群星奖上海选拔赛的舞台(群星奖戏剧类节目)

8月30日至31日,第十三届中国艺术节第十九届群星奖戏剧类决赛在天津滨海演艺中心举行,来自全国各地的28个节目展开激烈的角逐,展现了群众文艺在戏剧门类中的创作成果和实力,接下来我们就来聊聊关于群星奖上海选拔赛的舞台?以下内容大家不妨参考一二希望能帮到您!

群星奖上海选拔赛的舞台(群星奖戏剧类节目)

群星奖上海选拔赛的舞台

8月30日至31日,第十三届中国艺术节第十九届群星奖戏剧类决赛在天津滨海演艺中心举行,来自全国各地的28个节目展开激烈的角逐,展现了群众文艺在戏剧门类中的创作成果和实力。

今年即将召开党的二十大,也是中国人民解放军建军95周年。站在这个时间节点,许多群众文化工作者创作了回望历史、表达对祖国的热爱和对革命先烈的缅怀的作品。小品《我记得你,你就活着》描述了从解放战争中穿越而来的小战士发现自己即将阵亡,却毅然回到战场的故事,体现了对先烈的追怀、致敬,以及对和平的珍惜;《送枪》在舞台上再现了“厦门破狱斗争”前夕,中共地下党员为解救被俘同志而秘密购枪、送枪的真实事件。

先辈的奋斗与牺牲成就了如今的幸福生活。在回顾历史的同时,另一部分作品扎根现实,以社会生活为切入点,从独到的角度讲述大众身边的故事,引发人们的共情。

一些作品着眼当下,聚焦现实,通过描绘生活中的大事小情反映了当代人民生活的飞速变化与进步。《承诺》《山村致富宝》和《顺英养猪记》通过一系列乡情乡味的故事,展现了乡村振兴战略取得的累累硕果;《村长开会》和《公鸡过寿》批评了脱贫攻坚和乡村振兴中存在的不良思想和风气;《欠条》讲述了事业有成的回乡创业青年带领乡亲团结合作,为实现脱贫致富而奋斗的故事;《胡辣汤》则以河南特色美食为载体,展现了“留住乡愁”等多重主题。

美好的生活离不开辛勤的建设者,不少参与决赛的作品讲述了基层工作者兢兢业业、默默奉献的故事。《瑶歌不老唱千年》《兰江渡》和《一个也不能少》讲述了基层干部真诚奉献、辛勤为民,带动村民实现乡村振兴的佳话;《芝麻官钻笆斗》塑造了基层干部严守党性、一心为民的崇高形象,表达了对广大基层干部的敬意;《安居乐业》展现了“我为群众办实事”实践活动取得的成果;《在路上》讴歌了四川援藏工作者奉献青春、建设家国的动人诗篇。

参赛剧目与时俱进,体现了小体量文艺作品快速反映现实的特点。许多作品以新冠肺炎疫情为背景,生动演绎了一线抗疫人员和群众如何齐心协力、抗击疫情、共渡难关的故事。《妈妈去哪儿了》着眼于一个家庭的抗疫故事,向广大医务工作者及默默支撑他们的亲人致敬;《疫“懂”的心》表达了居家隔离的人们对疫情散去的盼望以及对抗疫英雄的浓浓敬意;《烟》通过工地上消防和防疫的故事体现了老百姓的家国情怀。

在众多佳作中,不乏以体现当代都市生活为主题,围绕着群众的身边事进行探讨,从而引发人们思考的优秀作品。《打折》赞美了陌生人之间的善意和温暖;《我的未来不是梦》由小人物艰苦奋斗的故事投影了整个社会奋发向上的蓬勃朝气;《书摊变奏曲》倡导人们在快节奏的生活中静下浮躁的心;《路上你、我、他》通过堵车的小事呼吁大家做文明的践行者;《熄灯三分钟》围绕一场关于金钱与良心的抉择,引发了对人性的思考;《过结》针砭时弊,强调党员干部要正衣冠、纠“四风”;《我干的》则讽刺了职场中“小题大做、抢功推责”的不正之风。

亲情也是本次参赛作品讨论的主题之一。这类作品直击观众心中的柔软部分,展现了人们对亲人真挚而深刻的情感,贴近群众心灵、充满了温度。《送货》呼吁忙碌的年轻人在辛苦工作之余不要忘记陪伴父母,鼓励年轻人向家人表达亲爱之情;《春天网约车》对比了两代人对“孝顺”和“幸福”的不同观念,引发了人们对新时代老年人自我价值实现的思考;而《流水从这里经过》以得了阿尔茨海默症老人的日常为切入点,描绘了父母与子女间双向奔赴的爱。

决赛作品不仅选材广泛,呈现方式也多种多样。具有地方特色的河北梆子、黄梅小戏、两夹弦、小彝剧、淮剧小戏、坠子小戏等小戏作品浓缩了各地文化,风趣诙谐的方言和俚语为作品增添了韵味;音乐剧、歌舞剧、小品等形式轻松时尚,群众喜闻乐见。28个参演作品经过重重打磨,让观众感受到了群众文化的勃勃生机、昂扬活力与灿烂多彩,同时也引发了诸多思考,带来了精神上的享受。(李欣然)

来源: 中国文化报

,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文章作者的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其原创性、真实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和原创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文章投诉邮箱:anhduc.ph@yahoo.com

    分享
    投诉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