博士研究生的思维方法(博士生主动学习)

编者按研究生教育肩负着高层次人才培养和创新创造的重要使命,是国家发展、社会进步的重要基石全国研究生教育会议日前召开,对研究生教育工作作出重要指示,要求各级党委和政府要高度重视研究生教育,推动研究生教育适应党和国家事业发展需要,坚持“四为”方针,瞄准科技前沿和关键领域,深入推进学科专业调整,提升导师队伍水平,完善人才培养体系,加快培养国家急需的高层次人才瞄准科技前沿和关键领域,研究生教育的学科专业将如何调整?加快培养国家急需的高层次人才,研究生培养体系如何完善?提升研究生教育质量,导师队伍水平如何提高?本报今日聚焦新时代研究生教育改革,全方位解析、展示研究生教育调整、优化的方略和图景,接下来我们就来聊聊关于博士研究生的思维方法?以下内容大家不妨参考一二希望能帮到您!

博士研究生的思维方法(博士生主动学习)

博士研究生的思维方法

编者按研究生教育肩负着高层次人才培养和创新创造的重要使命,是国家发展、社会进步的重要基石。全国研究生教育会议日前召开,对研究生教育工作作出重要指示,要求各级党委和政府要高度重视研究生教育,推动研究生教育适应党和国家事业发展需要,坚持“四为”方针,瞄准科技前沿和关键领域,深入推进学科专业调整,提升导师队伍水平,完善人才培养体系,加快培养国家急需的高层次人才。瞄准科技前沿和关键领域,研究生教育的学科专业将如何调整?加快培养国家急需的高层次人才,研究生培养体系如何完善?提升研究生教育质量,导师队伍水平如何提高?本报今日聚焦新时代研究生教育改革,全方位解析、展示研究生教育调整、优化的方略和图景。

作者:王欢(清华大学核能与新能源技术研究院博士生)

对于研究生而言,求学和研究是密不可分、相辅相成的两个部分。5年前,我拿到学科培养方案时,发现需要完成的学分并不多,也就约等于一个稍微忙碌的本科学期。开始上课、考核之后,我发现,只要成功避开个别“天坑”课程,学习压力似乎也不大,晦涩难懂的公式和计算变少了,考试会问到一些你对前沿技术的看法,言之有理即可。我一度庆幸,看来博士生的学习压力并不大,5年时间绰绰有余。

随着科研项目和课题研究的深入,我逐渐感受到,老师和专家们信手拈来的观点,我只是一知半解;面对关键数据和结果,也只能就数论数,认识不到其深层含义。这个时候,我才意识到,研究生求学并不像想象中那么简单,需要自己主动探寻一切的可能途径:细读文献、浏览新闻、抓住每一个和导师及其他学者的交流机会……不断扩充自己对所在领域的认识。对我自己而言,主动学习打开了研究世界的大门。

关于研究生怎样才能成才、如何才算成才,即便经历了5年的学习和思考,我仍然没有得到一个可量化的方法学或结论,成才与否似乎难有一个通用的标准。研究生教育与本科之前的教育形式不同,因此课程分数显然不能作为评判标准;而由于不同学科的特点存在很大差异,论文数量、获奖数量、项目数量当然也不完全客观。也许,通过自己的努力在学习和研究能力上收获了成长,并且为学科发展、经济社会发展作出了一定贡献,就能算是成才了。

《光明日报》( 2020年08月11日13版)

,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文章作者的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其原创性、真实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和原创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文章投诉邮箱:anhduc.ph@yahoo.com

    分享
    投诉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