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晨的个人资料介绍分析(李晨肉搏房)

李晨看过《长津湖》两稿剧本,一稿13万字,一稿9万字。第一次读剧本时,看了将近四天。“不是像看小说那种,要一边看一边做笔记,得过脑子”。他说,编剧兰晓龙的剧本跟字典一样,带有注解,比如写到一个情节,旁边会有数字标注,后面对应数字上有解释。

“他一直以来的剧本都是这样”,李晨曾在兰晓龙编剧的电视剧《士兵突击》中饰演吴哲,对兰晓龙的剧本写作方式很熟悉。而《士兵突击》中的钢七连,以及战士报编号的场面,也被还原到了《长津湖》中,让李晨倍感亲切。

李晨的个人资料介绍分析(李晨肉搏房)(1)

李晨 饰余从戎,七连火力排排长,编号221,籍贯四川。他阳光乐观,笑口常开,是从内心散发快乐的战士,在战场上是冲锋勇猛的火力担当。

夜戏拍了几个月,都有时差了

《长津湖》中,李晨饰演火力排排长余从戎,七连第221名战士。当时拍戏的地方比较偏僻,演员又很集中,李晨说,感觉每个人都在跟自己较着劲。他觉得,作为一名演员,在这种制作标准下释放自己的能量,都希望不遗余力地做到最好。

“这是我拍戏以来跟过最大的组,也是投入最多的一部戏,开剧本会的次数之多,也是我拍戏以来的之最了”,每个人都会出主意,一起聊人物,为整个故事增光添彩。回忆起那半年多的拍摄,李晨十分感慨。

《长津湖》中,李晨的戏份很多都是夜戏,从2021年春节拍到5月,都有时差了,白天睡觉,晚上拍戏。早上一看,出太阳了,就收工。“别人拍戏都说没光了,不拍了。我们这边是有光了,不能拍了。”

片中有一场七连战士和美军的夜战十分激烈,拍了接近两个月。因为要布置炸点,有爆破场面,还要排练,在那样冷的环境下,一天最多完成五六个镜头,无论是体能还是精神,对于剧组的每一位演员都是极大的考验。李晨说,演员们都十分敬业,包括很多外籍群众演员,导演一喊“卡”,所有人都去看回放,监视器周围挤满了人头。

李晨的个人资料介绍分析(李晨肉搏房)(2)

电影《长津湖》中,李晨的戏份多是夜战,除了要躲避炸点,还要抵抗住严寒。

有一场李晨饰演的余从戎和一个美国大兵肉搏的戏,拍了很久。李晨称拍摄的房间叫“肉搏房”。每次领到“肉搏房”的通告,他心里就会一颤。那场戏,有一个镜头是美军打了李晨两拳,他要还击对方两拳。结果,李晨两拳打过去,胳膊脱臼了。他的右肩膀习惯性脱臼,但做完复位后又接着拍。

今年9月,李晨又补拍了在坦克里的一些镜头。之前在“肉搏房”的戏,李晨用枪打碎了房间里朝鲜人的大酱缸,大酱糊得满脸都是。补拍的镜头正好接这段戏,为了接戏,造型部门调取了之前的资料照片,把酱刷在李晨脸上,化妆就要三个小时。补戏那天,李晨拍了一张照片,发在《长津湖》演员群里,说自己即将成为《长津湖》最后一个杀青的演员。

520里滚烫的火锅和兄弟情

李晨记得,有一次拍大夜戏,他和吴京、易烊千玺一边聊天,一边等待着拍摄,因为天太冷,结果三个人靠在一个麻袋上睡着了,最后是别人给叫醒的。三个人一睁眼,还纳闷呢,怎么刚才说着话就睡着了。

《长津湖》的拍摄环境确实很冷,当时吴京牵头,几位演员众筹给剧组工作人员买了一批军大衣。在李晨眼中,吴京是个特能张罗的人,他是电影的“第四个导演”,会照顾大家的心情,让大家这种非常积极的状态延续到电影拍摄中。

李晨的个人资料介绍分析(李晨肉搏房)(3)

李晨说,在《长津湖》片场吴京相当于“第四个导演”,很照顾大家。(图为《长津湖》剧照,左起:李晨、吴京、朱亚文)

剧组住的酒店,520房间对七连战士们来说,是个温馨的港湾。这是吴京为了犒劳战友们搞的一个“小食堂”,哪位演员如果收工早了,就从镇上买点儿羊肉、蔬菜,回来大家一起涮火锅。在520里,七连战士坐在滚烫的火锅周围,讨论着今天有什么收获,遇到了什么问题,这场戏演得对不对,明天的对白哥儿几个帮忙出出主意……融入了太多的兄弟情感。

李晨住的房间正对门就是520,他形容那是个“流水席”,每天都飘香四溢,一出电梯,就能闻到味儿。房间里还放了一个冰箱,有各种小架子,吃的喝的都摆在那里,跟当年的合作社似的。每次如果有谁的亲戚来探班,还会捎点儿东西来。

新京报资深记者 滕朝

首席编辑 吴冬妮 校对 赵琳

,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文章作者的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其原创性、真实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和原创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文章投诉邮箱:anhduc.ph@yahoo.com

    分享
    投诉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