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62年对印自卫反击战前后版图(对印自卫反击战始末)

起始·背景

20世纪50年代,英国殖民侵略印度,英印的扩张政策和旧中国“有边无防”,造成中印边界的领土争端。1951年至1953年间印军侵占“麦克马洪线”南面领土。

1954年起,中印双方开始会谈,数次交涉无果后,后来一连串交火冲突更使印度开始进军藏南地区建立军事据点。

中印两国本是友好邻邦。印度曾是第一个和中华人民共和国建立外交关系的非社会主义国家。20世纪50年代,两国官员频频互访。周恩来总理曾4访印度,共同确立了和平共处五项原则。1958年,中国在尼赫鲁的主张下参加了万隆会议。

1962年对印自卫反击战前后版图(对印自卫反击战始末)(1)

然而,中印关系危机却已悄悄来临。

在英国殖民期间,印度政客高喊反殖民口号,然而1947年,印度独立建国后,印度政客自己也想当霸权主义者,拿着英国人画的地图,打起了中国边境领土的主意。

在1949年新中国成立以前,中国处于内战时期,边境问题无暇顾及,印度趁机作乱,占领了达旺、藏南等地区。1950年,中国人民解放军陆续解放新疆、西藏,直达“阿克赛钦”,为了稳定局势,团结统一,当时的中国政府并没有立即改变藏区的体制,但是印度总理尼赫鲁却坐不住了。

1962年对印自卫反击战前后版图(对印自卫反击战始末)(2)

1951年2月2日,印度军队趁中国在朝鲜激战无暇西顾,派兵占领了西藏地方政府管辖的达旺地区。此后,中国政府经过多方交涉表明态度,印方明目张胆的军事活动才有所收敛。然而印度政府不仅不肯退出占领的中国土地,反而加紧了蚕食的进程。

1959年8月25日,中印双方爆发第一次武装冲突,同年10月,印度又向我国边防开火。这个期间,我国一直选择忍让,直到11月,周恩来总理致函尼赫鲁,希望两国部队立即从实际控制线各自向后撤离20公里,并呼吁两国尽快以谈判的方式解决此事。此时正在做大国梦的尼赫鲁拒绝了周总理的建议,可是我国部队还是单方面的向中印边境后撤了20公里,并且下达了在我国控制的20公里内,部队不开枪、不巡逻、不打猎、不演习、不爆破等命令。

1962年9月17日,印度绰号“红鹰”的王牌部队,秘密调往中印边界,想要进攻中印边境线东线的中国军队,将“麦克马洪线”以北的11公里内的土地变成印度的国土。同时,西藏军区的司令员张国华向中央请战,随后我国也迅速成立了一个指挥所,代号为“419部队”。

过程·伤亡

1962年10月17日 ,毛泽东在中南海召集会议,确定了对印军实施自卫反击作战的决策。

面对印度的咄咄逼人之态,毛泽东指着地图大手一挥:扫了它。

1962年对印自卫反击战前后版图(对印自卫反击战始末)(3)

从1962年10月20日开始我们进行了对印的自卫反击战,我军先发制人,击败了印军的抵抗,并向前推进千余里,拔除37个入侵印军的据点,而后全军停止反击。

战争结果出来后,印度首都新德里人心惶惶,不少达官贵人,富商甚至印度高层开始打算准备迁都和撤退,原本印度是对中国发动侵略战争的,结果却变成了新德里首都保卫战。

从1962年10月20日开始我们进行了对印的自卫反击战,我军先发制人,击败了印军的抵抗,并向前推进千余里,拔除37个入侵印军的据点,而后全军停止反击。

1962年对印自卫反击战前后版图(对印自卫反击战始末)(4)

1962年对印自卫反击战前后版图(对印自卫反击战始末)(5)

图片来源网络

为了缓和与印方的局势,停止冲突,但是印军拒绝谈判,并且他们做了全国总动员,做好了与我国长期战斗的准备。 我军重新发起进攻,击溃了印军王牌师第四师,也就在这天我军又单方面停火,这时的尼赫鲁被打怕了,他接受了中国的停火协议。

中印战争基本打了一个月时间,其中印军死亡人数约为4400人左右,负伤1047人。歼灭印军三个旅,重创三个旅,击毙印军第62旅旅长霍希尔.辛格准将。缴获各种炮弹无数。中方阵亡722人,负伤697人 。

因此双方死亡人数差距很大,总结还是单兵作战能力的差距。中国军队以较小的牺牲赢得了战争的胜利,维护了中国利益。

事件 · 影响

中印战争后,印度政府在对外政策方面很大程度上放弃了“不结盟政策”,并迅速向美国靠拢。

1970年英迪拉·甘地政府与苏联签定了为期20年的带有军事同盟性质的双边条约。当时苏联外长葛罗米柯说,如印发动战争,苏联将在军事、外交上全面支持印度,并牵制中国对巴基斯坦的援助。

与此同时,印度为了报边界战败的一箭之仇,开始了全面的扩军备战,并专门组建了针对中国军队的“山地师”部队。“中国威胁论”也从此笼罩印度大地,中印关系进入了冷冻期。但有争议的大部分地区牢牢地掌握在中国的手中。

,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文章作者的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其原创性、真实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和原创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文章投诉邮箱:anhduc.ph@yahoo.com

    分享
    投诉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