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凤路小学新老师(落松地小学来了新老师)

又是一年教师节,还记得农加贵老师,以及他“一师一校”坚守了34年的落松地小学吗?去年7月份接受我们采访时,农老师说他最担心的,就是招不到新的老师、没有年轻人愿意接班。今年回访,我们得到了一个好消息——落松地小学来了新老师!

落松地村位于云南省文山壮族苗族自治州广南县莲城镇,四面环山,地处偏远,曾经是人人避而远之的“麻风村”。1986年落松地小学成立,农加贵是第一位,也是唯一的一位老师。此后的34年,他“一师一校”坚守落松地村,将110名学生送出了大山。

金凤路小学新老师(落松地小学来了新老师)(1)

朱丽丹正在给学生们上英语课(摄于2021年9月6日)。新华网发(胡远燕 摄)

随着年龄的增长,农加贵迫切地希望为落松地村的孩子们找到一位新的老师。然而,2020年9月,当朱丽丹通过特岗教师考试,来到落松地小学报到时,农加贵却并没有对眼前这位年轻的女老师抱太大希望,“她一来就问我,学校有几个老师?其中有几个女老师?我一听就担心了起来,她把我们学校想得太大、太好,可能适应不了,留不下来。”

回忆起第一次来到落松地小学的情景,朱丽丹坦言确实跟想象中的很不一样,尤其是看到村子里因病致残的老一辈村民,心中难免有些害怕,甚至打起了退堂鼓。但当她走进教室,6个孩子齐刷刷地站起来,主动跟她打招呼时,朱丽丹有些百感交集,“那一瞬间觉得很温暖,心里想着留下来,试试吧!”

金凤路小学新老师(落松地小学来了新老师)(2)

航拍视角下的落松地小学和落松地村(摄于2020年7月24日)。(新华网 赵普凡 摄)

教学过程中,农加贵老师认真负责、无私奉献的精神,感染着朱丽丹,孩子们的纯真好学、村民们的淳朴善良,也让她逐渐安下心来,适应了落松地小学的教学和生活。

通过一年的共事,农加贵起初的担心也逐渐消散了。最让他满意的是,朱丽丹的加入,补了他不能上英语课的缺口,孩子们有了自己的英语老师,再也不用等外校的老师“送教上门”了。

金凤路小学新老师(落松地小学来了新老师)(3)

农加贵和朱丽丹带着学生们打篮球(摄于2021年9月6日)。新华网发(韦银荧 摄)

去年7月份到落松地小学采访时,全校一共有7名上四年级的学生。今年9月份回访,除一个小女孩转学外,其他6个孩子都在,目前已经是六年级的学生了。除此之外,学校还新收了两名一年级的学生。

采访中农加贵坦言,之前老想着一招到合适的老师,就可以准备退休了,但看到新的学生进来,却又有些舍不得。此外,今年赴北京接受“全国优秀共产党员”表彰期间,聆听了张桂梅老师在“七一勋章”颁授仪式现场的发言,也让同为乡村教师的他备受鼓舞,“只要孩子们、村民们需要,我就会一直坚持下去,和新来的老师一起,把落松地小学越办越好,把更多的学生送出大山!”(完)

金凤路小学新老师(落松地小学来了新老师)(4)

朱丽丹帮助年迈的村民(摄于2021年9月6日)。新华网发(韦银荧 摄)

栏目主编:顾万全 张武 文字编辑:杨蓉

来源:作者:新华网

,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文章作者的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其原创性、真实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和原创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文章投诉邮箱:anhduc.ph@yahoo.com

    分享
    投诉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