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如坤民间故事大全(闽东廉吏故事直言纳谏)

王如坤民间故事大全(闽东廉吏故事直言纳谏)(1)

王如坤民间故事大全(闽东廉吏故事直言纳谏)(2)

王如坤民间故事大全(闽东廉吏故事直言纳谏)(3)

言纳谏

—薛令之小故事(二)—

王如坤民间故事大全(闽东廉吏故事直言纳谏)(4)

王如坤民间故事大全(闽东廉吏故事直言纳谏)(5)

唐朝设左右谏议大夫,左右补阙,均为谏臣,谏臣可以规谏皇帝、纠正朝政,还有弹劾百官的权力。

李隆基继位之初,从谏如流,薛令之颇得重用,被提拔为左补阙谏官之职。 “一朝得遇圣明君,腰间各佩黄金印。”此时的薛令之非常庆幸自己遇到了明君,可以一展他少年时立下的宏愿。

有一日,唐玄宗召见群臣,命令大家为庭前摆放的屈轶草吟诗一首,似乎有意在朝臣中倡导一种敢于谏诤的氛围。相传屈轶草是一种能指出奸佞的草,又名“指佞草”,其实就是谏官的象征,写这种诗难度很大,类似于“七步诗”的要求。

薛令之饱读诗书、才思敏捷,他以“屈轶草”的特性为诗眼,直抒胸意,表达了谏臣忠诚、正直的品格。这也是薛令之在及第后,作为一名谏官最展抱负时期的写照:

托荫生枫庭,曾惊破胆人。

头昂朝圣主,心正效忠臣。

节义归城下,奸雄遁海滨。

纶言为草芥,臣为国家珍。

王如坤民间故事大全(闽东廉吏故事直言纳谏)(6)

这首诗展现了薛令之忠心耿耿、刚正不阿的品质。诗末的 “纶言为草芥,臣为国家珍”尤为后世所传颂,意为:皇帝的声音被视为草芥,臣子才是国家的珍宝。通过薛令之与唐玄宗关于“屈轶草”的对话,足以体现当时唐玄宗从谏如流,薛令之备受重用及君臣间融洽的氛围。

供稿:福安市纪委监委

转自:滴水清风

免责声明:

文章内容如涉及作品内容(包括但不仅限于视频、音频、图片、文字等)版权和其他问题,请在30日内与本公众号联系,我们将在第一时间删除内容。文章只提供参考并不构成任何投资及应用建议。

,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文章作者的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其原创性、真实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和原创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文章投诉邮箱:anhduc.ph@yahoo.com

    分享
    投诉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