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代礼仪之叩谢礼(礼记王制中冠礼)

《礼记·王制》中:冠礼、婚礼、丧礼、祭礼、乡礼、相见之礼六种礼

原创:熊春锦 德慧智

道德人生最幸福,德才兼备最快乐!

传播:国学丨文化丨亲子丨教育丨中医 | 健康

传递:爱地球 | 爱万物 | 正能量

在《礼记·王制》中还提到六种礼,“修六礼以节民性”。要劝导民众修养执行六种礼仪、礼节,来规范引导行为和心性。这六种礼有冠礼、婚礼、丧礼、祭礼、乡礼、相见之礼。这六种礼的流传非常久远,很多都流传下来了,但是古礼的形式过程我们现在已经见不到了。比如冠礼,在日本和韩国还有形式上的保留,但是在我们国内反而已经看不到了。我们已经把它弃之如敝屣了。至于婚礼、丧礼虽然还存在着,但都是学的西洋人的形式。传统的婚礼、丧礼现在也是仅存皮毛,内在礼德的实质也已丢失殆尽。礼仪中的祭祀也是同样,在清代中叶时还有所保留,但是在那以后就变得体无完肤了。祭祀并不是什么封建迷信,其目的是要追反其始祖的功绩加以缅怀继承。古人应用幾学方法论,洞察阴阳,破解隐显,早就提出治理社会最优秀的办法。《史记·卷二十四·乐书第二》中记载:人间有礼乐,阴司有鬼神,以此二者教民,就能做到普天之下互相敬爱。祭祀祖先与神祗的目的,其实是在更宽广的空间与时间跨度上,进行礼治的贯彻、礼仪的实施。从而达成正能量的广大与坚实,使大礼大爱慈被民族与社会,有益于社会集体意志力的形成与安定团结。

近些年国内也在恢复一些民间或者半官方的祭礼,如祭祀黄帝、老子、孔子等,但是这些祭礼的仪式、操作过程和规格还没有真正恢复到汉制的要求,没有表现出汉族的风格。只是简单地抄袭了清朝的服饰和其中的过程,有的步骤还失去了严肃性、规范性,甚至有点中西结合的味道。现存的乡礼和相见之礼,可以说与传统文化当中按照礼德的能量本质而确定的一些礼仪过程相去甚远,因为现在能够体悟、观察到礼仪中德炁流量变化的人已经太少太少了。

古代礼仪之叩谢礼(礼记王制中冠礼)(1)

实际上,在慧识悊学文化时期,古人在制礼的过程当中,非常注重那些肉眼不可见的物质的变化。根据那些能量的变化、流动、走向而制定了一步一步的操作过程,从而使礼的操作过程与礼德能量的流动高度地协调统一。后人深陷在常道意识形态中,慧目闭锁,观察体悟不到古式背后的能量流变,片面地以妄意的见知为合理,为了方便而擅加修改礼仪规范,把原来那些遵循自然规律的程序和形式,改变成了随意性的以后天意识为主导的无章法的礼仪,使很多礼仪失去了祖先们制定时所想达到的交通信息、传递能量的目的。

,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文章作者的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其原创性、真实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和原创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文章投诉邮箱:anhduc.ph@yahoo.com

    分享
    投诉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