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跃进好比拔苗助长(大跃进好比拔苗助长)

大家好,我是雅风。

在第22章里,老子讲述了圣人合于道德所带来的天下莫能与之争的良好结果;然后又在第23章里,讲述了合于道德与不合于道德的区别,起到了承上启下的作用,所以在接下来的第24章里,老子又紧接着讲述了不合于道德所带来的不良后果。我们先看一下第24章的原文:

企者不立,跨者不行;自见者不明;自是者不彰;自伐者无功;自矜者不长。其在道也,曰余食赘形。物或恶之,故有道者不处。

这一章相对比较简单,我们简单翻译一下:踮起脚跟想要站得更高,反而站立不稳;跨着大步想要前进得更快,反而不能远行。固执已见得反而不能明辨是非;自以为是的反而得不到彰显;自我夸耀的反而不能显出功勋;自高自大的反而不能做众人之首长。从道的角度看,以上这些急躁和炫耀的行为,只能说是剩饭赘瘤。它们都是令人厌恶的东西,所以有道的人绝不这样做。

大跃进好比拔苗助长(大跃进好比拔苗助长)(1)

本章是紧接第23章的内容,并与第22章形成呼应,着重论述不合于道德会产生哪些不良后果。首先,老子做了两个比喻,企者不立,跨者不行;意思和上一章的飘风不终朝,骤雨不终日一脉相承,分别说明了天地的狂暴和人类的激进都是不能持久的。企的意思就是踮起脚跟,人要站立,是要求得一个稳字,而人的两脚便是支撑点。支撑点面积越大,那么人就站立得越稳。

支撑点面积越小,自然稳定度也就越小,甚至站都站不住了。所以,一旦我们把脚后跟踮起来了,只能用脚尖挨着地,那么支撑我们全身的只能是那脚尖。而用脚尖来站立虽然能够暂时显得高一点,但却是不能持久的,这无异于拔苗助长,适得其反。

同样,跨着大步想要前进得更快,很快就会疲惫不堪,是无法远行的。跨的意思就是跃,我们通常讲的跳跃在古代是两个词,双腿一齐蹦为跳,单腿交替蹦为跃;跳和跃这样的动作都需要很强的爆发力,是靠短时间的肌肉剧烈伸缩来完成的,属于无氧运动的一种,很容易产生酸痛和疲惫感,因此跨着大步前进只能是暂时快一些,是不能远行的。

大跃进好比拔苗助长(大跃进好比拔苗助长)(2)

这里所讲的“企”与“跨”并不是不对,任何动作都没有错,关键在于你的动作能否达到你的目的。目的在于站高立稳,那么“企”就不合乎目的的要求;目的在于行快走远,那么跨就不合乎目的的要求。手段或者方式与目的不合,就是违背大道与大德,也就是违背规律,自然也就达不到目的。这里老子隐含的意思是如果想要长期而稳定的良好结果,靠激进的暂时有效的方式是不可能实现的。

“自见,自是,自伐,自矜”这四句在二十二章中出现过,第22章里是讲遵道而行、克服这些缺点就能成为天下人的典范,带来“天下莫能与之争”的良好结果;老子在这里重复讲就是要强调一点:若不遵道而行,任由这些缺点发展,就会像剩饭和赘瘤一样,最终产生令人厌恶的不良后果。

大跃进好比拔苗助长(大跃进好比拔苗助长)(3)

所以说为人处世不要违背大道的规律,既然是曲则全,枉则直,那么要想能明白是非,就不能自逞己见或者总是固执已见,因为兼听则明,偏听则暗是大家都明白的道理;要想彰显出自己的才华和能力,就不能总自以为是,大家好才是真的好,另一层意思就是说对大家有好处的才能才是真正的才能,否则只能是顾影自怜,孤芳自赏;想要能显出功勋,就不能自己炫耀,居功自傲。

我们之前讲过“夫唯不居,是以不去”有功劳而不居才能更加彰显,就像人情一样,不讨还的时候永远是人情,一旦讨了人情,无论是还与不还,这人情也就都没有了;很多朋友不明白为什么把自伐解释为自我夸耀,我简单解释一下,伐这个字,从人从戈,汉字中从人从戈的有两个字,一个是伐,另一个是戍,都是指人拿着长长的兵器,攻打别人叫伐,防御敌人叫戍。古代在征伐时为了奖励军功,经常是以斩获敌军首级的数量来确定战功,后来首级不好携带,就变成了割下敌军的耳朵,用以证明自己的军功,自伐的意思就是打完仗,把斩获的首级或耳朵拿出来炫耀,因此后来就用自伐代指自我夸耀。

大跃进好比拔苗助长(大跃进好比拔苗助长)(4)

矜在这里不是矜持的意思,是自以为贤能的意思,自高自大,自命不凡,所以说自伐和自矜是近义词,《三国志》中说邓艾攻下蜀国后矜功自伐,后被司马昭派兵绞杀,就是指邓艾居功自傲的意思。因为自骄自满,所以其能力也不会再有所增长,因为自命不凡,所以其为人会招致大家的反感。因此,自高自大的反而不能做众人之首长。

由于自逞己见、自以为是,自夸功劳,自矜自傲,都只能走向自己的反面,结果是得不到自己所要想得到的。因为世界上并不仅仅是我们一个人,而是有着很多的同类的,所以我们的一切行为都是社会化的,都受着社会的监督和检验。大道和大德无争无夺,功在于万物之中。万物感激,所以无条件顺从大道和大德,奉为根本。

大跃进好比拔苗助长(大跃进好比拔苗助长)(5)

但我们人类总想争夺第一,所以难免会自见、自是、自伐、自矜,来表现自己的聪明、才能、功劳、优势。这在大道大德来说,就仿佛是人吃剩的饭菜一样,没有任何价值;又像身上长的赘瘤一样,不仅多余,反而是病。吃人剩饭或者身长赘瘤,不但会让人难受,而且违背大道大德,所以就会受到大道大德的惩罚。

而真正有道有德的人,自然是不会这样做的。这里所说的,就是那些急躁和自夸等不合乎道和德的行为,会被大道和大德所摒弃,会让民众厌恶,也不会得到自己想要的结果。老子之所以反复讲述有道有德和无道无德在结果上的不同,还是再次强调统治者和管理者遵道守德的重要性,希望领导者能够明白这些道理,让自己的行为顺于道,合于德,从而稳定并长久地实现天下大治的目的。

好,第24章我们就分享到这里,这里是雅风国学,如果您喜欢我的视频,敬请关注,评论和转发,谢谢大家。

,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文章作者的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其原创性、真实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和原创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文章投诉邮箱:anhduc.ph@yahoo.com

    分享
    投诉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