济南垃圾分类免费(济南分类垃圾转运市场化待破局)

济南垃圾分类免费(济南分类垃圾转运市场化待破局)(1)

靠电动三轮车收集,是一些小区常见的生活垃圾转运模式 杜杨摄

“从事生活垃圾收集、运输服务的企业,应当取得何种许可?”7月23日,山东省内首次以垃圾分类为主题的知识竞赛在济南市历下大厦举行。值得注意的是,本次竞赛题目不仅涵盖生活垃圾前端分类,还涉及分类之后的中端转运。

目前,济南生活垃圾转运主要由城管局下属环卫所承担。但经济导报记者发现,目前济南生活垃圾分类试点项目,中端转运已有市场化迹象,且包括城管部门在内的受访人员也表示,垃圾分类转运业务市场化是一个大趋势,未来或将次第放开。

作为济南生活垃圾分类转运试点参与方,中宝环境环卫事业部项目经理宋虎对经济导报记者表示,相对于传统转运模式,生活垃圾分类转运对技术、车辆等有更高的要求;而且济南不同社区情况也不尽相同,所以未来尽管对转运业务运营方要求不低,但市场需求层次也很丰富,各类企业均有机会切入。

防渗漏成转运第一要务

济南市中区山景明珠花园小区东门内,有一个生活垃圾转运点。每天早上,环卫工人会将散布在小区十几栋楼前的、装满生活垃圾的垃圾桶运到转运点,再将空桶运回每栋居民楼前。

在转运点,工人会给垃圾桶撒药消毒,然后封上桶盖保存,等到了下午5点,环卫所的垃圾转运车就会按时来到转运点,将这些垃圾装车后混装后,运至二环西路的皇上岭垃圾转运站。

上述生活垃圾收集、转运流程,每天都发生在济南的各个小区。而在槐荫区演马佳苑小区,则又是另一番景象。据工作人员介绍,每天他们都会将业已分好类的厨余、可回收、有害以及其他垃圾,分门别类运走。“现在是夏季,厨余垃圾比较多,我们会送到小区东的转运点,一天两次,由处理厂运走;可回收垃圾,我们运至第三方从业者;其他垃圾中还有一些,比如家具之类的大件垃圾,我们会运到转运中心进行拆解;然后是有害垃圾,则运到专业处理厂。”

作为试点的参与者,宋虎注意到,随着生活垃圾分类试点的推进,厨余垃圾是越来越“湿”了,“原因也不难理解,可回收垃圾和其他垃圾等‘干垃圾’,从生活垃圾中分离出来,剩下的自然就是‘湿’的。”他如是向经济导报记者解释。

而知识竞赛主办方,历下区城管局垃圾分类办公室科长王珏松也有类似经历,他告诉经济导报记者,“我们在上海、厦门等先行试点生活垃圾分类城市的考察发现,他们现有的垃圾转运车密闭性远远不够,转运以厨余垃圾为主的‘湿垃圾’时,汤汤水水渗漏严重,相当影响环境和市容。”

王珏松认为,传统的生活垃圾收集、转运都混装进行,现有的垃圾转运车足以胜任;分类后的生活垃圾,含汤汤水水较多的厨余垃圾占大多数,其腐蚀性又比混装的生活垃圾要大,“所以分类垃圾转运车在防渗漏性能方面,就必须得达标;在此基础上,如果还有密封、消毒、除臭功能最好。”

5亿分类转运市场在“等车”

除了对垃圾转运车的防渗漏性能要求有变化,经济导报记者发现,相对于此前环卫所的独家垄断,济南的垃圾转运服务也有了变化——中宝环境的环卫事业部,是通过招投标参与到济南分类生活垃圾转运试点中来的。

在几天的采访中,也有不止一位城管部门的工作人员向经济导报记者表示,垃圾分类转运市场化是大势所趋。

此外,经济导报记者还在“中国招投标网”检索发现,单是最近一周,全国便有三个生活垃圾转运的中标信息,可见市场化确是大势所趋。

根据清华大学环境学院教授刘建国的估算,传统生活垃圾的转运成本约为每吨200元,若按该价格评估济南垃圾转运市场规模,日产7300吨生活垃圾的济南,就是一个超过5亿的大市场;而在生活垃圾分类后,单是转运占比过半的厨余垃圾,也有近3亿元的市场需求。

宋虎根据自己的从业经验,认为传统的混装转运和分类转运,二者在调度规划方面区别并不大,关键还是转运车辆本身的管理,“简单来说就是四点:车辆要专业,必须是专用车辆;标志要专业,让居民一目了然;时间要准时;环保也要达标,严防‘跑冒滴漏’。”

而“中国产业信息网”的一篇,关于上海垃圾分类行业发展前景的分析文章,更是把关于专业的“湿垃圾”转运车辆的改造和采购单列出来谈论,并预计2020年全上海将新增500余辆,采购金额约0.64亿元。放到全国,这又是一个百亿市场。

不过如上所述,目前能满足“环保达标,严防‘跑冒滴漏’”的专业转运车辆并不多。山东本土车企、松果新能源汽车有限公司董事长周海燕告诉经济导报记者,像垃圾转运车这样的专用车辆,从先期研发到模具成型,研发周期至少半年、成本至少5000万左右,这样才能满足“环保达标,严防‘跑冒滴漏’”的技术标准。

多层次服务针对多元化市场

短期内理想的分类垃圾转运车无法到位,那济南现有的转运车能否胜任未来分类生活垃圾转运所需?宋虎的评价很“多元”:“我们时常能看到一些高标准、多功能的垃圾转运车;但在老城区,很多社区的垃圾转运车辆以电动三轮车为主。”

当然,上述评价有个前提,“那些小区楼间距非常窄,高标准、多功能的垃圾转运车根本开不进去,也只有电动三轮才能胜任当地的垃圾转运业务。”他如是说。

而且不光是转运车辆“多元化”,“在济南唐王片区,由于周边居民多从事蔬菜种植,产出的生活垃圾中瓜果菜叶非常多,分类后的转运、处置,又跟城区的厨余垃圾明显不同。”宋虎认为,不同片区产出的生活垃圾,即便按照同一标准进行分类后,对转运服务的需求也不一样。

王珏松也持类似观点,并将对策总结为“因地制宜”,“不一定将分类生活垃圾按统一标准转运走,比如说在一些先行试点的社区,有的就是将厨余垃圾送到设在社区的处理设备处,就地处理了。”

巧合的是,中宝环境正在生产相关的设备。据宋虎介绍,他们公司引进了美国NWC的渗滤液处理等技术,设备可以对生活垃圾产生的渗滤液进行无害化处理,非常适合垃圾中转站使用。

表面上看,随着未来济南生活垃圾分类管理的全面铺开,生活垃圾应该分类转运至终末端处理,垃圾中转站应该逐渐撤并才对。但他认为在“因地制宜”的大前提下,生活垃圾分类转运体系的搭建不会一蹴而就,混装转运还会存在一段时间,相关设备依然是大有可为。

“所以在未来,分类生活垃圾转运业务并不是单一模式的。”宋虎如是判断,“这是一个需求层次丰富的市场,既需要专业的转运车辆,也需要深入社区的转运服务;不同企业便可依据自身特点,精确市场定位。”

,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文章作者的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其原创性、真实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和原创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文章投诉邮箱:anhduc.ph@yahoo.com

    分享
    投诉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