿,成为了一条河流。

鉴于西减水河缺乏地图的明示,后人编纂资料时又搞不清西减水河究竟途径了哪里,但二者最终汇成一条河流,便以讹传讹将章家桥、虎坊桥这两处地标错误的引入西减水河。

以上是本人依托仅有的史料做出的推测,不作为官方结论。

不过,据清代朱一新所著《京师坊巷志稿》记载“潘家河沿,井一。西有弥陀庵、晋阳庵。有怀庆、吉安、黄陂诸会馆。案:明时曾引凉水河入城、经虎坊桥以达于下洼,疑此并河之地也”。

朱一清指的凉水河,并非是现在右安门外的那条凉水河。京师坊巷志稿引用的出处推测应该是《宸垣识略》卷十的记载:钦天监正皇甫仲言“宣武门西旧有凉水河,可疏没以泄水势。”

《宸垣识略》所说的凉水河究竟在什么地方,还需要进一步研究。但“宣武门西”、“疏没以泄水势”都说明了这条河极有可能就是西减水河。

也就是说,朱一清老前辈根据各种史料推测,得出了和我一样的结论,怀疑明代形成的西减水河,与当时还是明河的中减水河,有可能于潘家河沿汇合。这也算是对我观点的一个佐证吧。

扯了这么多,一定会有读者疑问,这和中轴线上的天桥有什么关系。我们在文章一开头就说了,要想有“桥”,先得有河。

流经天桥的这条河流,近代十分有名,叫龙须沟。

那龙须沟又与前文所述减水河有何关系呢?龙须沟最早在明朝初年就出现了。明永乐年间,在城外南部修建天坛、山川坛(先农坛)时,在其后面挖了一条排水沟,因名“郊坛后河”。这就是龙须沟的前身。

北京城中轴线的前世今生(魅力北京城壮美中轴线)(11)

从上图中我们可以看出,这条河经过先农坛、天坛北侧,经三里河,在金鱼池附近与东减水河汇合,向东、南流入外城南护城河。

那么郊坛后河的源点在哪里呢,让我们参照明清两代的地图来参考:

北京城中轴线的前世今生(魅力北京城壮美中轴线)(12)

明代郊坛后河图

北京城中轴线的前世今生(魅力北京城壮美中轴线)(13)

清代郊坛后河图

从两幅局部地图中,我们都会看到这条河源头是一大片水域,清代这里标注为“下洼子”,意即地势低洼之地,存有大量积水不足为奇。

奇怪的是,这片积水并没有直接的河流注入,如果是一潭死水,郊坛后河源源不断的水从哪里来的呢?

我们通过乾隆年间绘制的地图局部来一探究竟:

北京城中轴线的前世今生(魅力北京城壮美中轴线)(14)

不难发现,下洼子这片水域北部有一条细流注入,这条不起眼的细小水道,它的源头又在哪里呢?总不能凭空从地里钻出来。

根据几个方面的推测,我认为它的水源离不开东北方向,我们上文大书特书的两条减水河。

一是西减水河自西北方向经暗沟顺潘家河沿向南,而中减水河过了虎坊桥来了个急速的转弯注入潘家河沿。两条河流汇聚于此,且水流有急速的转向,必然给其东南侧的空地提供了丰富的浅层地下水。

二是从图中我们看到,这一区域从西北至东南,除了崇兴寺和以寺命名的胡同,建筑较少,存在大量空地。造成这一现象的原因,一定和地面泥泞、坑洼不平,不宜建筑房屋有关。

三是注入下洼子的这条细小水道,其源头有座不起眼的建筑叫“砖桥”,从图中这座建筑的线条和名字看,这里是的的确确有座桥的。在河流源头设桥,正说明了从下洼子想直接到正北面的虎坊桥,必须先通过砖桥转向东北侧的砖头胡同。

因为想必正北方向、西北方向一定是“一脚就能踩出水来”的坑洼之地。

四是减水河与郊坛后河之间到底有没有直接的河流连结。根据老辈人回忆,也可以参考。在撰写本文查阅资料时,我搜到了简书上的一篇文章,作者泉梦泽的《虎的报恩》有如下记述:

“有些幸运的是,我曾经在协助编纂宣武区志的时候,走访过住在梁家园胡同的一处略微破旧的小院。住在里面的老大爷向我口述了一段他从他的爸爸那里听来的故事”。

“南城早先一到先农坛附近有不少洼地,其中一个较大的,位于先农坛西北角的下洼子,从北面吐出一条细细长长的小渠来。这条小渠先向西面斜着拐了个弯,再拐回来一路北上,经过梁家园、琉璃厂、护城河,一路汇入南海去了。这条小渠如今显然已经不在了”。

结合地图,作者的描述完美证明了:先农坛西北角的下洼子,向北面有条小渠。这与地图完全吻合。重要的是通过老人的描述,这条小渠向西拐弯再向北,便和减水河完美对接了!

按老大爷的年龄推测,他的父亲应该是民国年间的人。也就是说在上世纪三四十年代,郊坛后河与减水河是直接连通的。

或许是因为二者连接的河流过于细小,地图便“忽略不计”了吧!我们也不排除老人的父亲记错了,或者老人听错了,总之,就算没有直接的河流连通,我们都有理由相信,郊坛后河的起点下洼子的水源一定来源于减水河。

鉴于上述四点原因和我们的推测,侧面证明了明代开凿郊坛后河的必要性:这片叫下洼子的水塘不经疏解,将严重威胁山川坛建筑的稳定性、安全性。

如此一来,流经天桥的河流便可以找到水源了,郊坛后河并不是无源之水,而是与北京城的诞生一脉相承:

自元代郭守敬改用京北和京西众多泉水汇集于高梁河,引水入城汇聚于太液池,到明代扩建开挖南海,并建设减水河疏解洪水至外城,于虎坊桥一带汇聚并转向后,除了一部分流入外城南护城河,剩余的大量积水,全部由郊坛后河进行疏解。

这条有源头,有历史,有发展的水系见证了北京的几百年兴衰,不起眼的天桥横跨于其上,好比麻绳捆上了大闸蟹,身价儿倍增!

当然,让天桥知名的,远不止我们讲完的郊坛后河。它的知名,离不开后来的名字——龙须沟。

龙须沟的名字始于清代,鉴于它的水系贯穿了整个北京,又流经先农坛、天坛,以“龙须”命名并不为过。至晚清光绪年间,龙须沟还是一条水清流畅的河道。

宣统年间,金鱼池以北的三里河水枯,河道淤为平地,虹桥下游便成了一段死水。民国时期,龙须沟已经变成了一条污水河。

水源枯竭、河道淤塞,龙须沟“污物漂流、蚊蝇孳生”是常态。解放以后,人民政府下定决心整治龙须沟,改善百姓居住环境。

受到政府决心的感召,城内外的市民以高昂的斗志,满怀的激情,自发、自愿地投入到这次改造工程中。

1950年11月,龙须沟改建暗沟工程告竣。历时7个月,掏挖明沟6.26公里,铺设干支地下水道9380米,填平暗沟土方11820立方米,一条宽阔的马路掩盖了龙须沟昔日丑陋的模样。政府拨专款为马路装上路灯,为居民建了自来水供水站。

北京城中轴线的前世今生(魅力北京城壮美中轴线)(15)

1966年的龙须沟路

龙须沟工程深深地打动了著名作家老舍,他把龙须沟的故事写成剧本,搬上舞台。1951年2月,由著名艺术家焦菊隐导演的话剧《龙须沟》在首都公演,一时轰动京城。

而横跨在龙须沟上的天桥,也跟着这部热播的文学作品上了那个年代的热搜。

因一座天桥,我们寻根溯源的讲了北京城的水系变迁,它留给了我们丰富的历史、地理知识和知名的文学作品。我想,这才是北京中轴线展示给我们的持久魅力和永不枯竭的知识源泉吧。

鉴于天桥独特的地理位置、重要功能,明代的时候,天桥作为身份地位的象征,平时有木栅栏封起来,除了皇帝其他人不许通过,一般官民只能走两侧的木桥。

乾隆五十六年(1791年)北京启动了整治天坛、先农坛周边环境的工程。当时国力强盛,心气很高的乾隆皇帝自然不会忘了提高天桥的规制,在这里要再次强调一下,北京中轴线上的诸多建筑,都是乾隆年间改建和新建的。

改造后的天桥为汉白玉质地单孔石桥,三梁四栏,栏柱雕刻花卉,桥孔两侧饰镇水兽。因只供皇帝行走,这座石桥为高拱石桥。

到了嘉庆、道光年间,随着外城人口的不断增加,天桥周边渐渐平民化,形成了天然的消费市场,东边以流动摊贩为主,西侧则是艺人的集中之地。

光绪三十二年(1906年),休整正阳门至永定门的道路,为方便交通,天桥改造成了低拱石桥。1927年,为方便有轨电车通行,天桥被改造为平身石桥。

北京城中轴线的前世今生(魅力北京城壮美中轴线)(16)

被改造成低拱石桥的天桥,美国摄影师伯顿.霍姆斯拍摄

民国中期(1930年),龙须沟的西段,虎坊桥到老虎洞一段改为暗沟,天桥彻底失去了它作为“桥”的功能。到了1934年,为拓宽正阳门至永定门道路,天桥的栏板被拆除,天桥的象征意义也彻底失去,天桥从此无桥。

值得一提的是,天桥地区自清末民初,随着外城人口的激增,相关配套的休闲娱乐设施开始汇聚于天桥。

民国初年,北洋政府在位于天桥西侧的香厂一带规划建设“新市区(注2)”,随着相关的市政、交通等设施大规模建设,天桥成了四通八达,吃喝玩乐俱全的好地方。

1927年,随着民国政府南迁,虽然“新市区”逐渐没落,但天桥却因此而幸运的成为了民间艺人们谋求生路、展示才艺,普通百姓休闲娱乐的独特场所。

北京城中轴线的前世今生(魅力北京城壮美中轴线)(17)

旧社会天桥的艺人

经过几十年的发展,至上世纪四十年代,天桥的演艺市场达到巅峰,不但出现了历经三代的“八大怪”,还衍生了众多的戏园、茶馆、书馆。经过几十年的酝酿,这里培育出了侯宝林、连阔如、关学增等等知名的艺术家。

天桥,因其得天独厚的条件,打造了“酒旗戏鼓天桥市,多少游人不忆家”的平民娱乐场所,更为现代中国曲艺的发展繁荣提供了重要的平台。

北京城中轴线的前世今生(魅力北京城壮美中轴线)(18)

热闹的天桥市场,货品琳琅满目

新中国诞生以后,随着城市管理的逐步规范化,艺人们有了新的谋生手段,天桥的曲艺市场随之没落、消失,逐渐陷于沉寂。

至此,天桥似乎完成了它所有的使命,空留一处地名。

当时空跨越到新世纪,2003年,北京市启动了南中轴治理计划。对前门以南的道路进行改造。2007年5月9日,前门大街前门至珠市口段开始改造,2008年5月28日完工,改造工程重现了前门大街明末清初的建筑风格。

2011年6月11日,中国第六个文化遗产日,北京中轴线申遗文物工程正式启动,包含故宫、天坛、永定门一线的古建筑群有望以“轴线”的形式整体收入世界文化遗产名录。

而天桥,见证了北京作为都城的创建、发展、繁荣、衰落和今天的复兴,其蕴含的丰富历史文化内涵再次使其成为中轴线上一处重要的地标。

2012年,北京启动了新中国成立以来最大规模的“名城标志性历史建筑恢复工程”。市政府决定复建6处标志性建筑,这些建筑复建后,与现存的城楼、箭楼的角楼配合,北京老城将再现“凸”字结构。天桥的复建终于提上了议事日程。

2013年底,天桥复建工程完工。稍微有些遗憾的是,受交通、市政等诸多因素的影响,复建的天桥没有恢复到其历史的巅峰面貌,还由原址向南移动了四十米。

北京城中轴线的前世今生(魅力北京城壮美中轴线)(19)

复建的天桥

尽管备受争议,但天桥的复建,和永定门一样,根据1994年通过的《奈良真实性文件》中强调:保护文化遗产真实性的同时要肯定保护方法的多样性,文化遗产的“真实性”不仅指现存的实物形式是真实的,更重要的是它所承载的文化内容是真实的。

北京城中轴线的前世今生(魅力北京城壮美中轴线)(20)

复建的天桥近景

也就是说,作为见证历史的文物载体,它们的真与假首先要看所承载的历史是真是假。因此,我们可以这样说:只要天桥见证的历史是真的,它不管以何种形式复建,是否在原址复建,其本身意义,已经足够分量了。

北京城中轴线的前世今生(魅力北京城壮美中轴线)(21)

复建的天桥,远景可见中国尊

就在新世纪北京启动中轴线整治、重现历史风貌的同时,一个民间艺人回到了天桥,他秉承传统,功底扎实,历经了千难万险,为传统曲艺的整理、恢复和传承不懈努力,创建了自己的团体,使得历史上演艺市场丰富的天桥,再现了勃勃生机。

北京城中轴线的前世今生(魅力北京城壮美中轴线)(22)

这个艺人叫郭德纲,他的团队叫德云社。

天桥就这样,从无有到,从有到兴,从繁荣到消失,时至今日,当我特意去拍摄复建的天桥,远方的中国尊仿佛与眼前的天桥浑然一体,象征着我们的首都北京,历久弥新,古老与现代完美的融合。历史的时空,在这里重叠。

天桥的故事讲完了。在到达下一处地标正阳门之前,北京中轴线上还有哪些有意思的建筑,还有什么有趣的历史,我们将在后面的文章中陆续和大家分享。#北京中轴线##老照片#

我是器与不器,都是人生。爱历史,爱生活。带给您不一样的中轴线故事,希望与您分享更多的知识和有趣的话题。

注1:臭沟胡同又名化石桥大沟,除了负责排泄三海之水,平时则排出两岸的生活污水及雨水,到了清代年久失修。至民国年间,护坡大多已经垮塌,沟内填满垃圾、渣土,过水能力大幅减弱,每逢汛期,水便溢出沟槽。为此,这里于1913年改为暗沟。

1918年,在原沟渠上兴建了大道,在正阳门与宣武门之间的北京内城南城墙上开辟一个约三、四十米宽的豁口,建成了两个对称的拱券形门洞,1927年竣工启用,初名“新华门”,北新华街便是因为位于新华门以北而得名。

注2:民国三年(1914年),当时的北洋政府,成立“京都市政公所”,着手实施“模范市区”即“新市区”的规划,新市区选址即在天桥以西的香厂路一带。

新市区的规划全面采纳西方国家城市建设理念,由政府出资,在规划区内修筑了14条道路,并配备电线、电话线、自来水管、下水管等基础设施。短期内就建起了成片的西式风格建筑。新市区建成后,立刻成了北京集娱乐、饮食、购物于一身的新地标。

,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文章作者的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其原创性、真实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和原创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文章投诉邮箱:anhduc.ph@yahoo.com

    分享
    投诉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