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人的名字号是怎么来的(古人的名字号)

古人的名字号是怎么来的(古人的名字号)(1)

古人的名字号是怎么来的(古人的名字号)(2)

在许多古装剧中,我们经常能见到人物一出场便自报家门:在下姓啥名啥,还要补上一个字。

古人的名字号是怎么来的(古人的名字号)(3)

其实,不仅是影视剧,在语文课本中我们也总会在作者介绍一栏里看到,某某诗人名何字何。

古人的名字号是怎么来的(古人的名字号)(4)

虽然今天我们依然注重姓名的寓意,但已没有了古人的字、号等,只是在秉承先辈姓氏的前提下,取一个字或两个字作为名。

古人的名字号是怎么来的(古人的名字号)(5)

但是,对于古人而言,名是名,字是字,号是号,各有独立的意思,不可混为一谈。

那么,古人的姓、字、号之间有怎样的区别和讲究呢?

▽▽▽

古人的名字号是怎么来的(古人的名字号)(6)

“始生三月而加名,故云幼名。”

一个人出生三个月后,长辈会给他起第一个名字,这就是幼名。

古人的名字号是怎么来的(古人的名字号)(7)

名,一般指人的姓名或单指名。幼年时由父母命名,供长辈呼唤。

关于古人取名的原则,《左传·桓公六年》写得明确:“名有五,有信、有义、有象、有假、有类。”

古人的名字号是怎么来的(古人的名字号)(8)

此外,古人还提出了取名需避开的六条禁忌,分别是:不以国,不以官,不以山川,不以隐疾,不以畜牲,不以器币。

如晋国的僖侯名为“司徒”,宋武公名“司空”,就废了司徒、司空这两个官名。

古人的名字号是怎么来的(古人的名字号)(9)

然而从宋朝开始,取名的讲究就更多了,家族辈分、生辰八字、生肖属相等都纳入了考量的范围。

可见,古人的名字中,寄托着长辈的殷殷期望,象征着人的身份、地位。

古人的名字号是怎么来的(古人的名字号)(10)

“年二十有为父之道,朋友等类不可复呼其名,故冠而加字。”

从周代开始,人们在名以外,又另取字。《礼记·檀弓》称:“幼名,冠字。”

古人的名字号是怎么来的(古人的名字号)(11)

字,是男子20岁(成人)举行加冠礼时取字,女子15岁许嫁举行笄(jī)礼时取字,以表示对本人尊重或供朋友称呼。

可见,在过去古人的字男女皆可取,并非男性的独占。

古人的名字号是怎么来的(古人的名字号)(12)

大多数情况下,字的选取与名有一定的联系。

如并列,名和字的意思相同或相通,比如屈平,字原,古语中“广平曰原”,所以两者意思相同。

古人的名字号是怎么来的(古人的名字号)(13)

字的意思和名相近,但不完全一样,可以互为补充。比如陆机,字士衡,机、衡二字都是北斗星宿的名,相辅相成。

字和名两者意思相反。朱熹,字元晦,熹是晨光的意思,表示天亮,而晦则是黑暗的意思,表示天黑。

字与名意思相顺承、互为因果或可以用来解释名,比如赵云,字子龙。

古人的名字号是怎么来的(古人的名字号)(14)

除了名和字之外,古人还有别号。

别号是名和字以外的称号。古时,人们为了尊重别人,一般不直呼其名,也不称其字,而称其别号。

古人的名字号是怎么来的(古人的名字号)(15)

号和名不一定有意义上的联系。号可以有两个字的,也可以有三个以上字的。

例如:陆游,号放翁;陶潜,号五柳先生;苏轼,号东坡居士。字数多的别号有时可以缩为两个字,如苏东坡。

古人的名字号是怎么来的(古人的名字号)(16)

这些别号,多寄托主人的情怀、品格、兴趣爱好和生活经历等,是人生追求的体现。

此外,有人认为称别人的字、号还不够尊敬,于是就以其官职、籍贯来称呼,如杜甫被称为杜工部,称柳宗元为柳河东。

古人的名字号是怎么来的(古人的名字号)(17)

帝王、士大夫等死后还被冠以谥号、庙号,也是别号的一种。如“范文正公”、“曾文正公”、“秦穆公”之类。

古人的名字号是怎么来的(古人的名字号)(18)

何时呼名?何时呼字?

《礼记·士冠礼》中记载:“冠而字之,敬其名也。君父之前称名,他人则称字也。”

也就是说,走入社会之后,大部分同事和朋友,都要称他的字而不是名。

古人的名字号是怎么来的(古人的名字号)(19)

因为古人看来,一个人的名只在君王或长辈面前才能使用,而字是用来在平辈或晚辈间称呼的。

而号可以在文章唱和时作为代称,也可以用来自称。

古人的名字号是怎么来的(古人的名字号)(20)

所谓“名以正体,字以表德,号以寓怀。”

此三者包含着个人的全部品格,是文化意蕴,生活情怀的体现,所以古人在取名、字、号时如此讲究也就不足为奇了。

|观复五行旺|

古人的名字号是怎么来的(古人的名字号)(21)

▼喜欢你就点个

,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文章作者的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其原创性、真实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和原创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文章投诉邮箱:anhduc.ph@yahoo.com

    分享
    投诉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