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邦为什么杀白马而不是黑马(刘邦蒙难记真龙)

刘邦一生经过大小战役无数,很多次都是死里逃生,似乎是上天的眷顾,他总是能够化险为夷,但是有两次箭伤他没有躲过,“真龙”也有受伤的厄运,这两次最为严重,都是紧急关头,而且是决战时刻。

刘邦不能有半点闪失,一次是与项羽在广武涧隔空喊话,一次是平定异姓王叛乱,第一次的箭伤是刘邦短寿的根本原因,第二次则直接决定了他的寿命。

刘邦为什么杀白马而不是黑马(刘邦蒙难记真龙)(1)

广武涧隔空喊话,暗箭射中胸膛

汉四年,刘邦与项羽在成皋至荥阳的西线战场,互有胜负,相持日久,士兵疲惫,百姓疲劳,项羽的军队属于外线作战,苦于粮草的转运,以及后方汉军的不断袭扰,造成项羽的大后方经常被突袭,继续战斗下去,是非常不利的。

刘邦尽管处于守势,其粮道也存在隐患,在交通运输极为困难的汉代,短距离的运输都不容易,何况是经过蜀道,即使是就近运输关中的粮草,也是不容易的,首先得有服劳役的青壮年,经过三年苦战,刘邦至少损失70万以上的兵力,他上哪里找大量的青壮年为其运输粮草。

刘邦为什么杀白马而不是黑马(刘邦蒙难记真龙)(2)

因此双方都打不下去了,至少都想休战,哪怕是几个月的休战都好,所以楚汉双方决定在广武”谈话“,名义上是谈话,实际上还是唇枪舌剑,都在扩大自己的影响力。

刘邦在广武涧,历数项羽的种种罪恶,居然有十种之多,什么残暴不仁,什么背信弃义,什么虐待俘虏,什么谋杀义帝,最后还骂项羽,掘毁始皇坟墓,私盗其中财物。

总之把项羽气得恼羞成怒,冷不丁来个”暗箭“还真是被射中了,一个是唇枪舌剑,一个是真刀真枪,唇枪舌剑让项羽大失民心和军心,失去了决战的底气和根本,真刀真枪让刘邦胸口流血,失去了马上动武身体条件,总之此后双方的战斗开始消停了一段时间。

刘邦为什么杀白马而不是黑马(刘邦蒙难记真龙)(3)

这次隔空喊话,刘邦冒着生命危险,从头到尾,项羽就是想通过暗箭解决问题,因为就弓箭的射程和射箭的力量来说,楚军绝对处于优势,霸王的力量汉军无人能及,所以这是项羽唯一的一次机会。

可惜没有致命,但也是重创了刘邦,本来刘邦伤的是胸,他为了稳定军心,居然当众撒谎,说只是射中脚趾头,远处的士兵不知具体情况,信以为真,项羽居然也相信了刘邦的谎言,但是刘邦为了稳定军心,必须大病小作,第二天他就装模做样的去看望伤员,其实他才是最大的伤员,差一点这条真龙就起不来了。

刘邦为什么杀白马而不是黑马(刘邦蒙难记真龙)(4)

征讨异姓王黥布,流矢乱箭又伤身

汉十二年,异姓王黥布因为担心刘邦对己不利,于是率兵造反,虽然叛乱很快平息,但是刘邦被敌人的乱箭击中,这次比较严重,又因为旧病复发,很快就一病不起。

据《史记》记载医曰:“病可治。”于是高祖嫚骂之曰:“吾以布衣提三尺剑取天下,此非天命乎?命乃在天,虽扁鹊何益!”遂不使治病,赐金五十斤罢之。

医生可能是安慰刘邦,说病情不碍事,其实刘邦心里清楚,这次是无药可救了。乱世英雄就此殒命,寿不过60岁,实在可惜,假如长寿,何至于出现吕后专权的局面。

刘邦蒙难记之小结

刘邦为什么杀白马而不是黑马(刘邦蒙难记真龙)(5)

刘邦一生经过大小战役无数,很多次都是死里逃生,似乎是上天的眷顾,他总是能够化险为夷,但是这两次他没有躲过,“真龙”也有受伤的厄运,可以说这两次最为严重,都是紧急关头,而且是决战时刻。

然而两次中箭,因为刘邦处理比较得当,都没有出现大乱子,可以说每受一次箭伤,他的统治就更加巩固,第一次受箭伤,确定了楚汉相争的最终胜利,第二次受箭伤,确定了剪除异姓王的最终胜利,从此他建立的汉朝已经初具规模,基础日益牢固,有汉400年江山就此发轫。

,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文章作者的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其原创性、真实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和原创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文章投诉邮箱:anhduc.ph@yahoo.com

    分享
    投诉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