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思考过什么才是真正的幸福 不再焦虑的现实主义

你思考过什么才是真正的幸福 不再焦虑的现实主义(1)

导读:酸甜苦辣都有的,才是真正的现实;而静水深流的,才是真正的现实主义表达。

文 | 黎河

如果要给2019年的电视剧市场敲定一个关键词,“现实主义”绝对能够提前预定席位。

过去的大半年,愚孝、啃老、高考、重男轻女、兄妹利益、中年失业……现实的复杂样貌得以跃然荧屏,无数的社会议题也进一步催促着每个人都或多或少重新审视我们的“日常生活”,有的直击痛点,有的反观温暖。

我们庆幸,电视剧仍是社会现实的一面镜子。

你思考过什么才是真正的幸福 不再焦虑的现实主义(2)

但我们也遗憾,当下现实题材电视剧在聚焦诸种痛点之外,还能做什么?首先要打破的一个观点是,“现实主义”不等于现实焦虑。看电视的人,虽然有时被迫卷入这场影像的狂欢中,被整个社会裹挟着往前走,软肋被暴露在背后,任何剧中的戳戳点点都会让这种焦虑被无限放大,但温暖的另一面仍然值得被讲述、被歌颂。

近日,由国家广播电视总局举办的“我爱你中国——庆祝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70周年国家广播电视总局优秀电视剧百日展播活动”启动。其中《遇见幸福》作为推荐剧目中首批播出的精品电视剧,为现实主义加上了浓重的温暖色彩,着重反映新时代中国人民追求美好生活的生动实践。

你思考过什么才是真正的幸福 不再焦虑的现实主义(3)

在开播后,《遇见幸福》被高频提到的一个词便是“先苦后甜”。这个故事中,甄开放(蒋欣饰)、欧阳严严(郭京飞饰)、萧晴(刘孜饰)三个发小多年之后在北京重聚,面临突如其来的中年危机,选择彼此相互依靠。

完全不同的三个家庭碰撞在一起,一定有大量鸡飞狗跳的事值得拍吧?

不是。它选择了一种更温暖和正向的主题导向和表达方式,成为“现实痛点”中的逆行者。

开篇,一场尴尬的葬礼。

多年后再见的三位发小已成路人,各自盘算着躲开聚会的理由,但为了照顾三位父亲们的感受,他们凑在一起做“戏”假装和好。但好的故事永远不会停留于此。

你思考过什么才是真正的幸福 不再焦虑的现实主义(4)

在某一集中,三人回到小时候一起上学的学校。

同样的空间和人物在不同的时间里穿梭,最纯粹的友谊,没有勾心斗角也没有任何利益可言。童年与成年的遥相呼应,其实也暗含创作者的一种呼吁,在这个物欲横流的社会,反而是那种最真挚的状态最为动人。经历了那么多,他们也算是明白了,人不仅要有亲情还要有友情,他们又回到了无话不谈的地步,一起喝醉,一起互诉衷肠,一起开玩笑,一起玩烟火。

这么多闪回的叙事真的有必要吗?答案是肯定的,一方面它们承担了叙事上的重要功能,它在告诉我们一个人、一个家庭、一个社会都有历史来路和未来去路,所有的自卑、遗憾和坦诚都在那些泛黄的画面中找到了解释;另一方面,平行蒙太奇的运用,让这些影像成为了一种温暖回归的重要象征,无论是过去还是未来,幸福总在路上,我们也能相遇。

你思考过什么才是真正的幸福 不再焦虑的现实主义(5)

除了三人友情的主线,剧中多元的情感关系都有着近乎一致的发展路径:从有裂缝走向团圆。

在爱情中,离婚后的甄开放不再是一种悲情的形象,而是在自己坚韧和积极的态度下展开了新的生活——这是遇见真爱;在亲情中,面对退学的女儿,萧晴不再强迫女儿学金融,而是千辛万苦找回女儿最爱的吉他,支持她的音乐梦——这是遇见理解。

幸福的维度有几重?这部剧的成功之初便在于它层次丰富,但又点到为止,留有余味。

你思考过什么才是真正的幸福 不再焦虑的现实主义(6)

《遇见幸福》的触角伸向了中年人家庭的方方面面,工作、经济、子女、父母、伴侣、甚至自己都成为了这部剧关注的焦点。它以三个发小的故事展开了群像式的追踪,让观众更全面的了解到中年人的危机同时,也结结实实让我们看到了每个年龄段的美好。

如果问,《遇见幸福》究竟有什么不一样?那么它执行“现实主义”时的温暖底色便是答案。

于社会而言,这部剧从不缺失与社会议题的紧密勾连。但它没有选择放大那些已经足够压迫的焦虑,而是在那些充满暖流的小事间寻求最合适的表达。

我们把记忆拨回不远处,2017年曾有这样一条社会新闻——《为让老人过马路,司机横车挡车流,网友齐点赞》。新闻中,一位车主看到行动缓慢的老太太始终没办法过马路,做出了一个惊人举动,他把车辆横在旁边的车道上,阻止车辆通过的同时,保证了老太太顺利通过马路。

这个故事被改编进《遇见幸福》里,当作为专车司机的甄开放一横车,那种看新闻时的感动又突然涌上心头。

你思考过什么才是真正的幸福 不再焦虑的现实主义(7)

除了这些创作者埋下的小彩蛋,即使在需要花两三集才能讲清楚的社会议题上,我们也能瞥见《遇见幸福》在捕捉美好上的功力。

开专车时,甄开放遇到性骚扰。雪上加霜的是,事情以另一个视角传播开后,她又遭受了网络暴力。按照以往电视剧的套路,这些重重的冲突正是剧情展开的高潮,但《遇见幸福》点到为止,在朋友们的共同努力下,她终于走出被愿望的困境。

这也是这部剧最值得称道的地方,它把更多的篇幅放在了冲突背后的反思里。

事件之后,她主动发微博:“为什么女性面对性骚扰的时候,往往第一选择都是沉默忍耐,而不是挺身而出,争取自己的权益,维护自己的尊严?”父亲也对她说“咱们不惹事,但是也不怕事。咱们得挺直腰板做人,不能向坏人低头”……

你思考过什么才是真正的幸福 不再焦虑的现实主义(8)

看似若有若无的情节,却实现了与观众最直接的对话。

于个人而言,每个人内心世界都非常坚定与丰富,剧中的主人公们大多心怀美好,并成为驱动故事前进的核心动力。

年入百万的欧阳严严在经历了亲人离世、见证了患肝癌同时突然倒下的瞬间,他忽然认识到了生命的重要性,结果一激动,就辞了职。他说,“前半生,我一直在为别人而活;后半生,我想为自己活”;作为购物频道编导的甄开放在面对收入下降,领导要求向客户妥协制作虚假广告时,她依然坚持自己的新闻理想,并通过辞职维护了自己的尊严……

你思考过什么才是真正的幸福 不再焦虑的现实主义(9)

我们在做出正确选择的时候,其实也在与命运握手言和。

在盛产“焦虑议题”的电视剧中,人物的正反往往能一眼看穿,无论是重男轻女、尖酸刻薄的母亲,还是不明事理、一意孤行的父亲,他们的典型可憎人设往往都得长时间维持,以此让观众都有一个负面情绪的出口。有的电视剧在播至高潮时,弹幕中依然有很多人说着“永远不会原谅自己的父母”。

这样真的好吗?

虽然《遇见幸福》中也有各种人遇到的压力,但它把人物之间的关系塑造成一套充满智慧的“太极拳”,比如刘佩琦饰演的父亲也“讨厌”,因为节约,他把加湿器里的纯净水换成自来水导致孩子感冒,因为不懂,他又把女儿三千元的百褶裙烫平了。虽然甄开放气得摔门,但父亲的一顿饭又成功两人破冰。

酸甜苦辣都有的,才是真正的现实;而静水深流的,才是真正的现实主义。

你思考过什么才是真正的幸福 不再焦虑的现实主义(10)

能够看到,国内的现实主义电视剧似乎走到了一个路口,是用更戏剧更矛盾的方式继续“煽动”现实的焦虑,还是在合适的节奏中让观众有更多空间感受现实的美好?我们似乎只有重新理解“现实主义”这个词的真正内涵,才能厘清这个问题的答案。

在剧中,甄开放问司问渠,“一个好消息和一个坏消息,先听哪一个?”和大部分人一样,他“落入俗套”地选择了先坏后好。或许,这个细节却成了该剧在展现“温暖现实主义”时最精准的隐喻。因为文艺作品,尤其是受众面最广的电视剧应该向世界呈现一个更为立体的中国,同时也应该用光明驱散黑暗,用美善战胜丑恶,让人们看到美好和希望。

如果说“现实主义”的第一步是让观众看到社会中斑驳的阴影,那么第二步必然应该让镜头反打到阴影对面的阳光。因为制造焦虑永远不是电视剧的出口,教会人们纾解焦虑的方法,才是正解。

你思考过什么才是真正的幸福 不再焦虑的现实主义(11)

1999年1月1日,《南方周末》发表了史上最著名的一篇著名的新年献词——《总有一种力量让我们泪流满面》,里面说道:“总有一种力量它让我们泪流满面,总有一种力量它让我们抖擞精神,总有一种力量它驱使我们不断寻求‘正义、爱心、良知’。这种力量来自于你,来自于你们中间的每一个人。”

二十年后的今天,当我们看到《遇见幸福》中那些怀揣着希望的小人物站在一起,他们为善良正名、为正义发声、为感情付出,隔着荧屏我们似乎也能感知那种“力量”。当我们再一次审视和反思应该创作什么样的电视剧才对得起这个时代,以及这个时代的观众时,一地鸡毛的互撕争吵显然不是答案。

因为当我们需要有力量驱使我们前行时,一部“温暖现实主义”的电视剧又何尝不是最好的旗帜?

你思考过什么才是真正的幸福 不再焦虑的现实主义(12)

电视剧应该承担怎样的社会功能?

《遇见幸福》用它的“不贩卖焦虑”为“温暖现实主义”添加上了新的差异化的立意注脚,成为当下电视剧创作中的一抹亮色,在为现实题材注入生命力的同时,也反映了大环境下的创作趋势。作为百日展播活动中展现人民追求美好生活实践的优秀剧目,它的温暖立意和正向价值也在进一步滋养着行业创作精品剧作的初心与使命。

,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文章作者的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其原创性、真实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和原创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文章投诉邮箱:anhduc.ph@yahoo.com

    分享
    投诉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