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是一个没有任何情趣的人(我总有一种奴性)

在某期热门综艺节目《奇葩大会》中,被清华大学“破格”录取的青年女作家蒋方舟,就坦言自己是“讨好型人格”:

我不会去表达自己真实的情绪,不会去跟对方争吵,非常地害怕起冲突,非常地害怕让别人觉得不高兴。
在做事情前,我会去想别人的反应,自己在做这件事情,是不是在迎合他人的期待。
在和别人相处的过程中,我也是个没有原则和底线的人,可能自己已经非常不愉快,但也不会表达自己的不满,不会展示自己很愤怒的一面。

我是一个没有任何情趣的人(我总有一种奴性)(1)

同样,今年一部改变日本人气漫画的日剧《凪的新生活》,也是引起了大家热烈的反响,一经播出就收获了一大波好评,豆瓣评分高达9.3分。

在剧中,女主人公大岛凪也是一名重度讨好型人格患者,对于所有人,大岛凪都不敢表达不同意见,更不敢拒绝他人的要求,不敢表达自己的真实想法,她一味地迎合着所有人,委曲求全地让自己卑微活在他人的生活之中,是一名彻头彻尾的“讨好者”。

我是一个没有任何情趣的人(我总有一种奴性)(2)

在问答中,看见一个这样的问题:“我总有一种奴性。如果有人对我还我总会受宠若惊,并且唯唯诺诺。内心自卑怎么办?”

乍一看来,这又是个关于讨好型人格的问题。

对于讨好型人格,大家似乎也已经不在陌生,他们害怕惹得对方不高兴、害怕表达真实的自我、害怕受到他人的指责,害怕自己被孤立......别人对自己好一些就诚惶诚恐,永远用一副笑脸唯唯诺诺地迎合着他人。

而在这个提问中,提问者自己非常清楚这些行为是什么原因造成的,而讨好型人格的核心原因,也确实如提问者自己所说:自卑

由于婴幼儿时期不完美的母婴关系,缺少关爱所造成的自卑,才是成为我们成年以后出现各种心理问题的原因。

而这个童年养育问题所造成的问题,本身也不是我们的错,能够使用“奴性、没出息”这样的贬义词汇来评价自己,恰恰反应出提问者有多么严重的“自卑情结”

我是一个没有任何情趣的人(我总有一种奴性)(3)


正视自卑

著名个体心理学家阿德勒在《自卑与超越》一书中指出,人或多或少都有自卑,阿德勒对于自卑所做的定义是:

当问题出现,个体无法进行恰当地调节加以应对,并坚信自己无法解决这个问题时,所出现的情绪就是自卑情结。

自卑是每个人都会有的一种心理,同时自卑也可以使人做事更加谨慎、是社会进步的源动力,自卑不是病,也不用完全否定自卑。

自卑所呈现出来的方式,各有不同:

否定自我:我没有能力.......我没有资格......我不配.........对自己过分贬低。

炫耀逞强:通过不断用种种言行来炫耀自身的力量,其实正是内心自卑的另一种表现。

完美主义:会要求别人或自己必须按照一定的标准规则存在,无法容忍“不完美”的存在。

刻意讨好:不遗余力地讨好他人,希望获得他人的认同。

自卑有很多的表现方式,而这个提问者的自卑基本就表现在否定自我,和刻意讨好上。

我是一个没有任何情趣的人(我总有一种奴性)(4)


改变自我认知

“我总有一种奴性。如果有人对我好我总会受宠若惊。并且唯唯诺诺。”

这类人通常是幼年时期受到父母的过度打压,或是母亲的能量不足,对孩子的抱持度不够造成的,他们往往极度敏感,对自己总是抱有一种“我不配”的自我贬低心理。

对于这类朋友,希望能够通过以下几点改善自己的认知:

  • 要相信每一个人都是平等的,自己有能力也有资格使自己快乐地活着;
  • 正确认识自己,把自己所拥有的、擅长的列出来,并引以为豪;
  • 考虑他人感受之前,先考虑下自己的感受;
  • 尊重自己的内心感受,不勉强、委屈自己的感受;
  • 当遇到自己不愿意做的事情的时候,简单直接地告诉对方你的感受。

我们要知道,很多时候“委屈”不一定能够求来“全”,正确的认识到自己的能量,发挥自己的价值,真实地做自己,才能赢得他人的尊重。

我是一个没有任何情趣的人(我总有一种奴性)(5)


培养自信

改变自我价值不足,提升自信的方法有很多,在李中莹大师的《重塑心灵》中为我们提供了一些具体可行的方式方法:

在了解具体作法之前,我们先要清楚“提升自我价值”的规律:

感觉→尝试→经验→能力→肯定(他人认可)→自信→自爱→自尊

感觉:是指想去尝试某种事情的内心状态,是培养自信的最基本的原动力。

肯定:当我们做了某些事情,培养了一定的能力的时候,需要得到他人(社会)的认可,才能让我们获得自信。

1.言出必行,言出必准

  • 言出必行

说过的话,就要做到,同时每次所说的话都需要经过确认(不是凭空随口乱说)。

在这里,我们需要注意:就算我们自己控制不了的事情,也不推卸责任,因为那是我们做出的选择。

比如:今天塞车了,造成了迟到。

塞车是客观存在的,不由我们控制,但选择哪条路,几点出发,什么交通工具,这都是我们的选择,在出现类似情况的时候,我们要学会不推卸责任。

当我们学会对自己所做的选择(包括说出的话)承担责任的时候,就会让他人对我们产生信任,获得他人的认可。

  • 言出必准

说出自己的真实的感受,你不愿意的事情,为难的事情,直接表达出你自己的想法来,真实地面对自己的情感。

同时,言出必准就是对于不知道,不确定的事情不要随便乱说,不知道就说不知道。

言出必行,言出必准,会让我们成为一个“靠谱”的人,成为他人心目中值得信任的人。


​2.有所不为,有所必为

把有限的精力投注在重要的事情之中,学习提升认知深度、认知效率,(让自己有拿得出手,交口称赞的专长)。

哪些事情是“值得做”的事呢,哪些又是“不值得做”的事呢?

  • 自己受益,他人受益(甚至是社会受益)

我们可以自己试问:会不会对自己造成伤害,对他人造成伤害,对社会造成伤害?

如果在你没有明确的感兴趣的事情,或没有更好的选择的时候,我们就可以去做这件事。

  • 自身的“建设性”

我们所要做的这件事,是否能产生累积的正面效果,是否能够通过“时间的累加”产生滚雪球似的复利,每一次的经验都会对自己的认知有所提升呢?

如果这件事能够产生累积的正面效果,产生“时间复利”,那么这一定是非常值得你花心思去做的事情。


3.量力而行,积跬步而至千里

在提升自我价值的规律中,我们可以看到,自信是由“尝试去做某事,积累经验,获得能力,同时得到他人的认可”这几步来实现的。

就好比说想成为一名具有水彩插画师(绘画美术能力的人),那如果一上来就设定让自己去临摹大师的作品,或者创作一幅艺术品绘画,那恐怕经过几次不成功的尝试之后,就会重新否定自己,质疑自己。

这个时候,我们应该先从“了解构图、渐变法、干湿画法、擦拭法......"最基础的步骤去慢慢了解,循序渐进。

当从最初的重叠的山峦、到简单的荷花,一点点精进,然后就是不放弃,坚持练习,只有这样才能培养出自己的自信。

当完成自己设定的一个又一个小的目标,脚踏实地不放弃,最终才会累积成出一个更加自信的自己。

人,只有量力而行,该放就放,当止则止,才能在轻松快乐的节奏中,收获真正应该属于自己的那份成功。

我是一个没有任何情趣的人(我总有一种奴性)(6)


如果我们的身边有这样自我价值不足的人,帮助他们培养出自信的方法最重要的方法就是:

制造机会,让他们多做事情,并用各种方法帮助他们做好,从而得到更多的肯定。

多做→多做到→因为多做而得到肯定——这就是最为有效的方法。

就像TED《自信如何培养》中说的那样:唯一的方法就是练习。(The only way is practices.)

无论我们经历过什么,唯一的办法就是接受这个“自己”,充分地接受它、爱护它,请相信自己可以释放出拯救自己力量,从小事做起,慢慢有意识地修复自己内心的脆弱,从而培养出更为强大的自我价值。

当我们的内心真正充满了力量,充满了自信的时候,才能更好地爱自己、保护自己,也终将会发现:原来,自己如此优秀,值得一切的美好。

我是一个没有任何情趣的人(我总有一种奴性)(7)

,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文章作者的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其原创性、真实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和原创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文章投诉邮箱:anhduc.ph@yahoo.com

    分享
    投诉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