习惯阅读的孩子大脑脑区更活跃(三种手段打通耳朵)

习惯阅读的孩子大脑脑区更活跃(三种手段打通耳朵)(1)

——

整体、宏观地磨

—————————————

孩子在幼儿时期磨耳朵,可以分为两种方式:一种是整体、宏观地磨;一种是具体的、微观地磨。

习惯阅读的孩子大脑脑区更活跃(三种手段打通耳朵)(2)

下面三种手段帮助孩子打通耳朵,磨出好语感。

1)听儿歌

习惯阅读的孩子大脑脑区更活跃(三种手段打通耳朵)(3)

从儿童的心智发展过程来说,孩子在0~3岁期间对节奏感强的声音特别敏感。听带有明快节奏的儿歌是孩子学习母语的重要方式,学习第二语言也一样。孩子3岁左右时,可以开始给他们听英语歌曲歌谣。好的歌曲歌谣一般符合3R原则,即节奏(rhythm)、韵律(rhyme)、重复(repetition)。符合3R原则的英语儿歌朗朗上口、易学易记,能很快让孩子熟悉英语的发音方式和韵律节奏,迅速地实现输出。

习惯阅读的孩子大脑脑区更活跃(三种手段打通耳朵)(4)

为了给孩子增加“可理解性输入”,最好选择带有视频的儿歌或者带图画的儿歌绘本,这样孩子能一边听,一边通过看视频或图画,理解听到的内容。渐渐地,孩子可以一边听英语歌曲歌谣,一边跟着音乐手舞足蹈地说、唱。通过这种方式,孩子既积累了听说词汇,又培养了英语语感。

习惯阅读的孩子大脑脑区更活跃(三种手段打通耳朵)(5)

习惯阅读的孩子大脑脑区更活跃(三种手段打通耳朵)(6)

听儿歌磨耳朵的过程可以分成三步走:​

习惯阅读的孩子大脑脑区更活跃(三种手段打通耳朵)(7)

第一步,只听儿歌,不看画面,纯听力输入,耳朵,感知英语语音和节奏;

习惯阅读的孩子大脑脑区更活跃(三种手段打通耳朵)(8)

第二步,一边听儿歌,一边看画面,理解听到的内容,实现重要词汇的音义结合;

习惯阅读的孩子大脑脑区更活跃(三种手段打通耳朵)(9)

第三步,熟悉一首儿歌之后,只听儿歌,不看画面,边唱边做动作,输出听到的内容,强化语感。家长还可以在儿歌中即将出现某些关键词或押的词的时间点停下来,让孩子说出单词。

习惯阅读的孩子大脑脑区更活跃(三种手段打通耳朵)(10)

现在我们可以从很多英语网站上下载到适合低龄段孩子的英语歌曲歌谣。除了互联网上的资源外,也可以选择专业图书,比如《英美儿童英语游戏歌谣精选》《丽声唱学自然拼读》《语感启蒙:经典英文儿歌图画书》。这些专业图书收录的英语歌曲歌谣,不仅符合3R原则,而且语言地道纯正。《英美儿童英语游戏歌谣精选》针对孩子的年龄、认知特点和语言发展规律,进行了合理的分级:2~4岁起步级,4-6岁进阶级,6~8岁超越级。最重要的是,它还配有表达关键词意思的精美图画、人物动画照片、小游戏和同步视频(包括演唱版和伴奏版)。家长可以和孩子一起听歌曲歌谣、看视频、做游戏、做表演,让孩子在轻松、快乐的氛围中磨耳朵,自然习得英语。

2)看动画

习惯阅读的孩子大脑脑区更活跃(三种手段打通耳朵)(11)

​接触英语的方式多种多样,但是对英语环境有限的中国孩子来说,看英语动画片无疑是在真实情境中轻松地、充满趣味地接触英语的最好方式之一。

习惯阅读的孩子大脑脑区更活跃(三种手段打通耳朵)(12)

习惯阅读的孩子大脑脑区更活跃(三种手段打通耳朵)(13)

听英语歌曲歌谣磨耳朵半年到一年之后,可以开始让孩子看简单的动画片,听英语磨耳朵,不要选择《猫和老鼠》那种对白很少的动画片,而要挑选对话简短、故事情节不复杂的动画片,这样,孩子往往借助画面就能理接语言的意思。随着孩子年龄的増长,动画片的难度可以加大,内容可以更丰富,有时让孩子借助中文字幕辅助理解也未尝不可。

习惯阅读的孩子大脑脑区更活跃(三种手段打通耳朵)(14)

家长可以和孩子一起观看英语动画片。孩子能通过动画片的画面很自然地理解英语对白的意思,更能真实地感受到英语对白的语音语调。和听过多遍的儿歌一样,对于看过多遍的动画片,家长可以关闭画面让孩子只听不看,孩子的头脑中会进行画面的复现。如果孩子对一部动画片感兴趣,他们愿意反复看上好几遍,不知不觉中,你就会发现他们能说出对白中的一些单词,甚至是整句话了。家长不必给孩子看几遍动画片就要会多少单词和多少句子的压力,这样很容易适得其反。对于不喜欢的动画片,孩子有可能只看一遍甚至一遍都看不完,这些都没关系。尊重孩子的兴趣,让孩子在“悦听悦看”中浸染出自然地道的语感,这才是最重要的。说不定哪天,孩子在生活中的某个情境中就冒出一些标准的英语表达,你都不知道他们是从哪儿学来的。

习惯阅读的孩子大脑脑区更活跃(三种手段打通耳朵)(15)

​当孩子稍大一些,如6~7岁时,应该兼顾“泛听泛看”与“精听精看”,兼顾“习得”(无意识地学)与“学得”(有意识地学)。也就是说,孩子既需要轻松快乐、没有太多任务地看英语动画片,又需要在某些有精彩对白的环节完成一些学习任务。家长可以选择孩子喜欢的动画片中的一些小片段,让孩子多看几遍,重复里面的关健词和句子,当孩子对这些词句非常熟悉以后,可以和孩子进行角色扮演,给动画片配音。这样的亲子学习过程是乐趣无穷的。

习惯阅读的孩子大脑脑区更活跃(三种手段打通耳朵)(16)

​很多我们耳熟能详的经典英语动画片都是孩子结合画面进行听力积累的理想素材,比如《狂野大自然》(The Wild)、《圣诞营救计划》(The Flight Before Christmas)、《木偶奇遇记》(Pinocchio)、《里约大冒险》(Rio)、《美女与野兽》(Beauty and the Beast)、《鲨鱼故事》(Shark Tale)、《穿靴子的猫》(Puss in Boots)、《海底总动员》(Finding Nemo)、《泰山》(Tarzan)、《睡美人》(Sleeping Beauty)、《玩具总动员》(Toy Story)、《狮子王》(Lion King)、《虫虫特攻队》(A Bug’s Life)、《公主与青蛙》(The Princess and the Frog)、《小鹿斑比》(Bambi)等。

3)读绘本

习惯阅读的孩子大脑脑区更活跃(三种手段打通耳朵)(17)

​*不用识词,只磨耳朵、练语感

3-6岁是英语亲子阅读的重要时期。英语亲子阅读以读绘本为主要途径,目的是为了让孩子的耳朵和发声器官适应不同于母语的另一种语言,把耳朵“打通”,让舌头“灵活”,培养兴趣,获取语感,形成规范的语音语调,养成大胆开口讲英语的习惯。这个时候家长不需要指读书中的单词或句子,也不要期望孩子能够完整地读出某个单词或某个句子。超越孩子认知阶段的期待会让孩子失去学习英语的兴趣和热情。

习惯阅读的孩子大脑脑区更活跃(三种手段打通耳朵)(18)

学习语言的第一步是通过“声音”捕捉“意义”。因此,在听故事阶段,孩子不需要认读单词,只需要一边看绘本上的图画,一边听简单的英语音频,借助绘本图画理解英语语言的意思。第二步才是结合音、义来认识词形。孩子要实现从“悦听”到“悦读”的跨越,中间的桥梁是自然拼读。当孩子积累了大量的听说词汇,形成了良好的语感,又学会了自然拼读,就能把看到的按照音形对应规则迅速拼读出来,然后与储备的听说词汇连接,就能很快了解词义,这样孩子就从听说顺利过渡到读写,成为“文化人”。

习惯阅读的孩子大脑脑区更活跃(三种手段打通耳朵)(19)

​*家长的主要角色是陪伴者、引导者和互动伙伴

家长在孩子学龄前的亲子阅读中发挥的最大作用是:陪伴、引导和互动。

陪伴:3~6岁的孩子还没有形成坐下来独自阅读的能力和习惯,家长的陪伴对他们尤为重要。不管是在平日闲暇时还是毎晚睡前,把孩子抱在腿上或在怀里,进行亲子绘本阅读,都是一件无比温馨、惬意的事情,这不仅能增进家长和孩子之间的感情,也能让孩子对书籍产生懵懵懂懂的亲近。这是孩子养成良好阅读习惯的开端。早在孩子3~6岁的时候,对于英语语音语调和韵律节奏在欢快和轻松氛围中的美好体验,以及和家长一起进行的英文绘本亲子阅读,对孩子日后热爱英语阅读和发展阅读能力都产生了潜移默化的重要影响。很多家长在孩子7~8岁的时候发愁,孩子为什么不喜欢英语阅读?原因就是孩子3~6岁时缺少了这类体验。

引导:家长在给孩子讲英文绘本前,需要先“备备课”,了解整个绘本的主要内容,想一想如何在语言上启发孩子。家长给孩子讲绘本的引导作用主要体现在:

习惯阅读的孩子大脑脑区更活跃(三种手段打通耳朵)(20)

​第一,引导音图结合和内容理解。3岁以上的孩子,母语越来越强势,听英语时,孩子时常会问:“什么意思啊?”

其实家长不必担心孩子的理解力,应该有意识地培养孩子根据图画和听到的词句推断故事大意的能力,帮孩子建立简单单词的音和义之间的联系。这个阶段不仅不要强迫孩子识别和记忆单词,更不要逐个翻译单词和句子,以免孩子对中文翻译产生依赖,从而影响英语的整体输入和英语思维的养成。让孩子通过图画感知和理解整体句子比把句子分解为单词更有利于培养孩子的语感和语用能力。孩子的听觉潜力是不可限量的。有规律地听英语有声故事,对孩子进行英语听力积累很有好处。当家长感到孩子确实在理解上有困难,阅读兴趣受到了影响时,可以适当地用中文讲图,不要将英语句子翻译译成中文。

习惯阅读的孩子大脑脑区更活跃(三种手段打通耳朵)(21)

​第二,引导阅读习惯。家长要教孩子正确的拿书姿势,从右到左翻书,爱护书,读一本书要先看封面,通过封面猜测全书的主要内容,帮助孩子形成阅

习惯阅读的孩子大脑脑区更活跃(三种手段打通耳朵)(22)

​读是生活中重要组成部分的观念,养成每天花固定的时间来读书的好习惯。

习惯阅读的孩子大脑脑区更活跃(三种手段打通耳朵)(23)

​第三,引导专注能力。哪怕这份“专注”持续的时间很短,也要潜移默化地让孩子感知到阅读绘本时要专注。

习惯阅读的孩子大脑脑区更活跃(三种手段打通耳朵)(24)

​第四,引导观察与思考,主要是引导孩子观察图片。让孩子通过观察图中有什么,观察角色的动作和表情,思考、猜测后面将发生什么等等,建立听到的声音和图片展示的意义之间的关联。

互动:互动和引导互相渗透。英语水平比较高的家长可以和孩子进行简单的英语问答。当孩子听了几遍英语故事之后,给孩子读某句话,在即将出现关键词的地方停下来,让孩子说出关键词,或者和孩子进行角色扮演,或者互讲故事,这些都是不错的方法。当孩子听了几遍英语故事之后,越来越熟悉英语语音和图片的对应关系,家长用中文的介入就会越来越少,孩子会完全沉浸在英语故事的情境中。孩子的听力储备如同蓄水池,水满则溢,听多了,而然就有了想要表达和交流的欲望。

具体、微观地磨

习惯阅读的孩子大脑脑区更活跃(三种手段打通耳朵)(25)

​这种方式以听辨单词中的单个因素,培养音素意识为主要目的,可以通过让孩子听有针对性的歌曲歌谣以及做有针对性的游戏和活动来进行,我们后面有专门的章节,会具体讲到。

,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文章作者的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其原创性、真实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和原创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文章投诉邮箱:anhduc.ph@yahoo.com

    分享
    投诉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