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深猫奴必知的猫咪知识(猫奴极简史从猫为狸奴)

资深猫奴必知的猫咪知识(猫奴极简史从猫为狸奴)(1)

笔者自家猫咪震楼!

从野猫到家猫

狸其实是猫科动物的统称,一开始不特指猫咪。西周时期的《诗经·大雅·韩奕》中写道:

有熊有罴,有猫有虎。

罴也是熊的一种,当时还没有专职捕鼠或宠玩的家猫,只有能和熊、虎并列的凶猛猫科动物。

《楚辞·山鬼》里也有一句“乘赤豹兮从文狸”,这里的文狸也是有花纹的很像豹子的猫科野生动物。

资深猫奴必知的猫咪知识(猫奴极简史从猫为狸奴)(2)

微博上@-壹染-以豹猫为原型画的文狸

秦朝末年,孔子八世孙孔鲋撰写的《孔丛子》里出现了被驯化的猫,当时还是被称呼为“狸”:

孔子弹琴,见狸方捕鼠。

但当时还比较少,大部分还都是野生的。参照《庄子·逍遥游》:

子独不见狸狌乎?卑身而伏,以候敖者;东西跳梁,不辟高下;中於机辟,死於罔罟。

这里的“狸狌”指的就是野猫。

资深猫奴必知的猫咪知识(猫奴极简史从猫为狸奴)(3)

凶猛又美丽的野猫

到了唐代,因为当时地位较高的房屋都是木质结构,更容易招老鼠,猫的驯养需求就越来越多了。后来很多猫的代称大多也都源于唐朝,比如“狸奴”和“衔蝉”。

“衔蝉”这个称呼来自于琼花公主,明朝有位王志坚写的《表巽录》记载了她养的两只猫:

后唐琼花公主有二猫,一白而口衔花朵,一乌而白尾,主呼为‘衔蝉奴’、‘昆仑妲己’。

纯白的猫,口唇处有一片花朵状的黑色毛毛,像叼着一只蝉,所以起名叫“衔蝉奴”。

资深猫奴必知的猫咪知识(猫奴极简史从猫为狸奴)(4)

黑背小衔蝉

纯黑的猫,长着一条纯白的尾巴,起名叫“昆仑妲己”。唐代讲究用“昆仑奴、新罗婢”,昆仑是今天的东南亚一带,那边贩卖过来的奴隶黝黑健壮,新罗是今天的朝鲜一带,那边的婢女温顺乖巧。妲己这个词,可见当时人已经get到了猫像美人般慵懒娇媚的一面。

资深猫奴必知的猫咪知识(猫奴极简史从猫为狸奴)(5)

黑猫白尾,又叫墨里藏针或者银枪拖铁瓶

“狸奴”这个称呼最早应该出自唐代张沁《妆楼记》

猫,一名女奴。(又有称:猫,名狸奴。)

此时的“狸奴”并不是猫奴的意思,而是特指“野生的狸中被驯化成为奴隶”的那些家猫,像女仆一样的地位。

资深猫奴必知的猫咪知识(猫奴极简史从猫为狸奴)(6)

优雅女仆,在线卖萌

宋代的民间对猫还有一个称呼,叫“天子妃”,这个称呼也是来源于唐朝。罗大经《鹤林玉露》卷十里记载:

唐武后断王后、萧妃之手足,置於酒瓮中,曰:‘使此二婢骨醉。’萧妃临死曰:‘愿武为鼠,吾为猫,生生世世扼其喉。’亦可悲矣!今俗间相传谓猫为天子妃者,盖本此也。

武则天断了王皇后和萧淑妃的手脚,把她们塞进酒坛里,说让她们骨醉。萧淑妃临死前说,希望武则天时候变成老鼠,自己变成猫,生生世世都能咬住她的脖子。

武则天因此特地下了宫中不可养猫的禁令,民间也开始把猫叫做“天子妃”。

资深猫奴必知的猫咪知识(猫奴极简史从猫为狸奴)(7)

超凶的

从捕鼠到爱宠

《礼记·郊特牲》有一篇叫做“迎猫 ”,说迎不是看重猫,而是看重它能捕捉老鼠的能力。

陆游的祖父陆佃在注释这个字的时候说:

鼠害苗,猫捕鼠,故字从苗。

可见最开始的猫和鼠,指的就是野猫和田鼠,人们重视猫,是因为他们可以捕捉老鼠,避免田里的秧苗被祸害。

资深猫奴必知的猫咪知识(猫奴极简史从猫为狸奴)(8)

很小,但是很凶!

宋代“迎猫”有着特殊的规矩,当时称之为“聘”。

想要主人家的喵,就要拿着盐或者鱼当成聘礼,像娶妾一样把它带回来。

陆游这个超级大猫奴就是用盐“娶”了人家的喵子:

盐裹聘狸奴,常看戏座隅。

裹盐迎得小狸奴,尽护山房万卷书。

而如果是想要无主的小猫,则要带着鱼儿送给母猫,同样也是作为聘礼的意思。黄庭坚求的就是野猫:

秋来鼠辈欺猫死,窥瓮翻盆搅夜眠。

闻道狸奴将数子,买鱼穿柳聘衔蝉。

黄庭坚OS:我们家的老鼠太猖獗了!欺负我们家老猫死了!每天晚上盆里瓮里闹腾不休搅和得忍睡不好觉!听说有个猫生了几个宝宝,特地买了鱼去它家“求亲”。

资深猫奴必知的猫咪知识(猫奴极简史从猫为狸奴)(9)

小奶喵

求亲求得最郑重其事的,还是得数文徵明:

珍重从君乞小狸,女郎先已办氍毹。

自缘夜榻思高枕,端要山斋护旧书。

遣聘自将盐裹箬,策勋莫道食无鱼。

花阴满地春堪戏,正是蚕眠二月余。

文徵明哭求:求你把小猫嫁给我吧!小毛毯已经买好了!下聘的盐也准备好了!以后不会少了它小鱼干的!快把小猫嫁给我吧,好趁着春光明媚一起在花间玩耍!

资深猫奴必知的猫咪知识(猫奴极简史从猫为狸奴)(10)

小鱼干?喵!

当时民间养猫其实还是以逮老鼠为主的:

渚宫茅屋住经年,墙壁苦遭群鼠穿。旋乞狸奴名去恶,中宵客枕得安眠。

陋室偏遭黠鼠欺,狸奴虽小策勋奇。

了无鼠辈窥厨冷,顾有狸奴同席温。

但从“聘”这个说法上看,人民群众已经不单纯地把喵子当捕鼠工具猫了!

唐宋时期的“奴”已经不是“奴隶”的意思,而是地位比较低的女子的称呼。比如唐朝有歌女叫“念奴”,白居易《琵琶行》的女主角叫“兴奴”。

此时的喵子被发掘出了更多可爱面。作为可以“聘”的“奴”,显然已经近乎于小妾的地位。

同一个称呼,不同的含义,喵子可爱的一面得到了充分的认可,地位也得到了巨大的提升。

资深猫奴必知的猫咪知识(猫奴极简史从猫为狸奴)(11)

陆游就是这些新兴猫奴中的佼佼者,写过N多首关于喵子的诗,比如:

| 狸奴共茵席,鹿麑随杖屦。

| 狸奴不执鼠,同我爱青毡。

| 陇客询安否,狸奴伴寂寥。

| 勿生孤寂念,道伴大狸奴。

| 童子贪眠呼不省,狸奴恋暖去仍还。

| 榖贱窥篱无狗盗,夜长暖足有狸奴。

| 鹦鹉笼寒晨自诉,狸奴毡暖夜相亲。

| 溪柴火软蛮毡暖,我与狸奴不出门。

陆游抱猫:我一个人一点也孤独,因为有喵子陪伴!不捉老鼠还可以陪睡!晚上有喵子暖脚!冬天外面冷我和喵子一起窝在家里!

这里还只是几十首诗里的一部分,简直是活脱脱的猫奴啊!人生的意义就是每天在家撸猫………

不过在陆游养的猫里,最爱的应该是这只又萌又乖又勤快的小白猫:

似虎能缘木,如驹不伏辕。

但知空鼠穴,无意为鱼餐。

薄荷时时醉,氍毹夜夜温。

前生旧童子,伴我老山村。

陆游OS:从邻村得到的这只叫“雪儿”的猫,一定是世界上最可爱的小天使!长得像老虎一样但是能爬树,像骡马一样勤快但是不贪吃,只要能找到老鼠,连小鱼儿都不多要!只要能不时给它点猫薄荷醉一场,每夜躺在温暖的地毯里就心满意足了。它一定是我前世的书童,今生在这小山村里陪我变老。

资深猫奴必知的猫咪知识(猫奴极简史从猫为狸奴)(12)

也不是所有喵子都是这样贴心的小天使,胡仲弓就有不得不面对懒猫的苦恼:

瓶吕斗粟鼠窃尽,床上狸奴睡不知。

无奈家人犹爱护,买鱼和饭养如儿。

胡仲弓OS:粮食都快被老鼠偷光了!猫还在床上睡着啥也不知道!家里人还给它买鱼做饭,就像养儿子一样!嗨呀好气!

资深猫奴必知的猫咪知识(猫奴极简史从猫为狸奴)(13)

猫大爷:你气你的,我睡我的

气也没用,谁让人家长得好看!毛长体软!软垫好捏!会卖萌!还能暖床!!!

| 闲看猫暖眠毡褥,静听犹寒叫竹篱。

| 狸奴去后绣墩温,且伴我日长闲坐。

| 天气稍寒吾不出,氍毹分坐与狸奴。

资深猫奴必知的猫咪知识(猫奴极简史从猫为狸奴)(14)

从小奴到主子

宋代时,在高门中已经出现了不会捉老鼠,纯为了观赏的喵子。《梦梁录》记载:

猫,都人畜之,捕鼠。 有长毛,白黄色者称曰‘狮猫’,不能捕鼠,以为美观, 多府第贵官诸司人畜之,特见贵爱。

狮猫是波斯猫和本土田园猫的杂交,毛长,白色或黄色为主,当时已经是纯“宠物”的待遇了。

资深猫奴必知的猫咪知识(猫奴极简史从猫为狸奴)(15)

但真正翻身做主人,还是要数明代的宫廷。

明宣宗朱瞻基不仅把国家治理得井井有条,个人文化修养也非常高。他的山水、花鸟画水平都不错,除了斗蛐蛐之外,他日常最喜欢做的就是撸猫和画猫。

朱瞻基一生中画过很多喵子图,如果生活在现代,一定是一个朋友圈晒猫狂魔。

资深猫奴必知的猫咪知识(猫奴极简史从猫为狸奴)(16)

朱瞻基画的喵子图

嘉靖皇帝朱厚熜也是一个大写的猫奴,当时很多官员靠送猫来求封赏。

嘉靖养了只猫叫“霜眉”,是一只白毛微微泛青的狮子猫。霜眉十分黏他,日夜陪伴着嘉靖皇帝,就连睡觉的时候也不离开。

霜眉死了之后,嘉靖给它打了个金棺材,葬在万寿山脚下。因为他迷信道教,要给爱猫做道场,于是就让当值的大臣们都给它写“青词”,也就是是道教斋醮仪式上献给上天的祝文。

一个名叫袁炜的侍讲学士,在自己的文章里写出了“化狮作龙”的句子。嘉靖一看非常欣赏,就封霜眉为“虬龙”,在霜眉的目前立了个碑,上面就写着“虬龙墓”。

很快,袁炜被认命为少宰(吏部侍郎),“升宗伯,加一品,入内阁”,人送外号“青词宰相”。史学家沈德符叹道道:

只半年内事耳。同一禽畜,同一谀词,而遇不遇如此。

资深猫奴必知的猫咪知识(猫奴极简史从猫为狸奴)(17)

嘉靖皇帝还专门设立了“猫儿房”,指派专人伺候猫们。猫终于翻身做了主人!

万历年间著名的太监刘若愚在《酌中志·内府衙门职掌》中记载:

猫儿房,近侍三四人,专饲御前有名分之猫,凡圣心所钟爱者,亦加陞管事职衔。

《万历野获编》中也记载了一些细节:

至于御前,又最重猫儿,其为上所怜爱,其后妃各宫所畜者,加至管事职衔。且其称谓更奇,牝者曰某丫头,牡者曰某小厮,若已骟者则呼曰某老爹,至进而有名封,直谓之某管事,但随内官数内同领赏赐。

“猫儿房”里的猫母的叫丫头,公的叫小厮,已经做过绝育手术的叫老爹。如果有哪只得到了贵人的宠爱,还会给管事的头衔,按照职位高低领取俸禄。

资深猫奴必知的猫咪知识(猫奴极简史从猫为狸奴)(18)

终于升级做主子了!高高在上有木有!

陈悰在《天启宫词》注中有首诗是这样写的:

红罽无尘白昼长,丫头日日侍君王,御厨余沥分沾惯,不羡人间鱼肉香。

罽,ji四声,毯子的意思。丫头指的是母猫。“鱼肉香”也有写做“婆萝香”的,婆萝香大约是指龙脑香。

猫们每天毯子被打扫得干干净净,每天陪伴钧棒,吃的是御膳房的食物,对普通人爱吃的鱼肉不屑一顾。

资深猫奴必知的猫咪知识(猫奴极简史从猫为狸奴)(19)

从主子到猫奴

清朝咸丰年间,有一位叫黄汉的猫奴特地编撰了一本《猫苑》,是第一部为猫而做的专著。

但比起民国时期那些著名的“铲屎官”们在书里直白而坦率的表达,他就显得太过于含蓄了!

丰子恺家的猫经常呆在他的头上或身上,按他自己的说法,“像身体里长出来的一样”。

他曾经说过,如果有客人来了一时无话可聊,或者客人的孩子难以融入,只要一聊猫,马上就能缓解尴尬的气氛,迅速地热络并愉快起来。他家的猫叫“白象”,生了五只小猫,他的画和文章里没少出现它们的身影:

白象真是可爱的猫!不但为了它浑身雪白,伟大如象,又为了它的眼晴一黄一蓝,叫做‘日月眼’。它从太阳光里走来的时候,曈孔细得几乎没有,两眼竟像话剧舞台上所装置的两只光色不同的电灯,见者无不惊奇赞叹。收电灯费的人看见了它,几乎忘记拿钞票;查户口的警察看见了它,也暂时不查了。

资深猫奴必知的猫咪知识(猫奴极简史从猫为狸奴)(20)

丰子恺与猫

季羡林前前后后养了二十多只猫,最多的时候家里有十几只,家人都受不了了,他自己却乐在其中。

在《老猫》这篇文中,季老写道:

我有时候半夜里醒来,神志一清醒,觉得有什么东西重重地压在我身上,一股暖气仿佛透过了两层棉被,扑到我的双腿上。我知道,小猫睡得正香,即使我的双腿由于僵卧时间过久,又酸又痛,但我总是强忍着,决不动一动双腿,免得惊了小猫的清梦。它此时也许正梦着捉住了一只耗子。只要我的腿一动,它这耗子就吃不成了,岂非大煞风景吗?

#如此体贴,我想连男朋友都不一定做得到吧……

我以老年衰躯,匍匐在床下桌下向纵深的暗处去清扫猫屎,钻出来以后,往往喘上半天粗气。我不但毫不气馁,而且大有乐此不疲之慨,心里乐滋滋的。

#一个身心俱已臣服的铲屎官形象跃然纸上……

资深猫奴必知的猫咪知识(猫奴极简史从猫为狸奴)(21)

季羡林与猫

梁实秋家的猫,分别叫“白猫王子”和“黑猫公主”,每天操心他们的饮食:

我负责买鱼,不时的从市场背回十斤八斤重的鱼,储在冰柜里;然后是每日煮鱼,要少吃多餐,要每餐温热合度,有时候一汤一鱼,有时候一汤两鱼,鲜鱼之外加罐头鱼;煮鱼之后要除刺……除了鱼之外还要找地方拔些青草给他吃……

起先是什么鱼都吃,后来有挑有拣,现在则专吃新鲜的沙丁鱼……

他静静的等着我摘刺去骨,一汤一鱼,不冷不热,送到他的嘴边,然后他慢条斯理的进餐。

偶然給了它一个茶叶蛋的蛋黃,他颇为欣赏。夜晚一点钟街上卖茶叶蛋的老人沙哑的一声‘五香茶叶蛋’,他便悚然以惊,竖起耳朵喵喵叫。铁石心肠也只好披衣下楼买来给他宵夜。

资深猫奴必知的猫咪知识(猫奴极简史从猫为狸奴)(22)

梁实秋的白马王子是捡来的流浪猫

冰心家的咪咪特别爱照相,留下的照片里经常有它的存在。

夏衍在参加文联会议之后的聚会里突然想回家,别人问他为什么,他说想回家看猫。

老舍和齐白石也是忠诚的猫奴,然而最夸张的还是钱钟书。

钱钟书和林徽因做邻居时,两家养的猫经常打架。钱钟书怕自己家的猫吃亏,特地找了长竹竿帮忙。

杨绛怕伤了和气,用他自己写的《围城》里的话劝他“打狗要看主人面,打猫要看主妇面”,钱钟书分分钟驳回了自己原有观点,来了一句“理论总是不实践的人制定的”。

资深猫奴必知的猫咪知识(猫奴极简史从猫为狸奴)(23)

好吧好吧,你是猫奴你有理。

【原创不易,欢迎交流,但是请勿转载哦,感谢感谢~】

,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文章作者的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其原创性、真实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和原创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文章投诉邮箱:anhduc.ph@yahoo.com

    分享
    投诉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