贾宝玉有什么优点和缺点(贾宝玉的自我评价)

贾宝玉有什么优点和缺点(贾宝玉的自我评价)(1)

文/归途如虹

现代心理学主张一个人应该对自我有一个正确的认识。这个认识应该是理性的,是全面的,是实事求是的。但是,认识自己其实是一件很难的事情。一个人在进行自我评价的时候,往往很难做到客观真实。自卑的人会妄自菲薄,自负的人会骄傲自大。而贾宝玉在《红楼梦》里对自我的评价就很耐人寻味。

第三回里,贾宝玉正式出场。他见到林黛玉的第一句话就是:“这个妹妹我曾见过的。”这句话很惊人,贾宝玉对林黛玉是一见如故,似曾相识。因此,他会因为林黛玉没有玉而把自己佩戴着的通灵宝玉狠命摔在地上。他还骂道:“什么罕物,连人之高低不择,还说‘通灵’不‘通灵’呢!我也不要这劳什子了!”后来,贾母编了一个林黛玉原本有玉,她母亲贾敏去世的时候,舍不得女儿,就把这块玉带去了,这样“一则全殉葬之礼,二则你姑妈之灵,亦可权作见了女儿之意”这样的谎话。听了贾母的解释,贾宝玉觉得入情入理,也就信了。

贾宝玉为什么要摔玉呢?很简单,他觉得这块通灵宝玉没有识人之明。这是很天真的想法,也说明贾宝玉觉得自己没有资格戴这块玉。他觉得,这块玉应该佩戴在神仙似的女孩儿身上,自己只是一个须眉浊物而已,不配戴这块通灵宝玉。

曹雪芹把贾宝玉的这种想法在第二十回里写得非常明确。贾宝玉觉得女儿身上集中了山川灵秀,天地精华,而男子只是渣滓浊沫而已。所以,贾宝玉因为自己是一个须眉男子而感到非常遗憾。他甚至因此有了一种“自视甚卑”的感觉。

第十九回里,贾宝玉在袭人家里看到了袭人的一个穿红衣的表妹。这个女孩子给贾宝玉留下了很深的印象。他觉得这个女孩子正配穿红的。他希望这个女孩子能够到贾府来。袭人说自己是奴才命也就罢了,难不成自己的亲戚也是奴才命吗?贾宝玉说不是,是希望她以亲戚的身份来贾府,袭人觉得这是高攀了。贾宝玉就不说话了。袭人就说:“怎么不言语了?想是我才冒撞冲犯了你,明儿赌气花几两银子买他们进来就是了。”贾宝玉笑道:“你说的话,怎么叫我答言呢。我不过是赞他好,正配生在这深宅大院里,没的我们这种浊物倒生在这里。”可见,贾宝玉觉得自己根本不应该是一个贵族公子,配不上如此高贵的出身。

一般人,如果拥有贾宝玉这样的出身,一定是很有优越感的。可是,贾宝玉偏偏不。他身上不仅丝毫没有高贵出身带来的优越感,反而觉得这个身份对于自己来说是一种压力,一种束缚,甚至是一种耻辱。

贾宝玉的这种心态在面对乡间的二丫头的时候也是如此。他在给秦可卿送殡的路上,偶然间遇到了一个普通的乡间丫头。他不仅对乡间的农具很感兴趣,也对淳朴的二丫头态度十分亲切谦和。二丫头看到贾宝玉操作乡间农具,就对他说:“你们那里会弄这个,站开了,我纺与你瞧。”贾宝玉丝毫没有生气。可惜的是,贾宝玉没有机会和二丫头多说几句话,二丫头就被叫走了。贾宝玉因此觉得怅然无趣。结果,当贾宝玉在车上“只见迎头二丫头怀里抱着他小兄弟,同着几个小女孩子说笑而来”的时候,他“恨不得下车跟了他去,料是众人不依的,少不得以目相送”。按理说,应该是二丫头羡慕贾宝玉。可是,实际上是贾宝玉羡慕二丫头,他觉得二丫头比自己自由。

第五十八回里,贾宝玉听芳官讲了藕官、菂官和蕊官之间的故事,就觉得很感动,说道:“天既生这样人,又何用我这须眉浊物玷辱世界。”藕官等人在当时是被豪门贵族中人视作玩物的戏子,贾宝玉不仅没有歧视她们,反而觉得藕官等人比自己高明。可见,贾宝玉身上不仅没有等级观念,反而有一种自卑心态。

贾宝玉的这种心态在梦里也是如此。第五回里他做梦来到了太虚幻境。他看到了警幻仙姑以及痴梦仙姑、引愁金女、钟情大士、度恨菩提四位仙女。结果这四位仙女并不欢迎贾宝玉,她们以为会有“绛珠妹子”的生魂前来游玩,结果等来的是贾宝玉。她们觉得贾宝玉是污染清净女儿之境的浊物。

面对如此侮辱,贾宝玉没有觉得气愤,也没有做丝毫的辩解,反而“吓得欲退不能退,果觉自形污秽不堪”。毕竟,贾宝玉本来就觉得男子和女儿不能比。觉得女儿是“水做的骨肉”,男子是“泥做的骨肉”。他见了女子,便觉清爽,见了男子,便觉得浊臭逼人。像冷子兴这样的人就觉得贾宝玉是一个色鬼。贾雨村就说贾宝玉是秉持了“正邪二赋”的“情痴情种”。警幻仙姑甚至说贾宝玉是“天下古今第一淫人”。贾宝玉听到这个评价之后,才慌忙解释。

当然,贾宝玉的“淫”,和贾琏等人的“皮肤滥淫”是不一样的。他是“意淫”,是怜香惜玉,温柔体贴,富有同情心。

第五十六回里,贾宝玉梦到了甄宝玉,还被甄宝玉的丫鬟骂成是“臭小厮”。贾宝玉为此感到很疑惑,他虽然觉得这是一种荼毒,却也没有生气,更没有还嘴。

贾宝玉如果仅仅只是因为自己是一个男子而在女孩子面前感到自卑的话,还可以用他“女尊男卑”的奇特价值观来解释。可是,贾宝玉在秦钟面前也觉得很自卑,这就和贾宝玉的性别观无关了。

第七回里,他第一次见到秦钟,就想到:“天下竟有这等人物!如今看来,我竟成了泥猪赖狗了。可恨我为什么生在这后门公府之家,若也生在这寒门薄宦之家,早得与他交结,也不枉生了一世。我虽如此比他尊贵,可知锦绣纱罗,也不过裹了我这根死木头;美酒羊羔,也不过填了我这粪窟泥沟。‘富贵’二字,不料遭我荼毒了!”贾宝玉在秦钟面前,简直是自惭形秽。

其实秦钟也十分羡慕贾宝玉,他看到贾宝玉想到的是:“果然这宝玉怨不得人溺爱他。可恨我偏生于清寒之家,不能与他耳鬓交接,可知‘贫窭’二字限人,亦世间之大不快事。”贾宝玉和秦钟,一个因为自己出身富贵而感到不快,一个因为自己出身贫寒而感到不快,原因都是被对方吸引。

秦钟是一个“眉清目秀,粉面朱唇,身材俊俏,举止风流”的人,还“羞羞怯怯,有女儿之态”。其实,贾宝玉也是一个秀色夺人,俊美不凡,且有女儿态的人。贾宝玉为什么在秦钟面前如此自卑呢?

我觉得贾宝玉的这种心态比较合理的解释是作者在开头写下的一段话。作者觉得自己“风尘碌碌,一事无成”且“一技无成,半生潦倒”,“愧则有余,悔又无益”。他不仅觉得“当日所有之女子”的“行止见识”都高于自己,也觉得自己“背父兄教育之恩,负师友规训之德”。可见,曹雪芹写《红楼梦》的目的之一是自我忏悔。

对此,鲁迅先生有精彩的评价。他在《中国小说史略》里写到,“但据本书自说,则仅乃如实抒写,绝无讥弹,独于自身,深所忏悔”。

作者忏悔什么呢?我觉得作者不是忏悔自己没有走仕途经济道路,因为实在是看不出来作者对封建官场有什么好感。我觉得作者忏悔的是自己缺少忧患意识,没有及时发现家族面临的危机,没有及时承担家族责任,对于家族事务不够上心。

《红楼梦》里的贾宝玉,的确如此。林黛玉告诉贾宝玉贾府若不省俭,会有后手不接的经济危机的时候,贾宝玉居然对林黛玉说:“凭他怎么后手不接,也短不了咱们两个人的。”这种心态也的确有些自私,有些不负责任,有些得过且过,有些没有远见了。

总而言之,贾宝玉是一个对自我评价不高,甚至有些自卑的一个人。他的这种心态也是他无所作为的原因之一。

,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文章作者的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其原创性、真实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和原创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文章投诉邮箱:anhduc.ph@yahoo.com

    分享
    投诉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