咏叹调钢琴菲伯尔(巴汉交响乐作品)

内容梗概

久远的五指山,太阳透过茂密的树叶,将千丝万缕的阳光洒满森林。树儿摇曳着翠绿的风,鸟儿高唱着回环交叠的生命。少年阿勇与阿秀于林中嬉戏、打闹,跳着欢乐的竹竿舞……。五指山如梭的岁月催长着阿勇与阿秀,比树木还长得快的阿勇变成英俊勇敢的猎人,阿秀出落成一位美丽善良的姑娘。爱的萌动催发了他们心中的情愫,相互倾述、缠绵、愉悦,采来绚丽的山花做冠戴、吹响清脆的“嘀尔嘀嗒”(黎族乐器)表爱情,在古老的大榕树下山盟海誓——永爱一生。

山里邪恶的巫师垂涎阿秀的美丽,妒忌阿勇的英俊,用魔法把阿勇变成一只小鸟,从此将阿勇与阿秀分开。

阿秀失去了阿勇,饱受孤独与思念的纠结,怀着惆怅与期盼在深山中寻觅阿勇的踪迹,她用心灵虔诚地呼唤着阿勇,可山谷却传出微弱的回音……

古老的大榕树对阿秀说:“阿勇的灵魂被巫师的弟子围困在深山里,阿勇的肉身变成了一只鸟,你要战胜那些围困阿勇灵魂的恶魔,解放阿勇的灵魂才能恢复他的人形,如果你不能战胜恶魔,也会像阿勇一样变成一只小鸟,永远也恢复不了人形。”

阿秀义无返顾地闯入深山,勇敢顽强地同巫师、魔鬼斗争、反抗——耗尽最后的力量,终未战胜邪恶幽灵。

面对精疲力竭的阿秀,巫师道:“你只要顺从我,便可永远年轻美丽”。阿秀不从,毅然纵身跳下悬崖,掉进了五指山脚下的万泉河。

此时,万泉河水泛起五彩的浪花,浪花里飞出一只美丽的小鸟,她披着黑黑的秀发,穿着红红的衣裳,把自己打扮成一个出嫁的新娘,拍着翅膀高唱着:“蝶——欧——姆——,蝶——欧——姆——” (海南黎族话“我爱你”)……

急切的呼唤声穿透了森林每一片树叶、搅动了河中每一朵浪花、惊动了天空每一块云朵——雷电风雨骤然而至,阿勇此时也振翅飞向阿秀并高声呼唤着:“蝶——欧——姆——,蝶——欧——姆——”。

天晴了,太阳出来了,巨大的彩虹从五指山跨向南海。阿秀阿勇一起快乐地翱翔在万泉河上、翱翔在五指山上、翱翔在南海的天空,朝着彩虹,朝着太阳,朝着爱,不知疲倦地歌唱着,永远在一起飞翔、飞翔……

你可要加倍爱护小鸟哟——因为它们也可能是人变的。

该故事依据海南黎族民间传说《甘工鸟》、《奥桃堆》创作。

创作经历

40年前,我的远房表哥落户海南当知青。他在信中告诉我海南当地有一种鸟,身着艳丽色彩的羽毛,很像新娘出嫁的打扮,所以当地老百姓把它叫做“新娘鸟”。从此,“新娘鸟”便在我心中植

入了美丽的想象。由于我姨父是广东著名作曲家,尽管是在文革期间,我也有条件能欣赏(甚至参加排练)《胶园晨曲》、《喜送粮》、《黎家代表上北京》等海南歌舞团的歌舞音乐节目。从此不仅十分喜爱海南音乐,而且也很憧憬海南风情。

24年前迄今,我先后4次到海南岛,所待最长时间为8年。去过岛上许多地方,也去过五指山深处,也到处寻找“新娘鸟”。偶尔在一次去上安山的树林里,仿佛看见一次“新娘鸟”的身影。我将这个印象按图索骥在网上找到如下图片,也不知是不是表哥所说的“新娘鸟”。

咏叹调钢琴菲伯尔(巴汉交响乐作品)(1)

新娘鸟

如果是“新娘鸟”的话,也就是词典中解释的赤红山椒鸟。分布于印度沿喜马拉雅山脉至中南半岛、印度尼西亚、菲律宾以及中国大陆的西藏、云南、福建、湖南、广西、广东、海南等地。已被列入濒危保护国家名录与世界保护名录。由于看上去像长发披肩,红妆艳裹,宛如出嫁的新娘(中国民俗中新娘出嫁要打扮成一身红妆),所以很可能因此海南岛五指山当地老百姓把它叫做“新娘鸟”。“新娘鸟”叫声清脆,性格活泼,歇息树枝上短暂且动作优雅,展翅翱翔时,红黑幻影,锦绣斑斓,十分美丽动人。

从1981年就开始酝酿(现今作品中的某些钢琴音型也是那时的构思), 2006年再次上岛, 2007年始正式进入《新娘鸟》创作状态。当时的构思是创作一部独幕生态音乐舞台剧:将剧场座席、乐池与舞台连成一个音乐森林,并借助全息灯光创作世界上第一部养生音乐艺术作品。分别以《序》、《乐》、《恋》、《蛊》、《聚》、《嬗》(带尾声)等六个大乐章组成音乐主体。现在的《钢琴交响童话:新娘鸟》就是在上述创作基础上浓缩的。

乐曲结构

《钢琴交响童话:新娘鸟》以上述“人变鸟”的爱情故事为载体,力图用音乐呈现一个崇高à快乐à孤寂à嬗变à壮丽的人格精神历程。分别由:《序》、《乐》、《恋》、《嬗》(附尾声)四个部分组成。

《序》,是一曲颂歌。赞颂“新娘鸟”宁愿变成鸟也不作任何妥协的至高无上的爱之追求精神。由弦乐、铜管、钢琴等多次重复主题与短小的插部组成。开始由弦乐四重奏深情的慢板呈示主题,交由钢琴复调委婉地复述主题,插入一个短小的弦乐与钢琴离调和声插部,推向主题的高潮再现。

《乐》,像一部舞曲。用海南《五指山歌》、《跳柴歌》等民间音乐元素,在和声、复调等尽可能融合中国民族调式色彩与支声复调色彩,描述欢乐的五指山中阿秀、阿勇在森林中欢乐嬉戏的情景。也使其欢乐的情绪中充满浓郁的海南地方音乐风情。奏鸣曲结构。

《恋》,由前后两个部分组成。前部以钢琴弦乐五重奏描述阿秀失落阿勇后的忧伤情绪,中间插入由双簧管、单簧管的移调对答,并叠加钢琴与竖琴的复调制造场景移动。后部分以钢琴轻缓的独奏,逐渐引出弦乐协奏,在多次重复变化主题行进中将孤独无奈中的期盼情绪推向高潮,使该乐章在开放的和弦中结束。

《嬗》,是一部由主题动机作多种自由变奏发展而强调戏剧性冲突的小快板乐章。第一乐段在固定音形乐队背景由前后两个主要部分与插部组成。前面部分以低音单簧管、巴松的持续音与钢琴的固定音形铺垫成昏暗的背景,由英国管奏出孤独凄厉的主题,然后在弦乐、铜管、钢琴、竖琴等多元旋律交织中来表达阿秀寻找爱人时的极致孤独;插部由主题变奏的钢琴双声部反向进行复调形成情绪转换的过渡;再经由钢琴清淡寂寥的独奏引出后面部分忧伤婉约情绪。

《聚》,对应《序》的结构,也是一部扩充发展的奏鸣曲。

乐队编制

木管组:

1 Piccolo

2 Flutes

2Oboes

2 Bb-clarinets

2 Bassoons

铜管组:

3 Bb- Trumpets

4 F-French horns

3Bb -Trombones

1 Tuba

打击乐器组:

Piano

Harp

Timpani

Other Percussion instruments (最多两个表演者)

弦乐组:

12 Violins I

10 Violins II

8 Violas

6 Violoncellos

4 Double bass

曲式结构

《序》:||: A :| B | A1 ||

《乐》:|| Primers |  A+B+A1  | B+B1 C |A+B+A1 A2 A3|| 

《恋》:|| A B | Insert | D D1 ||┇D2┇||: D3 :| End ||

《嬗》:|| Primers |: A :| Insert|

,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文章作者的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其原创性、真实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和原创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文章投诉邮箱:anhduc.ph@yahoo.com

    分享
    投诉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