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在的孔子后人基因(彰显台传统文化成就)

现在的孔子后人基因(彰显台传统文化成就)(1)

大陆近年高规格尊儒,并重新在多地举行祭孔大典。图为2013年9月28日,大陆南京夫子庙举行的祭孔大典。(CFP)

孔子第74代后裔的孔繁锦平日是花莲玉里医院的精神科医师,而他也是两岸益智节目常胜军,曾是《金头脑》年度总冠军以及河北卫视《中华好诗词》擂台主。他说:「千万别以为姓孔就一定聪明、博学,完全不是这么回事。」被封为「全台最聪明的医生」,孔繁锦博学与国学底子,靠的是网路超连结般的学习法。

虽然从小就知道自己是孔子后代,且「繁」字辈的辈分,算起来比目前「大成至圣先师奉祀官」第79代嫡长孙孔垂长高了5辈。但孔繁锦小时候也曾因为背不出《论语》而被老师挖苦。他说:「有没有因为姓孔而有优待?没有!大多只是成为老师同学聊天开玩笑的话题之一。」但孔繁锦确实从小就在家庭教育下,对国学培养出浓厚的学习兴趣。

忧台读诗词人不多

家中有6兄弟,春节时孔家总要自己作对子写春联,排行老么的孔繁锦从小读哥哥们的书,加上不服输的个性──「别人不会的我也要会」,打下他的国学基础。读书时很多人认为国学是死的、腐朽的知识,但孔繁锦认为重点不是背诵,而是活用。

他说:「儒家讲的都是人的问题,人际关系、界限问题。」如《孟子.尽心上》:「亲亲而仁民,仁民而爱物」就点出爱有等差、亲疏,凡事应从身边做起。而这样的体悟,与孔繁锦日后接触的西方心理学理论亦不谋而合。

因参加益智节目而在两岸成为知名人物,孔繁锦却不讳言:「大陆近期一堆国学竞赛节目,政策上导向重新重视传统文化,算是以行动为过去认错。」身为台湾人去参赛,孔繁锦的出发点在于「藉着对比台湾在復兴传统文化的正确成就,彰显大陆过去文革的错误!」

主张终身学习

但他也隐隐地感到焦虑:「台湾选手取得好成绩固然可喜,但真相是台湾读诗词的也就那几个人了!」

孔繁锦以自己的学习经验指出,文、史、地是不分家的,可从地理着手,「因为这是基本舞台」;其次是歷史,「歷史是一出出的戏」,有了以上两者的基本概念,就能建构出大致的文化座标,再开始读文学就容易得多。

平时工作忙碌的他,参加比赛前会大量用线上百科,擅用超连结累积资讯量。他在《金头脑冠军的超强学习法》中分享自己的学习之道,主张终身学习的他强调:「不要觉得什么知识是没用的,永远比别人多知道一点,在任何时候,都有可能派上用场。」

,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文章作者的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其原创性、真实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和原创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文章投诉邮箱:anhduc.ph@yahoo.com

    分享
    投诉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