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个儿童教育心理学助你读懂孩子(孩子成长过程中)

"身体意象"简单来说是指一个人对自身身体和形象的自我认知和评价,它从孩子的幼儿期就开始发展,是每个人自我发展的最初阶段,也是个人自我意识的一部分。孩子之所以重视自己的外形和打扮,根本原因在于希望能够获得他人的认可和好的评价。

家长在孩子的身体意象教育中扮演着重要的角色,直接影响着孩子对待自我身体形象的态度。那么,对孩子的身体意象教育需要注意哪些点呢?

家长对外表的态度

这些话你是不是经常当着孩子的面说:

“我又吃胖了好几斤”

“我是不是老得很快”

“那个小妹妹有一双大眼睛双眼皮,真是羡慕”

10个儿童教育心理学助你读懂孩子(孩子成长过程中)(1)

国外研究发现,那些经常对“嫌弃”自己身材的妈妈,他们的女儿更容易出现身体形象问题。例如一位妈妈经常一边称体重一边大呼小叫:“我又吃胖了好几斤”,会让孩子小小年纪对体型过于看重;还有一些母亲过于注重外表,在家时当着孩子的面,花大量时间照镜子和打扮自己,这种行为也会潜移默化影响孩子的价值观。

正确对待食物

这些对话是否经常在你的餐桌上出现:

“不要吃那个,否则你会长胖的”

“我昨天忍不住多吃一碗米饭,现在还后悔”

10个儿童教育心理学助你读懂孩子(孩子成长过程中)(2)

父母对待食物的态度和方法,为孩子们日后对食物和饮食的感受奠定了基础。如果家长在孩子面前谈论食物时经常用这样的语言:““我不应该多吃一碗米饭”或“不要吃那个,否则你会发胖的”,这种言论可能会影响孩子对饮食的正常看法,尤其是对于青春期的女孩儿;建议家长在孩子面前讨论食物时,尽量从健康的角度出发,而不是侧重于会“发胖”:蔬菜、水果、全谷物、蛋白质和乳制品都可以解释为“永远”对生长和发育有用和必需的食物。甜食和油炸食品可以被视为“有时”的食物,它们味道不错,但不健康,也不是帮助我们成长所必需的,这可以帮助您的孩子了解一些食物最好少吃,少吃。

避免在孩子面前提及他人的身体缺陷

审视一下自己,是否经常是否在孩子面前曾经用外貌特征称呼别人?

“对,就是刚才路边那个胖女人”

“楼下那个瘦得跟猴子一样的孩子,一看就是营养不良”

10个儿童教育心理学助你读懂孩子(孩子成长过程中)(3)

在家长的语言影响下,当孩子在幼儿园接触到更多小朋友时,他们可能会对其他小朋友的身体发表负面评论或取笑外貌。告诉孩子,就像捏娃娃一样,每个娃娃会有不同的颜色和大小;世界上有那么多人,必然就会存在高矮、胖瘦、美丑、黑白的差异,这是自然界真实存在的现实。如果因为别人的身高、肤色或者相貌而嘲笑他人,不仅会让别人很难过,也会显得自己特别没有教养。看看正确的对话:

“爸爸,这个人好胖好大个”

“这位叔叔看起来是很大,但是人的体型各不相同,这没什么的。”

关注媒体对孩子的审美影响

“老公,这个人长得不好看,我要换台”

“这个明星的腿好细好长,真羡慕”

10个儿童教育心理学助你读懂孩子(孩子成长过程中)(4)

除了生活中接触的人以外,绘本书籍、动画片、电视节目等媒体对孩子的审美也起到引导作用。在家看电视的时候,我们要尽量避免将流行的”成人化”的审美观传递给孩子,例如女性化的男明星;失真滤镜下的女网红等,避免孩子受到影响。

画老师有话要说

爱美之心人皆有之,孩子自然也不例外。作为家长要尊重孩子对美的追求,最重要是正确引导孩子建立积极的自我形象。

关注画老师,亲子教育不迷路!

往期推荐:

高情商孩子养成第一步:必须从三个方面做好孩子的情绪教育

孩子爱撒谎竟是“天性”!儿童心理学角度分析背后根源及解决对策

,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文章作者的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其原创性、真实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和原创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文章投诉邮箱:anhduc.ph@yahoo.com

    分享
    投诉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