石勒简介(后赵开国皇帝石勒)

石勒简介(后赵开国皇帝石勒)(1)

后赵开国皇帝石勒

1951年,毛泽东主席到外地搞调查路过河南许昌,接见时任许昌地委书记纪登奎。当得知纪登奎是山西武乡人时,毛主席问:“你们武乡历史上有个人物叫石勒,你知道吗?”纪登奎回答说不知道。毛主席就给纪登奎讲了起来:“你们武乡县,两晋时出过一个马上皇帝石勒,他是一位很有军事能力和政治远见卓识的少数民族政治家。”毛主席紧接着对石勒做了一番评价,肯定了这位少数民族政治家的历史贡献。那么,石勒到底是什么人呢?为什么博览群书、精研历史的毛泽东主席会给予他很高的评价?

石勒(274—333),羯族,上党郡武乡县(今山西武乡)人。羯族人高鼻深目多须,是入塞匈奴中羌渠族的后裔,散居在上党郡。石勒的父亲姓周名曷朱,是羯族首领。石勒曾被卖到山东为奴,后来参加了反对西晋政权的战争,一步步从奴隶成长为后赵的开国皇帝,统一了北方。

从奴隶到割据势力首领

当时羯族与汉族杂居,同受地主的奴役。虽然父亲是羯族首领,但是当时羯族人的生活非常困苦。石勒跟父亲一样,从小就给地主家干活。他在商人郭敬、地主宁驱家做田客,为主人耕田。晋惠帝末年并州荒乱,石勒和本族人出外逃生,贫困交加,途中遇上郭敬,哭诉自己生活饥寒没有出路,郭敬给了他衣服、食物。石勒对郭敬说:现在羯人饥饿极了,可以诱引他们到冀州(河北南部)求食,到那里把他们出卖,你赚得身价钱,羯人得活命,双方得益。可见当时羯人的生活苦到极点,宁愿卖身为奴以求活命。不料当时的并州刺史司马腾也要抓羯人去卖,石勒也被抓去,卖给茌平县(今山东茌平)地主师欢家为奴。当时石勒二十来岁,善骑射,勇健而有谋略。师欢恐怕他鼓动家中的耕奴造反,就把石勒释放了。

后来,石勒在山东率众起义,号称“十八骑”。接着率领“十八骑”参加了汲桑率领的农民起义军。汲桑在战场上阵亡后,石勒被推举为领袖。在石勒的领导下,这支队伍很快发展到十多万人,成为反对西晋腐朽政权的重要力量。公元311年,石勒命运中的关键性战役到来了。当时,西晋宰相兼统帅王衍率领的十万晋军在苦县(今河南鹿邑)与石勒的部队遭遇了。经过苦战,起义军包围了王衍的部队,石勒厉声质问,天下为什么丧乱至此?这位崇尚清谈鬼怪玄学的宰相哑口无言。随后,王衍竟然力劝石勒当皇帝,并乞求石勒留下他的性命。石勒严词拒绝王衍的收买,直指“破坏天下,正是君辈”。十万晋军被灭,标志着腐朽的西晋王朝已经摇摇欲坠了。

统一北方的一代帝王

公元319年,石勒在河北邢台宣布建立后赵国。公元329年,石勒消灭了刘曜的前赵政权。至此,除了辽东、辽西和凉州以外,中国的北方地区在西晋灭亡后第一次实现了统一。这是不断拓土封疆的羯族人石勒对中国历史的最大贡献。石勒所处的五胡十六国时期,割据势力众多,相互兼并厮杀不断,为什么是石勒在这一混乱的局面中脱颖而出,实现了自己的政治抱负呢?

生于乱世的石勒早早就把实现国家的统一作为自己人生的奋斗目标。在征战过程中及建立后赵之后,石勒勤奋理政,减少赋税,重视教育,提倡佛教,休战还耕,改革陋习,以他的雄才大略带给北方地区数十年的安定局面。而当时与石勒统治区相邻的地区,如王浚的幽州、刘曜的关中,则完全是另一种景象。

石勒从未入学识字,但却养成了很好的学习习惯。石勒虽然不识字,但喜欢听别人给他读书,尤其是读史书。听完以后,他还要结合所听的内容进行一番分析。有一次听《汉书》中讲郦食其建议刘邦恢复分封制,石勒惊呼:“这绝对是个馊主意!采取这个主张怎么能得天下呢?”后来听到张良带头反对,汉朝实行了郡县制,石勒才神色稍宽,说道:“原来是这么回事啊!”可见,石勒虽然没有读过书,但他对政治的认识是很深刻到位的。石勒称帝后的一天,大臣询问他为什么神色不悦,石勒回答说:“吴蜀未平,书轨不一。”一语道出统一全国才是石勒的最大目标和愿望。但石勒并不好高骛远,他对自己的才华和能力有着较为清醒的认识。在一次接待高句骊使者的宴席中,他问大臣徐光自己可与古代哪个帝王相比?徐光吹捧说石勒的功勋超过了汉高祖刘邦和魏武帝曹操。石勒却笑笑说徐光赞誉太过,并进一步说,如果遇到刘邦他会称臣,如果遇到汉光武帝刘秀将会与之一争高下,自己的能力在刘邦和刘秀之间。从石勒的历史贡献来说,他对自己的评价还是比较中肯的。

身处乱世,石勒深知法治的重要性。他下令制定的“辛亥制度”五千文,在北方地区使用了数十年。石勒在统一北方称帝后,再一次重申法治主张,“自今诸有处法,悉依科令”,以防止任意诛戮事件的发生。《晋书·石勒载记》记有一个石勒“执法森严”的事例。有一次石勒化装检査门卫,故意用金银贿赂守门者,要求出永昌门,守门人王假拒绝贿赂,想要逮捕石勒。第二天,石勒就提升王假为振忠都尉,赐爵关内侯。可以想象,王假如果接受贿赂,石勒当严惩不贷。赏罚分明是与“执法森严”相一致的。在当时战争频繁,各族统治者任意杀戮的情况下,石勒重视法治,对稳定社会秩序,无疑起到了积极作用。石勒对当时的汉人也没有采取种族野蛮统治,涉及民族问题时他反而是相对宽容的。在石勒统治的地区采取胡汉分治,忌讳人们说“胡”,按照法律,提到“胡”字的人将会被处死。但是《晋书》记载,宫门小执法冯翥忘记避讳,禀告石勒“醉胡闯宫”,穷书生樊坦当着石勒的面说“羯贼无道,资财荡尽”,这二人都获得了石勒的宽恕,并没有获刑。

石勒所以能在五胡纷争中,最先完成北方的统一局面,首先是由于他在军事上的成功。石勒虽没读过兵书,在战争中却很会运用谋略。石勒在战争中主要凭谋略取胜,而不是靠死拼硬打。如他义释段末柸,拆散了鲜卑段氏与王浚的联盟。又如虚尊王浚,使其丧失警觉,而轻取幽州。再如在祖逖北伐,势不可挡之时,主动与祖逖修好,不与祖逖直接发生冲突,直至祖逖病死后,才发起反攻,重新占领河南。本来石勒原有夺取建邺,进军江南的计划。在屯军葛陂时,“暴雨三月不止,士兵疲惫疾病横行”。在此紧急关头,石勒接受谋臣建议,退军河北在邢台建都,从而取得了更大的回旋余地。石勒在关键时刻的当机立断,为后赵政权的建立及统一北方创造了有利条件。

称帝后,石勒曾把他武乡的故旧们召集到襄国(今河北邢台),设宴款待他们。石勒年轻时候的邻居李阳因为当年与石勒争夺沤麻池有过殴斗,不敢前来赴宴。石勒非常大度地说:“那是平民时代的恩怨,现在我正准备兼并天下,怎么会怀恨一个平民呢?”他称赞李阳是勇士,召集他前来赴宴并挽着李阳的胳膊聊天,并封他为参军都尉。

在所谓的“五胡乱华”时期,杀戮异族相当普遍,石勒也不例外。比如他在战争中围杀晋军十几万,坑杀曹粜军三万,无一幸免。但是,与当时其他割据势力相比,石勒的军纪还算是比较严明的。他每战胜一地,就劝流人回乡生产,表现出了一个统治者的远见。这或许就是他能从诸多割据者中脱颖而出的关键所在。

,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文章作者的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其原创性、真实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和原创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文章投诉邮箱:anhduc.ph@yahoo.com

    分享
    投诉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