彭德怀在朝发动的又一场:彭德怀在朝发动的又一场

战前准备,彭德怀因三登库区被炸罕见发火

1951年4月6日,在金化郡的上甘岭,彭德怀主持党委扩大会议,部署第五次战役准备工作。

在会上,彭德怀对将军们说:“同志们,这次会议主要的议事日程是解决下一场战役问题。围绕这一中心,如何加强运输?敌后如何配合作战?”

与此同时,“联合国军”已进至三八线南北地区。从前线到上甘岭的空间越来越小,中朝军队各级指挥机关纷纷后撤。

彭德怀在朝发动的又一场:彭德怀在朝发动的又一场(1)

“彭总,你的指挥所摆在这里,叫我们兵团、军、师指挥所往哪儿摆呢?总不能摆到你后面去吧?”会议结束后,将军们一致要求总部后撤。

彭德怀见状,无法拒绝,尽管他喜欢靠前指挥。

就这样,指挥所的车队从上甘岭出发,越过临津江,到达了空寺洞。彭德怀等人在此落脚后,不免感叹:朝鲜的山洞可真多,怪不得人们称它为“救国洞”!

在寂静的山林中蛰伏了一个白天,晚上,邓华杜平进了山腰上的矿洞,彭德怀洪学智解方等人住在山坡上的几座民房里。

彭德怀在朝发动的又一场:彭德怀在朝发动的又一场(2)

这一夜,彭德怀的作战秘书杨凤安睡得很不踏实。昨天下午,有些同志在山下搬运桌凳时,遭到了敌机的轰炸。他心想着:总部的行踪会不会被敌人察觉了呢?

凌晨4点多钟,杨凤安刚把办公室的人叫起来,就听到了空中传来的马达声。“不好!你们快去叫大家起床!”杨凤安边吼着,边拔腿向彭德怀的住房奔去。

彭德怀被敌机的马达声唤醒,才离开行军床几步。“哒!哒!哒!”第一架敌机开火了!密集的子弹击穿了洗脸盆,打烂了电话机,在行军床上留下了一串触目惊心的弹洞!

杨凤安推着彭德怀冲到门外,第二架敌机呼啸着俯冲下来。此刻,杨凤安不顾一切地使劲将彭德怀按倒在地,用他那一米八三的高大身躯紧压在彭德怀身上。一串子弹打在离他们五六寸的岩石上,碎石飞溅,流弹般击中了正护着彭总头部的杨凤安的手臂。

彭德怀在朝发动的又一场:彭德怀在朝发动的又一场(3)

图 | 杨凤安

敌机从头顶上窜过去了。彭总还未起身就吼道:“快去救洪副司令!”

在朝鲜战场上,在没有制空权的情况下,中国志愿军广大官兵发扬了大无畏的革命英雄主义精神,视死如归,一往无前。但也有一些新兵蛋子,对敌机的轰炸还是有些胆怯的。

为此,彭德怀把司、政机关的全体干部集中到矿洞里训话:

“……防空还是要注意的,但工作是第一位的。战争年代人人都要有牺牲精神!我彭德怀随时准备牺牲!”

彭德怀以身作则,不肯进洞。他就住在了洞口的一间破旧木板房子里,面对着一面墙壁的地图,全神贯注地运筹着即将到来的第五次战役。

彭德怀在朝发动的又一场:彭德怀在朝发动的又一场(4)

俗言说:“兵马未动,粮草先行。”彭德怀最关心的还是粮食弹药供给问题。当前的情势是:三八线以南,几经战火,形成了一块300里无粮区。大军南下,必须自带食粮!这对中朝军队来说,并非易事。

然而正在此时,传来了三登库区被炸的消息。可谓是“雪上加霜”!

三登库区位于平壤以东的铁路附近,是后勤一分部供应作战物资的一个卸车点和转运站。在第五次战役中,担任着供应5个军的重任。

可惜的是,在4月8日的空袭中,三登库区损失了84车皮的作战物资,其中损失炒面、锅饼、高粮米、白面等260余万斤,豆油33万余斤,盐2360斤……

彭德怀接到报告后,大发脾气:“这简直是犯罪!犯罪!”

回顾前四次战役,彭德怀不能忘记:第一次战役,在东线黄草岭担任狙击任务的四十二军断粮4天,四十军有7个营断粮3天;第二战役,原计划以2个军加2个师的兵力,担任西线的迂回任务,后因缺少粮食被迫减少了2个师;第三次战役,后勤跟不上部队,各军师都未能及时得到物资补充;第四次战役,因弹药不足,使炮兵无法给步兵有力的炮火支援,步兵有时不得不用刺刀、石块和敌人拼杀。

彭德怀在朝发动的又一场:彭德怀在朝发动的又一场(5)

现在,三登库区又遭受了巨大损失,这让彭总怎能不忧心如焚呢?

据一位老将军回忆说:

在朝鲜战场上,彭德怀发过无数次的火,但最大的只有两次:一次是在第一次战役中三十八军未完成穿插任务,另一次就是三登被炸。

彭德怀坚持要枪毙失职军官。可当他冷静下来,却发现自己没有这个权力!在朝鲜的后勤分部,一律归东北军区直接领导。于是,他立即电告高岗等人并报军委:

三登敌机轰炸遭受惨痛损失……事实证明未行大量分散和进入掩蔽部是明显的。请立即派得力干部组织检查团彻底追究原因和责任,严格执行纪律,教育全体人员。

在那些天,彭德怀天天关心粮食弹药供应情况。每天早晨吃饭时,他见到洪学智的第一句话,就是:“老洪,粮食弹药准备得怎么样?”

有一天,彭德怀接到一份报告说:“有的部队断粮了。”

彭德怀把洪学智找来,怒气冲天地责问:“怎么搞得?还没打响就饿肚子,怎么了得?”

洪学智听后笑着说:“老总,据我所知,他们还有3到5天的口粮。”

彭德怀在朝发动的又一场:彭德怀在朝发动的又一场(6)

彭德怀半信半疑,立即派作战秘书杨凤安去调查。没多久,杨凤安就查明了真相,原来是有的部队担心接济不上,提前告急了。

第二天早晨,彭德怀用纸包了一个梨子,提前坐在饭桌上等待洪学智。待洪到来后,彭德怀把梨塞到了洪学智的手中:“老洪,我错怪你了,给你赔礼(梨)!”

洪学智一边说“不敢当”,一边笑着啃起了梨。“赔礼”的小插曲过后,彭德怀的脸色又变得严肃起来了,他沉思着,应该在何时发起第五次战役?

最初,彭德怀打算在“3月组织一次较大战役”。后因供给困难,3月2日,他决定“拟于4月初至5月中旬大举出击。”

彭德怀之所以要提前发起反击,主要是担心会出现“仁川登陆”那种被动局面。当时,中国在国外没有间谍。毛主席和彭德怀对敌人的行动判断,很大程度上是靠日本、美国和台湾的新闻报道。

比如说,3月27日马歇尔透露:到今年七月一日前,美国武装部队可扩张到350万;同时宣布要于本周后调遣两个国民警卫师来日本。

彭德怀在朝发动的又一场:彭德怀在朝发动的又一场(7)

图 | 马歇尔

对待这些虚虚实实的消息,中国人历来主张“宁可信其有,不可信其无。”到空寺洞以后,彭德怀曾指示情报处:设法澄清上述消息是否可靠。情报处日夜值班,监听敌台,得到的消息更加令人担忧:美军“已有四个师或六个师到日本!”

不得不说,依靠敌方新闻媒介,作出判断和决策,失误也是情理之中……

事实上,据战后文献证明:

当时,美军并无在我侧后登陆的计划,既没有那么多部队到达日本,也没有什么蒋匪军到了朝鲜。不仅如此,美国政府正打算在恢复战前状态的基础上,通过停战谈判来结束朝鲜战争。4月9日,麦克阿瑟因反对“杜鲁门声明”被免去一切职务,由李奇微接任“联合国军”总司令,范佛里特担任第8集团军军长。

当然,彭德怀不可能知道美国的军事秘密。4月19日,彭德怀下达了作战预令:“22日黄昏开始反攻。”

毛主席说:“这是‘带最后性质的第五次战役’”!

金日成说:“这是‘总攻’”!

第五次战役“第一阶段”未达到预期目的,或许与蒋介石军有关

在彭德怀发动第五次战役之时,在汉城以东的汉江上,美国军人举行了一次热闹非凡的船赛。而在距中部前线不远的地方,英军第27旅也在举行庆祝活动。

下午5点30分,中国志愿军的大炮海啸般怒吼起来,大有山崩地裂、翻江倒海之势!这是入朝以来最猛烈的一次炮击,击中了4个炮兵师和部分军属炮团的大炮。

彭德怀在朝发动的又一场:彭德怀在朝发动的又一场(8)

图 | 彭德怀元帅(左一)在朝鲜前沿阵地

彭德怀巧妙地隐蔽了战役企图,从而达到了战役发起的突然性。据《美国第8军简史》记载:

“到4月22日午夜,仍然不清楚敌人的反攻究竟是总攻势的开始,还是仅仅想阻止第8军侵入铁三角地区的一个协同行动。”

但是,美军还是反应过来了。美军的炮火本来就很强,不管是数量,口径,还是射程和弹药储备,都远远超过了中朝军队。就这样,美军在空军、炮兵的“配合”下,立即“还击”……

“空寺洞彭总指挥所”,人们在电话机上不停地呼喊着,送电报的机要秘书人员穿梭似的进进出出,各种信息纷至沓来。

彭德怀稳坐中军,果断处置各种问题,密切注视着战局的发展。有人说:“韩信点兵——多多益善,彭总用兵——百团大战!”正在进行的此次战役,是彭德怀指挥的第二次百团以上的大战。另一次是在抗日战争中,一举歼灭日伪军4万余人。

彭德怀在朝发动的又一场:彭德怀在朝发动的又一场(9)

图 | 八路军副总司令彭德怀作为百团大战的总指挥,在武乡关家垴战斗前线

然而这一次,彭德怀却不那么得心应手了。他很快就发现了一个不幸的事实:在这“百团”之中,大多数刚入朝的团队尚未适应现代化战争。虽说彭德怀在战前已经采取了补救措施,从老部队抽调了大批干部到新部队中充当顾问,但看来并未发挥多大作用。

在第一批入朝的6个军中,只有39军和40军参加此役。彭德怀将这两军与第二批入朝的宋时轮兵团组成左翼集团,担负打开战役缺口的重任。

宋时轮陶勇指挥的左翼集团发展迅速,完成了在加平方向打开战役缺口的任务,“将联合国军”割裂成东西两块。

但与左翼集团相比,西线的中央、右翼两个集团发展缓慢,严重影响了战役的进程。

此刻,另一边。美军第8集团军指挥部,范佛里特中将也在紧张地注视着战场。这是他新官上任的第8天晚上。4月24日,范佛里特似乎“清醒过来了”:这不是一次有限的“协同行动”,而是一次大规模“总攻”!当天晚上,他命令全线撤退。

范佛里特采取了新战术:

每天下午主动撤退,仅留快速部队断后;到黄昏时,快速部队迅速后撤20至30公里;当中朝部队追击至拂晓停止时,恰在其炮火控制之下。

范佛里特的做法,让美军避免了主力被歼的命运。但是中朝军队依靠迅猛的穿插动作,还是一次又一次地抓住了它的尾巴。

彭德怀在朝发动的又一场:彭德怀在朝发动的又一场(10)

图 | 范佛里特

4月24日这天,杨得志兵团的第63军部队,向奉命掩护美3师和美25师撤退的南朝鲜1师和英29旅发起猛烈攻击,歼灭敌人4千余人。

不得不说,南朝鲜军队,可以用“溃不成军的狂逃”来形容。“联合国军”总司令李奇微说:“我们十分清楚在中国人发动的每次攻势中,某些南朝鲜军队逃跑时,究竟丢弃了多少万美元的武器装备。”在这种状况下,4月26日,李奇微给李承晚写了一封口气严厉的信:

您的首要问题是保证军队能有得力的领导。从您的国防部长起,各级指挥官都存在着领导不力的严重问题……你们已经毫无道理地丢弃了许许多多十分紧缺的重要装备。

话说,向汉城退却的3个美国师不断受到追击。在美军即将撤到汉城时,中国志愿军一支尖刀部队拦住了去路。双方在离汉城不远的道峰山上,展开了3天4夜激战。

此刻,范佛里特计算着,志愿军进攻只带着5天口粮。当第5天到来时,他宣布了一项大胆的决定,在汉江以北背水一战!“联合国军”停止后撤,在汉城及昭阳江以南地区重新组织防御。

背水作战历来是兵家之大忌!对此,范佛里特给予的唯一解释是:“地形有利于防御。”

彭德怀在朝发动的又一场:彭德怀在朝发动的又一场(11)

老练的彭德怀识破了他的阴谋诡计。本来,范佛里特在汉江以北作战,正是彭德怀所期望的。早在他引军北上、诱敌深入时,他的意图之一就是“置汉江于敌背后再行出击为有利”。

然而,此一时彼一时也!这时,中朝军队已粮弹即将告罄,部队疲惫不堪。基于此,彭德怀只派了少量部队,作了两次试探性进攻,随即便鸣金收兵了。

彭德怀原来计划是:

“我春季攻势,决以歼灭北汉江以西美军三个师,英、土三个旅,伪军一、六两个师为目的。”

显然,战果与计划相差太远。据说,早在第一次战役后,美军在蒋介石军的帮助下,加强了对中国志愿军的研究,并通过前三次战役的失败,逐步找到了一套“新战术”。

第五次战役“第二阶段”结束,毛主席给予3个“一些”评价

第五次战役“第一阶段”结束后,根据解方参谋长的命令。各侦察部队频频出击,很快就查明了当面敌情,并陆续上报总部情报处。

彭德怀看了情报后,心情特别激动。他对情报处长崔醒农说:“范佛里特把伪军放在一个方向,真是一个愚蠢的部署。他只知道我的主力在西线,就以为我会从西线进攻,我偏要反其道而行之,打他个措手不及。”

彭德怀叫崔醒农请来邓、洪、韩、解,当即研究决定:集中志愿军的6个军和人民军3个军团,以歼灭东线突入县里地区的南朝鲜军3个师为目标,发起第二阶段作战。

5月12日晚上,杨得志兵团3个军和人民军第1军团,在汉城正面的高阳至加平一线,发起了猛烈攻击,意在掩护宋时轮兵团和陈赓兵团秘密东移。

彭德怀在朝发动的又一场:彭德怀在朝发动的又一场(12)

针对中朝军队向西线不断施压,被蒙在鼓里的范佛里特镇定自若。可是他感到奇怪:东线怎么毫无动静呢?

第4天,一位参谋向范佛里特报告:“今天下午,空军侦察机发现有共军大部队向东线运动。”

“在白天运动?”范佛里特沉思后,说:“显然是在制造假象,这种声东击西的诡计,已经太陈旧了。”

实际上,这是志愿军的无奈之举。陈赓兵团在向进攻出发地开进,由于道路拥挤,速度缓慢,所以才不顾被敌机发现的危险,争取按规定时间赶到目的地。

可以说是“歪打正着”,使得中朝军队在东线的进攻,完全达到了“出其不意,攻其不备”的效果。

待范佛里特察觉异样时,志愿军和人民军已取得了不小的战果。对此,范佛里特的应对之策就是急令西线美军第3师从150公里外的西线火速东援;同时命令远在大田的南朝鲜第8师北调。

按照正常情况,范佛里特调来的这两个师是不能阻挡进攻矛头的。然而,中朝军队,已连续战斗5天5夜,县里地区的作战部队弹尽粮绝,只得在原地等待补充。

彭德怀在朝发动的又一场:彭德怀在朝发动的又一场(13)

5月21日,彭德怀发出结束第五次战役的指示,并电告毛主席新的作战部署。毛主席回电说:“根据目前情况,收兵休整,准备再战,这个处置是正确的。”

第五次战役,是朝中军队为“争取短期”所进行的一次尝试。虽然取得了重大胜利,但在战役第一、二阶段,均为能达到预期目的。毛主席曾经评价说:打得“急了一些”,“大了一些”、“远了一些”。

,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文章作者的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其原创性、真实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和原创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文章投诉邮箱:anhduc.ph@yahoo.com

    分享
    投诉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