妇女节改名女神节观点(妇女节变身女神节)

一年一度的“妇女节”终于过去了,与此如影随形已多年的大论战也紧随而至:“妇女节”变身“女神节”,究竟是在进步还是倒退?

一方讲,坚决抵制“妇女”二字,谁跟我说“妇女节快乐”我跟谁急!

妇女节改名女神节观点(妇女节变身女神节)(1)

看这几位明星大V们,庆祝的都是“女神节”:

妇女节改名女神节观点(妇女节变身女神节)(2)

妇女节改名女神节观点(妇女节变身女神节)(3)

妇女节改名女神节观点(妇女节变身女神节)(4)

另一方则讲,“妇女”二字才是真正将女性放到了与男性同等的地位,相反,一味追求“年轻貌美性感”,才是站在男权视角对女性的“物化”与不尊重。

呼吁大家过真正的“妇女节”的一方认为,在抵制“妇女”二字的那些人心中,妇女似乎与年龄大、老气、土气、黄脸婆和市井大妈等划上了等号,殊不知,“妇女”乃官方对14岁以上女性的统称。“妇女”本就是个单纯的性别称呼,没有其他诸如年龄、是否已婚已育乃至是否处女等任何区分标准。

3月7日下午,中央电视台播音员海霞接受了记者采访。当被问到对于网络上将“妇女节”称做“女神节”的看法时,海霞说更喜欢“妇女节”,妇女节是奋斗得到的,“女神”是别人赋予的。

妇女节改名女神节观点(妇女节变身女神节)(5)

海霞表示,感谢社会给予的支持,女性要通过自己的努力和实力争取到社会的尊重和地位。

“现在有很多人把这个节叫做‘女神节’,这个可以当做调侃,我还是更喜欢三八妇女节(的称号),因为这是属于所有女性的节日,而女神是别人附加给你的色彩,远不如奋斗得来的女性平等的地位让我更自豪更自信。”海霞说。

妇女节改名女神节观点(妇女节变身女神节)(6)

然而,尽管每年都有那么多的女权文章向大家科普“妇女节”的真正含义以及“妇女”二字的中性地位,尽管“抵制女神节”已成为某种程度上的正确思想,但每年的这个时节,从无利不起早的商家到乐在其中的广大女性同胞,“妇女”二字还是被抵制的很彻底。这究竟是什么原因造成的呢?

平心而论,我个人也不喜欢“妇女”这个称呼。但我的不喜非关年龄,亦不在美丑,仅仅是从字面上感觉,“妇”之一字,已将独立的女性个体变为了男人的附庸。

妇女节改名女神节观点(妇女节变身女神节)(7)

无论官方如何定义“妇女”的范畴,但“妇”乃中国汉字,读音fù,意思是已婚的女子。在甲骨文中,左边是“帚”,右边是“女”,从女持古文形体帚,表示洒扫。而“妇女”后面的“女”遇到“妇”,完全被压制。所以在好多人的直观感觉当中,“妇女”二字基本等同“妇人”,而这种感觉是无法以官方意志为转移的。任凭你怎么解释,都抵不住那最直观的感觉。

更何况,在汉语中,“妇”字往往还出现于下列语境:如妇道人家、不守妇道等,处处透露着男权社会对女性的歧视。

可以说,是“妇”之一字带累了“妇女”这个词,连带着“妇女”也成了不讨喜的词汇,并非单纯是女性对自身社会身份的不认同。小编觉得,这才是“妇女”二字被抵制的主因!

妇女节改名女神节观点(妇女节变身女神节)(8)

而另一个节日的诞生,也跟抵制“妇女”二字有关,那就是3月7日的“女生节”!

女生节在国内最早起源于山东大学,国内第一届女生节于1986年3月7日在山东大学科学会堂举行。此后各大媒体分别就"女生节"这一新生事物做了详尽的跟踪报道,女生节逐渐在象牙塔间蔓延。

每年的"三八"国际劳动妇女节,(已经演变为"女神节" )高校女生不愿称自己为妇女,又不想放弃女性的节日特权,从此以后就有了女生节。大家都把3月7日,也就是3月8日的前一天称为"女生节",因为3月7日和3月8日,就差一“日”!

妇女节改名女神节观点(妇女节变身女神节)(9)

小编认为,“女神节”比“妇女节”更受女性欢迎,还跟商家的宣传有关。

3月8日这一天,各大商家开始变相宣传,已经把三八妇女节变成了“女性消费日”!商家会尽可能地美化这个节日的寓意和名字,这样才显得更加时尚,比如叫“女人节”、“女神节”、“女王节”等等,吸引女性去消费。

“妇女节”就不时尚了吗?由于“妇女”一词经常被污名化,一说到妇女,总是和“农村妇女”、“中年妇女”、“家庭妇女”等词联系到一起,暗示着女性地位低下、年龄大、农村化;而“三八”一词更是走向了贬义的一面。

所以商家在这一天会将妇女节进行美化,完全埋没了妇女节的意义。

妇女节改名女神节观点(妇女节变身女神节)(10)

“妇女节”和“女神节”,你更认同哪一个?欢迎交流你的观点!

,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文章作者的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其原创性、真实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和原创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文章投诉邮箱:anhduc.ph@yahoo.com

    分享
    投诉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