魏武帝和曹操谁厉害(如何评价魏武帝曹操)

一个众口粉面奸臣枭雄的多面文人

狡诈却仍不失为汉末忠义之臣

一个掘墓大汉出身宦官之家的一介青衣

风骨却能引领天下之豪杰众生

对这样一个富有争议性的人物,我也是有一点自己的看法,但是随着接触的事物越多,对曹操的看法也就越来越多,逐渐对于他有了一些深刻的了解。

魏武帝和曹操谁厉害(如何评价魏武帝曹操)(1)

曹操出身宦官之家,时常被人称为阉宦之后。一个一心修身治国平天下的愤青曹操早年也是一个欲匡扶江山的有为青年,年轻的时候谁不曾疯狂且傲气过。他任洛阳北部尉期间不惧权贵,制定了一套严格的法令希望以此来改善洛阳的法度。除他之外没有任何一个人愿意为民请命而他则甘愿做扰乱士族与宦官之间的出头鸟,正是因为心中有抱负,所以才会无惧其背后的势力。几经宦海浮沉仍不改初心在其位而谋其政。担任议郎期间,他向汉灵帝上疏启用党锢之祸中遭到打压的士人们;任济南相之时,在其位兢兢业业,大力整饬吏治,一时间令百姓安居乐业,贪官污吏望风而逃,给腐败的东汉王朝建立了最后的一丝净土。

魏武帝和曹操谁厉害(如何评价魏武帝曹操)(2)

可是后来董卓入京乱政把持天下。而那些整天嘴上说着欲匡扶汉室江山的忠臣酸生腐儒们有的依附于董卓,有的则战战兢兢明哲保身任由董卓祸乱朝政。还是那个被人称之为奸宦的曹孟德甘愿担当第六大刺客以身而饲虎,失败后又不惜散尽家财以聚天下义兵真正做到了骨子里的忠义可惜刀兵相祸人心不谷啊,此时的他已经看清了东汉朝廷已经人心不附了。

曹操自陈留起兵到汉中之战为止历经了大小数十战结束了汉末豪族军阀间的混战,统一了北方。 征服了乌丸和鲜卑,保障了边境的安宁。 打击了名门豪族,在一定程度上抑制了兼并,澄清了吏治。 恢复了生产,在一定程度上还发展了生产。 曹操一生打的仗大多数属于统治集团间内部的战争。为了结束混战,求取统一,这些战争是不可避免的,但他在战争过程中杀人太多,这也不能不算是一大罪。 摧抑豪强兴办屯田诚然对人民有利,但所谓屯田制,实际上是一种用军事手段强制束缚军民在土地上进行官六私四或对半分的高度剥削的制度。并且不论是佃兵(军)或屯田客(民),由于他们的劳动生产得受政府设置的农官的直接管辖,身分因而降落,走上了农奴化的道路。

魏武帝和曹操谁厉害(如何评价魏武帝曹操)(3)

一个不记私仇大度的主公讲到这就不得不提到两个人,一个是陈琳还有一个是张绣。陈琳曾经是袁绍的手下陈琳是一个大才子自然文采斐然,在一次檄文之中把曹操的祖宗骂了个狗血淋头。曹操本身也是个大文豪,看到这篇文章之后,第一反应是气欲杀之而后快,但是当他细细品读了这篇檄文之后对其赞叹不已后来曹操打败袁绍之后活捉了陈琳,但是却也没有因此而怪罪他,反而把他留在身边工作。而同样的宛城候张绣也是,张绣在宛城之战中因为曹操要他的婶婶去侍寝,此举一下就惹怒了张绣。张绣在“毒士”贾诩的计策之下趁夜袭击了曹操,曹操的嫡长子曹昂和大将典韦战死,所部青州兵战死大半,由此张绣和曹操结下了大仇。官渡之战爆发之时,张绣因为处于曹操的后背,因此遭到了袁绍的拉拢。但是此时贾诩却让张绣投降曹操,张绣初时有点犹豫。但是贾诩却认为曹操志在天下,不会因为这点小事而迁怒你。果然张绣在投降曹操后曹操一笑泯恩仇,还上疏汉献帝封他一个侯爵。至此,北地枪王成了悠悠落叶归根到底。

魏武帝和曹操谁厉害(如何评价魏武帝曹操)(4)

易中天先生更是评价曹操为“可爱的奸雄”,虽然“可爱”一词多有不确,不过却也说出了曹操不同于一般帝王的地方。曹操在人前时候,有时一本正经,有时狂放不羁;开心时可以开怀畅饮,恼恨时屠城灭族毫不手软更是“大家风范,小人嘴脸;英雄气概,儿女情怀;阎王脾气,菩萨心肠。”我们希望看到一个真实可信的曹操,不是圣人也不是奸贼,他只是一个复杂的人,而且应该是一个好人多过坏人。不问出身有才而善任东汉末年,朝廷选拔官员的察举制已经濒临崩溃,大批有才华的寒门子弟得不到重用。什么郭嘉,戏志才,程昱,毛玠,曹操本人虽然是因为察举制脱颖而出,但是他本人对这套官员选拔制度并不感冒,他选拔人才的标准只有一个“唯才是举”。只要你有才,不管你以前什么出身,你以前是干什么的通通既往不咎。比如曹操帐下赫赫有名的“五子良将”,除了于禁乐禁两人跟随曹操较早之外,另外三人都是半路投靠曹操的。

魏武帝和曹操谁厉害(如何评价魏武帝曹操)(5)

英雄迟暮横槊祭酒。孟德曰:这世上岂有万寿无疆之人寿却有泽被万民之功业,今日酒宴与十二年前孤在官渡之战前夕宴会何等相似恍如昨日二十年来平黄巾定河北征乌桓收荆州天下九州得其六方有今日中原之一统四海之内英雄可有谁能胜孤一筹孤今日当不当受众卿这一杯贺酒。这一杯酒孤不当饮只因天下未定苍生离乱田园荒芜你们这一路行来所见的洛阳城是何等的残破。这杯酒当祭典韦,祭郭奉孝,祭荀令君,祭夏侯渊,祭庞德,祭孤的子侄曹昂曹安民,也祭关云长,祭这二十年来为定乱安民将热血洒入地下的将士英灵。虽是影视化的语句,但也听起来让人心生敬佩,热泪盈眶。让司马懿敬佩了一辈子最后也活成了他的样子。所有人都对曹操咬牙切齿却没有任何的办法的加以约束。他年轻时更是刺董不遂,中牟被捕,汴水遇徐荣,濮阳攻吕布,宛城战张绣,赤壁遇周郎,华容逢关羽,割袍弃须在潼关,夺船避箭于渭水。很多人都替曹操翻案或有过公正的评述,比如鲁迅,在他的那篇名文《魏晋风度及文章与药及酒之关系》中评述 “曹操是一个很有本事的人,至平黄巾少是一个英雄,我虽不是曹操一党,但无论如何,总是非常佩服他。”他称赞曹操“尚刑名,立法很严”,文章“通脱”,善于用人不拘小节。他还批评说“刘备之忠近于伪,诸葛之智近于妖”,明显是贬刘而拥曹派。郭沫若有篇文章就叫《为曹操翻案》,称曹操为“不信天命,不信鬼神,毁灭邪祠,破除迷信,禁止厚葬,禁止复私仇,讳不避权贵,举能扬侧陋,敢于公开下令要选用,被人称为‘不仁不孝而有治国用兵之术’的人”, 在另一篇文中直言“曹操对于翻案的民族的贡献是应该作高度评价的,他应该被称为一位民族英雄。然而自宋以来所谓‘正统’观念确定了之后,这位杰出的历史人物却蒙受了不白之冤。自《三国志演义》风行以后,更差不多连三岁的小孩子都把曹操当成坏人,当成一个粉脸的奸臣,实在是历史上的一大歪曲。”

魏武帝和曹操谁厉害(如何评价魏武帝曹操)(6)

一般文人没有诗中的野心。除了是一代枭雄外,曹操身上有两个刘备等人没有的标签,一个是书法家,一个是文学家。作为书法家,曹操的草书被奉为精品。作为文学家,曹操一生存诗虽然仅有20余首,却留下不少千古名句,其中包括“老骥伏枥,志在千里”、“对酒当歌,人生几何”等。曹操的诗风和一般的士大夫文人不一样,他不屑于华丽的辞藻,诗文都朴素无华,却气韵沉雄,属于低调中自有奢华的一类。他将天下山河九州乃至日月星辰大海的亘古都包容在自己的诗篇里 公元207年,曹操亲率大军征伐乌桓,得胜回师临碣石山。他跃马扬鞭,登山观海,面对洪波涌起的大海,触景生情,写下了这篇壮丽诗作:东临碣石,以观沧海。水何澹澹,山岛竦峙。树木丛生,百草丰茂。秋风萧瑟,洪波涌起。日月之行,若出其中;星汉灿烂,若出其里。幸甚至哉,歌以咏志。

一首短歌之行悠悠我心求贤若渴之态恍然昨日:对酒当歌,人生几何?譬如朝露,去日苦多。

慨当以慷,忧思难忘。何以解忧?唯有杜康。

青青子衿,悠悠我心。但为君故,沉吟至今。

呦呦鹿鸣,食野之苹。我有嘉宾,鼓瑟吹笙。

明明如月,何时可掇?忧从中来,不可断绝。

越陌度阡,枉用相存。契阔谈䜩,心念旧恩。

月明星稀,乌鹊南飞。绕树三匝,何枝可依。

山不厌高,海不厌深。周公吐哺,天下归心。

苏子在赤壁赋中言:酾酒临江,横槊赋诗,固一世之雄也。说的就是曹孟德。作为一名领军征战南北的人物,能够在行军布阵之余吟诵赋诗,当是具有广博的胸襟和宽厚的人文情怀。而且,他的诗赋一扫前朝绮靡颓丧之风,骨骼清朗,风头甚健,雄浑奇崛,直抒胸臆,可谓建安文学的开山鼻祖。

魏武帝和曹操谁厉害(如何评价魏武帝曹操)(7)

他更是大汉王朝的倔墓人但他一生甘愿做周文王讨董联盟解散之后,曹操也开始逐鹿中原,他依次清理了兖州境内的黄巾军余部以此夺得了一块属于自己的根据地。近十年时间因为一次次强大和幸运干掉了一个又一个的枭雄虽九死而一生但却也值得,黄河已北再无"白骨露于野,千里无鸡鸣"了,为了天下子民百姓为了更快结束战乱,他只能又一次的背负"挟天子以令诸侯"的无耻骂名,本来是"奉天子以令不臣"但这样终归是有利于天下的。就这样有名无实的天子到哪里都是一块烫手的山芋,权利下的罪徒撇还不急呢谁敢要啊。

魏武帝和曹操谁厉害(如何评价魏武帝曹操)(8)

建安元年,曹操迎立汉献帝,从此刻开始曹操实力大增。但是也就是从这开始曹操从大汉朝的能臣变成了专权的奸雄:建安元年开始,曹操就陆续以天子的名义开始征讨四方。他先肃清盘踞在淮南、徐州的袁术和吕布等人。而对于凉州、荆州的马超、刘表等人则暂时采取怀柔政策巩固自己的后方,等一切稳定之后在收拾他们。各路诸侯明知道是曹操的把戏,可是一个个都只能打碎牙往肚子里咽。当时汉室的名号还是有点用处的,如果拒不接受那就是等于和汉室为敌。此时的汉室是百足之虫死而不疆啊四百年的余威仍在。大肆诛杀国丈董承伏完在内的一次次挑战自己的汉室最后的忠臣名仕最后也无奈了开府建幕封王邺城远离是非。他一生俭朴有度不喜奢华虽喜好人妻但更多的是拉拢他们背后的阶级势力以寻求多方和平罢了,他更是以一己之力挑战整个天下士族组织为寒门子弟开路。

十五从军征,八十始得归。道逢乡里人:家中有阿谁?

“遥看是君家,松柏冢累累。”兔从狗窦入,雉从梁上飞。

中庭生旅谷,井上生旅葵。舂谷持作饭,采葵持作羹。

羹饭一时熟,不知饴阿谁。出门东向看,泪落沾我衣。

令行禁止赏罚分明 虚怀若谷见贤思齐 推诚取信用人不疑 这些都是他独有的特点 一生从一介穷苦书生白衣愤青到功厥天下加九锡的魏王。这就是他的一生,戎马天下爱恨肆意的一生。我曹孟德一统北方结束战乱辅民而修养生息抵制外族内侵功大于过。曹操这个历史人物,从王沈的《魏书》、陈寿的《三国志》,至今已一千六、七百年,翻案,反翻案,反反复复,聚讼不休。本是一“非常之人,超世之杰”、“外定武功,内兴文学”的枭雄,到了习凿齿、朱熹笔下,则成了篡逆的汉贼,尤经罗贯中《三国演义》艺术化,曹操便被涂上了白脸,成了奸雄。及至现代,先有胡适、鲁迅,再有郭沫若、翦伯赞诸家,又来一个再翻案,曹操又“至少是一个英雄”了。就曹操而言,你说他英雄也罢,奸雄也罢,总归他在中国历史上是一个政治家、军事家、文学家。东汉末年,政治腐败,民怨沸腾,外戚与宦官两大集团在内斗中同归于尽。群雄逐鹿,曹操在众多的诸侯中脱颖而出,统一了中国的北方。这是曹操一生中最大的功业。

魏武帝和曹操谁厉害(如何评价魏武帝曹操)(9)

此外,曹操还是开一代诗风的杰出诗人。他的那些四言乐府,现存虽然不多,但确实是好诗。气韵沉雄,遒壮抑扬,堪称三百篇之后千古奇唱。也许是他在征战的“马背上”哼出来的,他并无心做诗人。可是,要论到他的政治手段和道德人品,终为人诟。他对反对他的拥汉派的镇压是极其残酷的。特别是他对伏皇后的棒杀以及将伏完、穆顺等宗族二百余人斩杀于市,令“朝野之人,无不惊骇”。所谓曹魏取天下于“孤儿寡母”之手,这一有悖道义之说一直流传至今。曹操在他创业时期,礼贤下士,唯才是举,广罗文士。但一旦身为丞相、魏王,实际上掌握国柄,便翻脸不认人,讨厌知识分子,害怕知识分子,打击迫害知识分子。由是,有了曹操诛孔融、杨修、崔琰、华佗,以及借刀杀祢衡等等惨剧。当然,从中国历史上看,从古至今,极权专制社会的政治家,打天下时需要知识分子,坐天下时讨嫌知识分子的“多嘴”、“捣乱”,视他们为“刺头”,又岂止曹阿瞒一人?何况这些人都是自找之死也从没怨过谁。刘备奉献帝衣带血诏搅和四方心存汉室汉志士之仁人分疆列土与汉贼不两立,孙权横据江东虚以委蛇不自干于下惟实一片净土,但二人不知何为逆天改命何为顺天应命只不过人心之向背尔。水能载舟,亦能覆舟实为。

魏武帝和曹操谁厉害(如何评价魏武帝曹操)(10)

临危制变,料敌设奇,一将之智有余,万乘之才不足。唐太宗李世民有《祭魏太祖文》深表钦佩夫大德曰生,资二仪以成化;祭魏太祖文大宝曰位,应五运而递昌。贵贱废兴,莫非天命。故龙颜日角,显帝王之符;电影虹光,表乾坤之瑞。不可以智竞,不可以力争。昔汉室三分,群雄并立。夫民离政乱,安之者哲人;德丧时危,定之者贤辅。伊尹之匡殷室,王道昏而复明;霍光之佐汉朝,皇纲否而还泰。立忠履节,爰在於斯。帝以雄武之姿,常艰难之运。栋梁之任,同乎曩时;匡正之功,异乎往代。观沉溺而不拯,视颠覆而不持,乖狥国之情,有无君之迹。既而三分,肇庆黄星之应,久彰五十启期,真人之运斯属,其天意也,岂人事乎?”

生逢乱世,何来无辜。为民请命,虽死无悔!

宁人负我,毋我负人。忠于乱世,自古难为!

以此见之,所谓英雄、奸雄,无非是曹操的因时而发,因需而动,人负一面之词,固然有个人的性格、爱好和价值取向的驱使,但从本质言之,乃政治使然,权力使然,时势使然。只要刀下乱政权倾朝野就是奸臣的话那多了,时势不仅造英雄,也造奸雄。只是一部分人的一面之词以及历史的不完全已。

恭送我大魏太武神功睿元昭襄明高靖圣纯仁至孝宣文帝。

魏武帝和曹操谁厉害(如何评价魏武帝曹操)(11)

,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文章作者的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其原创性、真实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和原创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文章投诉邮箱:anhduc.ph@yahoo.com

    分享
    投诉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