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海六院东院开展首例计算机导航辅助下人工全膝关节置换术(上海六院东院开展首例计算机导航辅助下人工全膝关节置换术)

专家简介:张先龙,主任医师,教授,医学博士,博士生导师。上海交通大学附属第六人民医院骨科,现任上海创伤骨科临床医学中心常务副主任(兼骨科行政副主任)、关节外科科主任;上海交通大学附属第六人民医院东院创伤骨科临床医学中心副主任、关节外科科主任。

专家简介:刘万军,主任医师,医学博士,硕士研究生导师,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附属第六人民医院/东院关节外科主任医师。

专家简介:欧阳元明,上海六院东院关节外科副主任医师,医学博士,硕士研究生导师。

近日上海市第六人民医院东院关节外科在科主任张先龙教授带领下,使用目前世界上最先进的Brianlab KNEE 3.2系统,为一例类风湿性膝关节患者,开展了我院首例使用计算机导航系统辅助的全膝关节置换手术。

患者徐女士,56岁,确诊类风湿性膝关节炎十余年,一直口服药物治疗,近一年来其左侧膝关节疼痛加重,口服药物也无法缓解,摄片提示左侧膝关节类风湿性膝关节炎,胫股关节间隙明显狭窄。对于徐女士来说,全膝关节置换术是目前最适合她的手术方式了。

全膝关节置换术作为骨关节炎、类风湿关节炎等关节疾病终末期的手术方式,为许多患者解除了病痛,明显改善了患者的生活质量。获得良好的下肢力线一直是关节外科医生在全膝关节置换术中追求的目标。良好的下肢力线可以让假体使用寿命大大延长,降低假体磨损速率。

计算机导航辅助技术顾名思义,就是通过计算机捕捉获得患者精准的参数,指导术者进行更加精准的操作。传统方式通过髓内髓外定位杆的方式,以及术前全长片进行术前计划确定,恢复下肢力线所需要的截骨角度。该方法往往受到患者拍摄的时候肢体旋转角度等因素干扰,往往很难达到完美的下肢力线。计算机导航的诞生,无需进行术前特殊摄片,通过简单的术中注册和定位,就可以通过摄像机捕捉到患者的特征性的标记,确定患者肢体力线,从三维空间上指导术者进行截骨。由于无需髓内定位,特别适合股骨内有内植入物,或者股骨严重畸形的,无法使用髓内定位的患者;对于普通患者来说,有了计算机导航辅助,更加可以获得完美的下肢力线。

针对徐女士的病情,张先龙教授及我院关节外科团队进行仔细评估后,决定使用Brianlab KNEE 3.2这套目前最先进的计算机导航系统,为患者进行计算机导航辅助下左侧全膝关节置换术。据悉,这套计算机导航系统使用无源光学跟踪技术,大大简化手术步骤,节省了时间,在导航辅助下,术者可以获得0.5度以及0.5mm的精准截骨指导。

张先龙教授介绍,该计算机导航辅助技术与其他导航相比,可以在伸屈活动中检查内外侧软组织张力以及平衡情况,明确膝关节不稳定的来源;通过可调节截骨块可以微调截骨量,大大缩短手术操作时间。

最终,徐女士术后获得了完美的下肢力线,膝关节功能获得了极大的改善,膝关节疼痛完全缓解,对手术效果非常满意。膝关节置换被誉为毫米级的精准手术,而计算机辅助导航,更是将这一手术操作的精准度提高了几个等级。相信随着计算机辅助导航更为广泛的应用,将会给更多的关节置换的患者带来更加精准的治疗,以及更加满意的手术疗效。

上海六院东院开展首例计算机导航辅助下人工全膝关节置换术(上海六院东院开展首例计算机导航辅助下人工全膝关节置换术)(1)

六院东院关节外科的建立离不开我们总院的张先龙教授的辛劳付出。从东院开院之初,张先龙教授就对东院的关节外科倾注了大量的心血,在无数个日日夜夜,张先龙教授都坚持每周来东院进行手术和查房,风雨无阻,为了抓紧时间,张先龙教授更是经常在前往东院的路途过程中解决了午饭。正是有着张先龙教授的大力支持,东院关节外科才能从零开始,一点一滴地进步着;我科逐步开展各类关节手术,从初次到翻修,从简单到复杂,各类疑难病例都在张先龙教授以及其团队的带领下得到了最佳的治疗。从2018年张先龙教授团队工作室的建立,到2019年9月9日东院关节外科的正式成立,正是张先龙教授带领着东院人一步一步发展到了今天。我们的科室才刚刚建立,我们还有很长的路要走,在未来工作中,我们也将继续秉承全心全意为患者服务的思想,努力为患者提供最优质的的医疗服务,解决患者的病痛,给患者一个术后能完全忘记自己做曾经做过手术的“自己”的关节。

文/关节外科 毛彦杰

关节外科专家介绍

上海六院东院开展首例计算机导航辅助下人工全膝关节置换术(上海六院东院开展首例计算机导航辅助下人工全膝关节置换术)(2)

张先龙,1964年12月出生,主任医师,教授,医学博士,博士生导师。上海交通大学附属第六人民医院骨科,现任上海创伤骨科临床医学中心常务副主任(兼骨科行政副主任)、关节外科科主任;上海交通大学附属第六人民医院东院创伤骨科临床医学中心副主任、关节外科科主任。

1997年毕业于上海第二医科大学附属第九人民医院临床外科系,获博士学位。1999年赴新加坡国立大学总院;2001年起先后赴美国、英国等地进修关节外科。先后获得:2003年上海市卫生系统第九届“银蛇奖”、2003年上海市卫生系统先进工作者、2016-2018年度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博士研究生导师考核特优、2019年上海交通大学校长奖。先后承担国家重点研发计划1项、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面上项目4项、卫生部公益性行业科研基金1项;在国内外重要期刊发表论文190余篇,其中SCI 论文130余篇;主编国内专著6部,主译3部;获得中国发明专利3项。主持参与国家级省级课题20余项,研究成果先后获:2000年中国高校科技进步二等奖;2010年上海市临床成果奖二等奖;2011年教育部科学技术进步奖推广类二等奖;2012年中华医学科技三等奖;2014年河北省科学技术进步一等奖;2020年上海市自然科学奖一等奖。

现任中华医学会骨科学分会关节外科学组副组长;中国医师协会骨科医师分会委员、关节工作委员会副主委、中国人工关节感染专业委员会(PJI)主任委员;中国研究型医院学会关节外科学专业委员会人工关节表界面材料研究学组(CASIS)组长;上海医学会骨科专科分会关节外科学组组长;亚太人工关节学会(ASIA)中国分会理事;ASIA人工关节感染共识编委会主任委员、SICOT中国部关节外科学会副主任委员;世界华裔骨科学会理事;中国医师协会机器人外科医师分会医用机器人分会常委;中国康复技术转化及发展促进会骨外科学与康复技术转化专业委员会副主任委员; Journal of orthopaedic surgery and research委员。《Arthroplasty》副主编;《JOA中文版》副总编辑;《中华关节外科杂志电子版》副总编辑;《中华解剖与临床杂志》副总编辑;《中华医学杂志英文版》编委;《中华骨科杂志》编委;《中国矫形外科杂志》编委;《国际骨科学杂志》编委;《中国骨与关节杂志》编委;《中华老年骨科与康复电子杂志》编委。

临床专业方向:擅长人工髋关节、膝关节置换和小切口微创髋、膝关节置换,髋关节表面置换及机器人辅助微创人工关节置换。擅长翻修手术,尤其是复杂的髋关节置换,如僵直髋,髋臼骨折术后,高脱位DDH的全髋关节置换术,以及假体周围骨折的翻修手术等,具有较丰富的经验。

科研方向:人工关节假体材料研发

人工关节假体骨溶解

人工关节假体感染(PJI)

上海六院东院开展首例计算机导航辅助下人工全膝关节置换术(上海六院东院开展首例计算机导航辅助下人工全膝关节置换术)(3)

刘万军,主任医师,医学博士,硕士研究生导师,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附属第六人民医院/东院关节外科主任医师。

现担任美国骨创伤骨科学会(OTA)国际会员,亚洲创伤骨科学会(AADO)会员,上海关节外科学组委员,上海市中西医结合学会创伤专业委员会委员,上海市康复医学工程研究会理事,上海市骨关节及运动医学临床康复专业委员会委员,中国研究型医院学会骨科创新与转化专业委员会关节外科学组膝关节专业组委员,上海市浦东新区医学会骨科专业委员会委员,《中华创伤骨科杂志》通讯编委。

先后在新加坡中央医院、法国南特医院和法国圣马洛医院骨科进修学习。2010年7月结束了美国哈佛大学附属麻省总医院(MGH)近两年的留学生活回国,在哈佛大学期间主攻各类关节疾病的诊治以及人工关节置换手术。回国后继续从事人工关节置换手术以及骨关节疾病的基础研究工作,主持上海市关于关节软骨修复的课题。已在各类骨科专业学术刊物上发表论文40余篇(其中SCI收录论文8篇),参编医学专著4部,副主译译著2部。多次应邀参加国际会议。主持省级课题1项,主持并完成市级计划课题4项,获省科学技术进步三等奖3项,市科学技术进步二等3项,医学院科技进步一等奖1项。

临床专业方向:1、髋关节置换、膝关节置换手术(股骨头坏死、严重骨折手术后髋关节炎、严重髋关节发育不良、严重类风湿性髋关节炎、髋关节僵直、严重老年骨质增生性膝关节炎引起的关节痛)。2、髋膝关节翻修术。3、早期股骨头坏死的保髋手术。4、早期膝关节骨性关节炎的保膝手术。5、关节置换术后假体感染及术后骨折。6、各类骨关节疼痛疾病的微创治疗。

上海六院东院开展首例计算机导航辅助下人工全膝关节置换术(上海六院东院开展首例计算机导航辅助下人工全膝关节置换术)(4)

欧阳元明,医学博士,副主任医师,硕士研究生导师,毕业于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从事临床工作20多年,主攻关节外科,年均手术量1000台左右。担任中华医学会手外科分会委员,中华医学会上海分会手外科学会委员兼秘书,上海市运动医学关节微创学组成员,上海市中西医结合学会创伤专业青年委员,上海市科技专家库评审专家,亚太膝关节-关节镜-运动医学协会(APKASS)会员,国际期刊《Frontiers inNeuroscience》编委,美国期刊《orthopedics》主要审稿人。曾在韩国首尔,德国慕尼黑,加拿大及香港进修学习,掌握先进关节置换手术及关节镜技术。主持市部级课题2项,厅局级课题6项,参与多项国家自然基金项目,发表论著30余 篇,其中SCI收录 20余 篇,单篇最高影响因子15.804分,主编医学专著《临床骨科常见病诊治精要》、《实用骨科手术技术与临床应用》《临床骨与关节外科诊治精要》等4部,获国家发明专利二项,参与获省部级奖项4项,厅局级奖项2项。

临床专业方向:1、人工膝关节、髋关节置换及假体感染松动翻修手术(骨关节炎、类风湿、痛风性关节炎、创伤性关节炎、强直性脊柱炎、骨质增生、骨刺、关节磨损、膝关节内、外翻畸形、股骨头坏死、先天性髋关节发育不良)2、保膝,保髋、髋关节镜手术 3、关节镜微创治疗膝关节积液、滑膜炎,软骨损伤,半月板损伤、半月板撕裂4、全肩、全肘关节置换 5、严重肘、膝、髋关节异位骨化关节僵硬松解手术。

,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文章作者的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其原创性、真实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和原创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文章投诉邮箱:anhduc.ph@yahoo.com

    分享
    投诉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