唯爱不可辜负爱到呼吸困难 以爱为名的糖果很甜

唯爱不可辜负爱到呼吸困难 以爱为名的糖果很甜(1)

以爱为名的糖果很甜,里面的毒药只会麻痹你,却不致命

原创作者|月关非非

前几天高考刚刚结束,表妹就打电话来哭诉她的不甘。

“我喜欢音乐,我不喜欢金融。可爸妈一定要我去学金融。他们喜欢的,凭什么要我也喜欢。”

表妹一直想学音乐,但姑父姑妈却希望表妹学金融,将来可以用这里的人脉为表妹找一份很好的工作。

我都不知道表妹是第几个向我哭诉这种事的了,第四个,还是第五个?

但一定不是最后一个。

她们的“为你好”只会将表妹越推越远。

01

父母成了孩子眼中的独裁者

和朋友在闲谈的时候,说过这么一件事。

她的弟弟只有五岁,因为她弟弟喜欢洗比较凉的水,但家长打的水对弟弟来说都比较烫,并且无视弟弟的抗议。

而做姐姐的会尊重弟弟的选择将水温调凉一些。所以弟弟特别喜欢让姐姐帮他洗澡。

父母不理会孩子的真实想法,只按着自己的想法去走。

日积月累下来,当你的孩子真的遭遇不幸的时候,你会发现,是你杀死了他。

《三傻大闹宝莱坞》中校长的儿子,女主的弟弟就因为校长父亲强迫自己成为工程师,但他一直想做一个文学家,但终其一生,他的作品只有死前所作的一封遗书。

此时的父亲这才醒悟过来,原来他给儿子规划的美好人生,不过是他的一厢情愿罢了。

宿舍同学聚在一起开吐槽大会的时候,谈到高中父母知不知道有没有交男朋友,一个同学吐槽道:“你交没交,她们都觉得你交了,这个问题不在于你没交,而在于她们相信你是有交还是没交。”

“你觉得你父母爱你吗?”

“当然爱。如果不爱,爸妈怎么会花了二十万的钱供我上贵族学校。在这个世界上,没有比老爸老妈更爱我的了。”

“那你恨他们吗?”

“当然恨,因为她们我不知道怎么对待别人的冒犯,不知道怎样拒绝。我想做头,但始终被人领导。”

在父母爱的控制下,孩子学会忍耐,迷失了自我,但这种行为最终只是害人害己。

唯爱不可辜负爱到呼吸困难 以爱为名的糖果很甜(2)

02

为人父母,养好孩子是关键

知乎@沙优亲子@青-小橙的两篇文章中写道:

根据一项持续了70多年的研究显示,父母对孩子施加过多的控制,会造成孩子终生的心理伤害。

那些在童年时被父母侵犯了隐私或者被过度控制了自由的人,无论在哪个年龄阶段,他们的幸福感都比较低。

她们容易出现焦虑、退缩等问题,缺少自主思考的能力,只会听从别人的意见,不懂得如何表达自己的情绪、想法。

这类孩子容易发展为顺从、懦弱、缺乏自信、孤独、压抑、自卑,遇事唯唯诺诺,缺乏独立能力的人。

在人际关系上,这类孩子始终会处于被领导的地位,不是他们没有竞争意识,不会自主思考和独立做事,而是他们已经习惯了被人支配。

这类孩子也容易形成没有安全感、过分顺从以及攻击性强等问题。

同时,也有孩子在父母的高压下,越发的叛逆,没有判断了反抗父母,只要是父母的要求一概否定,不管是不是有利于自己的,最终造成遗憾。

父母永远都不知道,“为你好”勒死了多少孩子,将曾经温柔善良的孩子活活扼死。

像刚刚结束不久的热播美剧《恶行》明明母女相依为命了这么多年,女儿的生命里只有妈妈,但最后依然伙同男友对母亲痛下杀手。

在失去母亲后,女儿获得自由后又痛苦万分,她爱她的母亲,但也恨她。

詹妮弗从小是同学眼中的佼佼者,邻居眼中的乖乖女,全家人的骄傲。

父母希望她出人头地,一直对她要求很高,目标计划早就定下,不允许“失败”,不允许让他们失望,只能成功。

结果,在2011年她雇了三个人,夜间潜入她家,谋杀自己的父母。

母亲当场死亡,父亲所幸逃过一劫。

这种极端的行为较为少见,大多数还是生活在父母的阴影下,无法摆脱。

因为母亲上热搜的朱雨辰至今未婚,疑患恐婚症。

“他的每一段感情我都知道,我都会去干扰。”他的母亲说这句话时有多骄傲,他就有多痛苦。

父母本该是上帝保护孩子,但却成了撒旦,用爱的方式将天使一般的孩子生生逼成了恶魔。

唯爱不可辜负爱到呼吸困难 以爱为名的糖果很甜(3)

03

爱她,就请尊重她,保护她。

她是你们的孩子,拥有你们的血脉,是你们在这世上除父母外最亲的人。

但她不是你们的附庸品,她是独立、完整的人。

纪伯伦的《孩子》中说道:

你们的儿女其实不是你们的儿女,他们是对生命自由的渴望而诞生的孩子。他借助你们来到这个世界,但却非因你而来。因为他们的灵魂属于明天,属于你们做梦也无法到达的明天。

而现在父母要做的是爱她,尊重她,保护她,让她的眼睛可以清澈的看向未来。

(1)爱孩子,就主动去倾听孩子的内心,尊重他的想法。

不去了解她,就永远不知道她是想要怎样的生活,是建筑家,还是历史学家,又或者别的。

林徽因和梁思成是建筑师,他们希望儿子梁从诫能够考到清华大学建筑系,以后也成为一名建筑工程师。

原本以为有两位建筑大家从小的培养,考进建筑系易如反掌。

但却因两分之差与其失之交臂,林徽因为此还亲自去翻出儿子的考卷,她怎么也不敢相信,自己引以为傲的儿子居然没有考进清华大学建筑系。

但结果是让人沉默的,梁从戒才华横溢,区区高考自然奈他不得。真正迫使他下定决心的,是他压抑了多年的梦想。

我不想学建筑,我想要学历史,考历史系。

最终林徽因夫妇尊重了儿子的想法,梁从诫如愿以偿的进入了清华大学历史系。

试想一下,如果林徽因夫妇没有尊重儿子的想法,强硬的要求他考清华大学建筑系。

世界上可能会多出来个才华横溢却死气沉沉的建筑师。但失去了灵魂的建筑师,还能存在多久?

(2)沟通是让孩子感受到你的爱的最好方式。

父母的爱是无私的,是默默奉献的。但如果不能让孩子感同身受。你的无私奉献,可能就会变成一个笑话。

电影《万箭穿心》中,女主在丈夫出轨自杀后,独自挑担抚养儿子和婆婆,但最后养出来只白眼狼,要将她逐出家门。

女主因为挑担很少与儿子沟通,是儿子越发依赖奶奶,甚至是死去的爸爸。

孩子是世界上最温柔的人,他们感受到爱后,往往也会很快的表达出爱给你。

而大多数父母都吝啬回应。他们一心想将世界上最好的东西捧到孩子面前,却忘记了沟通才是让孩子感受到爱的最好的桥梁。

(3)每个孩子的内心都脆弱不堪。我们要做的是保护,而不是践踏。

父母是孩子的第一任老师,绝大多数孩子在这个世界上最相信的人莫过于父母。

父母要保护孩子的自尊心,对于孩子来说,每一句鼓励赞美的话都是自信的源泉;每一句自以为是的激励都是三尺寒冰。

尤其是在外人面前,维护其自尊就变得很重要,如果能赞扬孩子,孩子会拥有荣誉感,做事情也会更有信心。

如果父母在外人面前用自以为是的话语想要激励孩子,那样做自会让孩子不自信,她们会有种错觉,连父母都这样说了,那我肯定就是这样的人了。

胡适先生在《我的母亲》一文中说道:

“我母亲管束我最严,她是慈母兼任严父。但她从来不在别人面前骂我一句,打我一下……无论怎样重罚,总不许我哭出声音来,她教训儿子不是借此出气叫别人听的。”

哪怕是教训自己的孩子也要无外人在场的时候,给了儿子足够的尊重,这样细腻的心思,也难怪胡适先生要称自己的母亲为慈母兼任严父。

04

每个人都是独立的个体,拥有自己的思想和灵魂。

但在父母和社会的束缚下,很难只听从自己的内心,过自己想要的生活。

尽管如此,但深藏在骨子里对“外面”的渴望始终没有消失。

《楚门的世界》里男主人公楚门的人生被一群人玩弄于鼓掌间。

周围的人都是被安排好的;同学是被安排好的;朋友是被安排好的;父母是被安排好的;连应相伴一生的妻子都是被安排好的,甚至连眼泪都是被安排好的。

当楚门得知自己的一切都是被别人安排好的时候,不顾他人的劝阻和挽留,撕破屏障毅然决然的冲出了安全区。

宁愿在外风雨兼程,也不要困死在这一圈之间。

父母爱孩子,孩子也爱父母。

父母爱孩子,恨不得将世界上所有的好东西都给孩子,将世界上所有的道路铺平,不希望孩子此生崎岖坎坷,不希望孩子像她们一样,将来感叹一句:“后悔当年……”。

但雏鸟只有自己飞出父母的鸟窝才能真正学会飞翔,在这个世界上活下去;而孩子也只有自己走出父母所建的乌托邦才能真正成长。

作者简介:月关非非,理想是探索世界,现实是宅在家里。

(本文为月关非非原创投稿)

唯爱不可辜负爱到呼吸困难 以爱为名的糖果很甜(4)

,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文章作者的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其原创性、真实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和原创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文章投诉邮箱:anhduc.ph@yahoo.com

    分享
    投诉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