绝句和律诗是如何划分的(绝句全是律绝吗)

【本文观点】

唐诗中的“绝句”,有律绝,也有古绝。

【论据与论证】

律绝与古绝的体裁区别

律绝有严格的平仄押韵体裁规则要求,韵句末字只支持平声且在同一韵部。

古绝平仄不拘,押韵要求不严,平韵、仄韵、换韵、借韵、邻韵都可以。

绝句和律诗是如何划分的(绝句全是律绝吗)(1)

科学鉴别诊断格律诗与古体诗的客观量化标准

因为,平仄替、对、粘、律、韵,是格律诗体裁赖以存在的基本规则要求;所以,是科学鉴别诊断格律诗与古体诗的客观量化标准。

马蹄韵两平两仄交替是格律诗四种基本正格的理论依据,启功先生《诗文声律论稿》及平仄竿截句法,是格律诗四种基本平仄正格律句的正解,不是个人主观规定的。

绝句和律诗是如何划分的(绝句全是律绝吗)(2)

启功先生《诗文声律论稿》书法版截图

……(平平仄仄平)平……

……平(平仄仄平平)……

……(仄仄平平仄)仄……

……(平平仄仄平)平……

因为:

四种基本句式中,双数位置平仄交替,简称“”,否则失替!

上下句双数位置平仄相反,简称“”,否则失对!

下联第一句与上联第二句双数位置平仄相同,简称“”,否则失粘!

格律诗四种基本句式中,单数位置平仄变格后,不能出现孤平、三字脚非律调,简称“”,否则出律!

格律诗韵句末字平声且在同一韵部,简称“”,否则出韵!

所以:

平仄替、对、粘、律、韵,五者缺一不可,是格律诗体裁赖以存在的基本规则要求,是科学鉴别诊断格律诗与古体诗的客观量化标准

【论据分析】

论据一

吾爱度中秋

五绝·仄起(首句押韵)

美景醉滩头,

依稀故里愁。

逍遥朋辈伴,

吾爱共中秋。

五绝·仄起(首句押韵)

正格

平仄仄平平(韵句),

平平仄仄平(韵句)。

仄平平仄仄(非韵句),

平仄仄平平(韵句)。

宽格

中仄仄平平(韵句),

平平仄仄平(韵句)。

仄平平仄仄(非韵句),

中仄仄平平(韵句)。

“中”字所在位置平仄可变,其余位置平仄忌变。否则出现孤平或三字脚非律调之一!

仔细观察研究,不难看出,横线正格律句平仄忌变,其余正格律句第一字“前宽”位置,平仄可变在宽格之例单数位置平仄变格后不出现孤平或三字脚非律调,就是宽格律句,否则属于非律调(句)。没有规矩不成方圆,“红灯停,绿灯行”,三岁小儿都耳熟能详,自觉遵守,何况乎“孤平补救”论者呢?出律的“拗救体”、出韵的“仄韵体”、失替的“翻波体”、“偷春体”、“折腰体”,是平仄不拘的古体诗常见现象,张冠李戴为格律诗作伪证,格律诗平仄替对律粘韵基本规则要求几乎全被一对一否定了,格律诗已被畸形怪体糟蹋得面目全非,传统文化艺术瑰宝传承堪忧!

绝句和律诗是如何划分的(绝句全是律绝吗)(3)

三字脚孤平、孤仄、三平尾、三仄尾、五言第三字或七言第五字孤平被两仄所夹,都属于非律调(句)。

孤平定义:七言首三字位置例外,其余位置一平被两仄所夹

孤平定义必须接受实践检验。有比较才有鉴别。真金不怕火炼,事实胜于雄辩,实践验证的才是真知!

这一定义,适合韵句和非韵句,涵盖了王力孤平只有五言韵句“仄平仄仄平”。犯孤平,毫无例外地不能顺利通过正规诗词网站高科技平仄工具检验,在格律诗创作审美实践中每试不爽!

绝句和律诗是如何划分的(绝句全是律绝吗)(4)

万国尚防寇仄仄仄平仄,根据词意,“防寇”,“防”为平声,被两仄所夹,三字脚孤平非律调!

)仄()平仄(正格)

“1拗3救”的“本句自救”:

故(仄)园今(平)若何。

(仄)平(平)仄平。

显然不在王力定义之例,但在启功定义之例,实践检验报告不支持王力定义,而支持启功定义!王力定义概念不周全,事实胜于雄辩,不怕王力定义派和“拗救”论者狡辩!

中仄平仄

仄平

中平平仄仄,

中仄仄平平。

三字脚孤仄非律“救”三字脚孤平非律,出律“救”出律,伤了又伤,雪上加霜;病上加病,病入膏肓;神医难解救,妙手难回春;“本句自救”不能自圆其说,“对句相救”更是荒唐可笑!

【律绝和古绝检测鉴别】

评论区欢迎探讨交流如下问题:

1.五言律韵句末字能仄声押韵吗?

2.律绝五言句句式第五字平仄能变格吗?

3.五言平起首句仄脚押韵

平平仄仄仄,

仄仄平平仄。

仄平平仄平,

仄仄平平仄。

这是五言律绝还是五言古绝?

唐诗中的“绝句”全是律绝吗?

4.王安石的《梅花》是律绝还是古绝?《梅花》·王安石(宋)

墙角数枝梅,凌寒独自开。

遥知不是雪,为有暗香来。

5.孟浩然的《春晓》是律绝还是古绝?

《春晓》·孟浩然(唐)

春眠不觉晓,处处闻啼鸟。

夜来风雨声,花落知多少。

《江雪》·柳宗元(唐)

千山鸟飞绝,万径人踪灭。

孤舟蓑笠翁,独钓寒江雪。

《登鹳雀楼》·王之涣(唐)

《静夜思》·李白(唐)

床前明月光,疑是地上霜。

举头望明月,低头思故乡。

#一分钟懂平仄#​

,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文章作者的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其原创性、真实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和原创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文章投诉邮箱:anhduc.ph@yahoo.com

    分享
    投诉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