刚需的时代来了(这个词什么时候出来的)

在零几年房地产刚起步时到一几年房地产迅猛高歌之时,大部分民众是没有听到过“刚需”这个词的。

在18年国家提出房住不炒政策之后,慢慢遏制住了房价上涨之后。这时候房价处于顶峰,而炒房团已经被限制了购买资格,又增加了五年限售政策。各大媒体(媒体成为资本家的代言被操控)开始渲染一个新词“刚需”。

这个“刚需”的意思是刚性需求,就说说缺了不可。但实际房地产是“弹性需求”并不是“刚性需求”。

这房住不炒和限购政策下,炒房团没法入手了,新楼盘还如雨后春笋般,由于恶性发展,房地产商银行负债奇高,继续物色新的买家。这时候“刚需”一词就发挥了它的独特作用,任何没房的或者需改善的,甚至外来务工人员,周边县区人口都成了所谓的“刚需”。

之后各大媒体,博主,大v,又开始渲染一个新词“刚需啥时候买房都合适”。为什么会渲染这个新词呢?

因为房地产商继续出货,急需清除负债,以达标国家规定的三条红线,背后还有银行的推手。

“刚需”以及“刚需啥时候买房都合适”可以最大限度的洗脑百姓,进而达到房地产商一家负债平均转化到众多购房者头上,相当于变相降低了银行资产的金融风险度。

“刚需啥时候买房都合适”,这句话如果是真的,那么在04年到15年间房价不是太高之时就会被大肆渲染。然而事实却并非如此。它洽洽出现在限购,限售,房住不炒之后。因为这时候无房者成为了主流购房者。需要通过媒体之口,中介之口来最大限度的调动潜在主体客户的积极性。

“刚需”=“韭菜”,这个等式一定程度上成立。因为炒房团已经离场和正在离场。通过购房平台看二手房,能看到很大一部分是毛坯房在出售,这些出售毛坯房的要么是炒房团,要么是炒房散户。这些人都开始变现手里的房产了,说明什么问题?说明他们认为房价已经不可能再涨了。如果房价还会继续涨,他们会继续囤着手里的房子,甚至会再多购买几套。

“现在房价已经是最低点了”,这也是今年出现的一个新词,去年的时候中介就这么说,今年的时候中介还是这么说。这个中介可不是为了去开发商去库存,他们单纯的是为了自己出单赚佣金而已。

“契税改革,9月份1.5%涨到3%了”,去年中介说的是“契税改革,年底就1.5%涨到3%了”。其实国家契税一直是3%,而个地方都有首套房房优惠政策,大部分是1.5%。

“刚需”从来不存在,或者说商品房从来不是人们的刚需,而人们是开发商和囤房者的刚需。因为他们非常需要这批人来替他们去库存,接盘。

大米,小麦,大白菜,土豆等才是刚需。刚性需求的物品国家是不允许炒的,也不允许价格过高,即是在首都北京买大米,买菜也是很便宜的,跟二三四五线城市的价格几乎是一样的。这也是为什么国家发展几十年,农民至今不能发大财的原因,因为农民地里种的都是刚需,这些东西永远不会涨价(注:一斤小麦的价格和当时货币购买力相当,并不是说92年一毛一斤,现在还是一毛一斤)。

凡是允许炒高价格的,都不是“刚需”物品。比如房子,汽车,空调,电冰箱等。其中空调,电冰箱是因为大多数人都拥有而被误认为是“刚需”物品。缺了它还能活着,那么它就不是刚需物品。

刚需的时代来了(这个词什么时候出来的)(1)

,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文章作者的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其原创性、真实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和原创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文章投诉邮箱:anhduc.ph@yahoo.com

    分享
    投诉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