考古是否合法(考古勘探发掘真的)

文:今日女报/凤网首席记者:李立

据人力资源部和社会保障部网站消息,人社部、教育部等九部门2月21日发布《关于进一步规范招聘行为促进妇女就业的通知》(以下简称《通知》)。《通知》要求,在招聘环节中,不得限定性别(国家规定的女职工禁忌劳动范围等情况除外)或性别优先,不得以性别为由限制妇女求职就业、拒绝录用妇女,不得将限制生育作为录用条件等。

考古是否合法(考古勘探发掘真的)(1)

△人社部网站截图

《通知》对招聘环节中就业性别歧视的具体表现进一步作出了细化规定。明确要求各类用人单位、人力资源服务机构在拟定招聘计划、发布招聘信息、招用人员过程中:

不得限定性别(国家规定的女职工禁忌劳动范围等情况除外)或性别优先

不得以性别为由限制妇女求职就业、拒绝录用妇女

不得询问妇女婚育情况

不得将妊娠测试作为入职体检项目

不得将限制生育作为录用条件

不得差别化地提高对妇女的录用标准

考古是否合法(考古勘探发掘真的)(2)

但是,就在招聘中的性别歧视和性别平等引起热议之际,湖南某大学一名学生向今日女报/凤网记者爆料,称长沙市文物考古研究所发的一份招聘文件中涉嫌性别歧视。

今日女报/凤网记者对此展开调查。

网传长沙市文物考古研究所招聘文件,两个岗位“要男性”

该学生向今日女报/凤网记者展示了该文件。这份图片版的招聘文件,名为《长沙市文物考古研究所关于招聘考古等专业优秀毕业生的函》。在这份招聘文件中,有两个岗位的招聘,清清楚楚写着要求“男性”。

考古是否合法(考古勘探发掘真的)(3)

文件称:“我所系副县级财政全额拨款事业单位,成立于1979年,现有在职职工31人。因事业发展和工作需要,拟面向全国招聘考古等专业优秀毕业生,请贵单位推荐或请学生直接与我所联系,具体招聘计划如下:1、考古勘探发掘岗位:35岁以下,本科及以上学历,考古学专业,如为研究生,则倾向于研究方向为秦汉考古,男性。2、考古勘探发掘岗位:35岁以下,研究生及以上学历,研究方向为隋唐宋元考古或者陶瓷考古,男性。3、出土文献研究岗位:35岁以下,研究生及以上学历,研究方向为出土文献研究或古文字研究方向。4、科技考古岗位:35岁以下,研究生及以上学历,研究方向为科技考古方向。5、文物保护岗位:30岁以下,本科及以上学历,专业为文物保护技术。请有意者先将简历发至我单位联系人或QQ邮箱。”

长沙市文物考古研究所:文件为真,但不是公开的

为证实该网传文件的真伪,今日女报/凤网记者随后以湖南某大学考古学研究生的身份,拨通了文件中所留下的联系人王玲的电话。

王玲在电话中表示,微信群中所流传的《长沙市文物考古研究所关于招聘考古等专业优秀毕业生的函》是真的,但这个并非长沙市文物考古研究所对外发出的正式公函,虽然盖有公章,“但这个文件是私底下发给一些大学的相关老师的”。

考古是否合法(考古勘探发掘真的)(4)

针对招聘文件中两类考古勘探发掘岗位限男性的情况,王玲表示,考古勘探发掘岗位要在野外工作,较为辛苦,确实比较适合男性,并非性别歧视。

王玲还表示,该文件发出去后,她收到了很多简历,“我们这次招聘的是实习生,这一点也会跟应聘者说清楚”。而如果到了正式发文时招聘,会将限男性的条文去掉,“但我们还是会倾向于男性”。

律师:考古勘探发掘不是“女性不宜”

湖南省妇女儿童法律援助中心公益律师万薇告诉记者,《通知》明确要求各类用人单位、人力资源服务机构在拟定招聘计划、发布招聘信息、招用人员过程中,不得限定性别(国家规定的女职工禁忌劳动范围等情况除外)或性别优先。

考古是否合法(考古勘探发掘真的)(5)

国家出台的《女职工禁忌从事的劳动范围》规定,女职工禁忌从事的劳动范围为:

1.矿山井下作业;2.森林业伐木、归楞及流放作业;3.《体力劳动强度分级》标准中第Ⅳ级体力劳动强度的作业;4.建筑业脚手架的组装和拆除作业,以及电力、电信行业的高处架线作业;5.连续负重(指每小时负重次数在六次以上)每次负重超过二十公斤,间断负重每次负重超过二十五公斤的作业。

万薇表示,考古勘探发掘工作,并不在女职工禁忌从事的劳动范围内。

越来越多的女性出现在考古界

今日女报/凤网记者查找公开报道时发现,在考古勘探发掘领域,女性的身影从来没有缺席,而并非像长沙市文物考古研究所工作人员所称“考古勘探发掘岗位要在野外工作,较为辛苦,确实比较适合男性”。

考古是否合法(考古勘探发掘真的)(6)

资料图

陕西秦始皇兵马俑一号坑考古发掘执行领队许卫红,就是一位女性。

考古是否合法(考古勘探发掘真的)(7)

资料图

山西襄汾县陶寺北墓地考古队领队王京燕就是一位女性,且“常年从事田野考古”。

考古是否合法(考古勘探发掘真的)(8)

资料图

入选“2017年度全国十大考古新发现”的山东章丘焦家遗址,其发掘领队和项目负责人王芬也是一位女性

考古是否合法(考古勘探发掘真的)(9)

资料图

将人类首次登上青藏高原的历史推前到4万年前,书写了世界范围内史前人类征服高海拔极端环境的最高、最早记录的尼阿底遗址,其考古发掘领队张晓凌,也是一位女性。

《今日女报》曾专题报道过的湖南史前水稻考古的功臣——湖南省考古研究所副所长顾海滨,也是一位女性。

考古是否合法(考古勘探发掘真的)(10)

一位希望匿名的考古学界人士告诉今日女报/凤网记者,如今,有越来越多的女考古学家活跃在挖掘现场和科研院所,她们正在改变以往考古和历史的研究大多是从男性的视角出发的现状。

“这些女考古学家把女性的视角融入考古研究,更全面地复原真实古代社会。而考古学界也在改变女性工作者在考古研究中的配角地位,如今的考古学也非常强调性别因素在古代文化遗址中地位和影响。”

记者观察

《通知》是大进步,但后续仍需努力

九部委的《通知》一出,明面上的招聘和就业歧视会显著减少。国家重拳出击,网友们在欢呼的同时,依然有不少的疑问。不少网友担心,这样一来,明面上的就业歧视是没有了,但生育成本依然是女性在主要承担的情况并没有改变,会不会用人单位干脆就用别的借口彻底不招女性了呢?对这种隐形的就业歧视,通知中并未见有良好对策。《通知》没有对就业歧视有个定义,难以杜绝用人单位的歧视以隐性的方式出现。就像长沙市文物考古研究所联系人跟今日女报/凤网记者所说的那样,正式发文时,会将限男性的条文去掉,但在实际招聘中,还是会倾向于男性。所以,《通知》的声势“雷声”大,后续的推行“雨点”也要大,九部门还需要用强有力的切实措施,来保障《通知》落到实处。

编辑:小葵

,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文章作者的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其原创性、真实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和原创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文章投诉邮箱:anhduc.ph@yahoo.com

    分享
    投诉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