项羽当年为何不愿过乌江(西楚霸王项羽为何选择自刎)

项羽当年为何不愿过乌江(西楚霸王项羽为何选择自刎)(1)

项羽,(公元前232年―公元前202年),名籍,字羽,楚国下相(今江苏宿迁)人,楚国名将项燕之孙,史书记载其力能扛鼎,以勇武闻名,后人有“羽之神勇,千古无二”的评价。

李清照写过一首诗:“生当做人杰,死亦为鬼雄,至今思项羽,不肯过江东”。后人读史时,总是不解于项羽当年为什么非要自刎?并非无路可走啊,过了江重振旗鼓,卷土重来跟刘邦夺天下不行吗?

  1. 项羽认为 “天之亡我,非战之罪”。项羽甚至用“快战”来证明他的失败并不是因为自己不够勇武。项羽乌江自刎前对乌江亭长说的“天之亡我,我何渡为”的“天之亡我”是一个原因。既然上天要我灭亡,我还要东渡乌江干嘛?

  2. 项羽内心觉得羞愧。 唐人胡曾的《乌江》诗曰:“争帝图王势已倾,八千兵散楚歌声。 乌江不是无船渡,耻向东吴再起兵。”

    李清照诗曰:“生当作人杰,死亦为鬼雄。至今思项羽,不肯过江东。” “至今思项羽,不肯过江东。”都说退一步海阔天空,仅一河之遥,却是生死之界,仅一念之间,却是存亡之抉。

    项羽,为了无愧于英雄名节,无愧七尺男儿之身,无愧江东父老所托,以死相报。“不肯”!不是“不能”、不是“不想”、不是“不愿”、不是“不去”。一个“不肯”笔来神韵,强过鬼斧神工,高过天地造化。一种“可杀不可屈辱”、“死不惧而辱不受”的英雄豪气,漫染纸面,力透纸背。

    项羽当年为何不愿过乌江(西楚霸王项羽为何选择自刎)(2)

    真正的霸王,真正的英雄,怎么可能苟且偷生?英雄甚至耻于死在敌人的刀下,所以他们往往会留下最后一点力气,横刀自绝!如《天龙八部》中的乔峰,“我自横刀向天笑”的谭嗣同。

    如以成败论英雄,项羽只为世人增添了一份遗憾;不以成败论英雄,项羽定为世人确立了一座丰碑。你认为呢?

    ,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文章作者的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其原创性、真实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和原创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文章投诉邮箱:anhduc.ph@yahoo.com

    分享
    投诉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