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届国际信息学奥赛金牌(4枚金牌9枚银牌3枚铜牌)

历届国际信息学奥赛金牌(4枚金牌9枚银牌3枚铜牌)(1)

南外选手们和带队教练报到前合影

继戴江齐同学在国际信息学奥赛中获世界第一,为南外摘得第十块国际奥赛金牌后,8月26日,南外又传来喜讯:在教练组的带领下,南外选手喜获第39届全国青少年信息学奥林匹克竞赛(NOI2022)4枚金牌、9枚银牌、3枚铜牌,4位同学进入国家集训队,获得理科保送资格,进入国家集训队人数位居全国第二。

历届国际信息学奥赛金牌(4枚金牌9枚银牌3枚铜牌)(2)

国家集训队人数表(数据来源 NOI官网)

本次NOI2022由中国计算机学会主办,华东师范大学第二附属中学承办。为了保证比赛顺利进行,承办方将比赛从上海主校区移至华二昆山国际学校进行。来自全国的近500位竞赛选手遵照入校活动防疫要求,提前7天到昆山进行赛前准备。

历届国际信息学奥赛金牌(4枚金牌9枚银牌3枚铜牌)(3)

比赛场景

2020年出现疫情以来,全国范围内涉及中学生的各类大型活动基本停办。但因全国青少年信息学奥林匹克竞赛作为全国最顶尖的中学生编程竞赛,承担着为国选才的重要任务,各级部门充分研判考察,设法保证这一重要赛事顺利进行。正如这次比赛的口号一样:“NOI让我们相聚。”NOI2022让全国中学生编程高手相聚在华二,共同追寻编程少年们的梦想!

历届国际信息学奥赛金牌(4枚金牌9枚银牌3枚铜牌)(4)

程思元

4位进入国家集训队的同学有哪些获奖感言呢?程思元说:“按照学校安排,我从进入高一就开始进行集训。张超老师专门为我们建立了一个拥有三四千道试题的训练平台,这么多学习资源超越了全国许多名校。这使得我的做题范围和做题质量大幅提高。张老师每周组织三到四次模拟赛,赛后组织讲题讨论,使得我们这一届同学成为一个集体奋进的团队。”

历届国际信息学奥赛金牌(4枚金牌9枚银牌3枚铜牌)(5)

魏佳泽

魏佳泽说:“进入南外高中训练的一年来,我的水平得到了极大提升。这是自我决心和学校的训练模式共同推进的。起初高强度训练可能会让选手对模拟赛产生些许恐惧,但坚持下来会发现这一切都值得。一年前的NOI网络同步赛中名落孙山,那个时候国家集训队于我是可望而不可即的高度,但进入南外高中后一切都变了!”

历届国际信息学奥赛金牌(4枚金牌9枚银牌3枚铜牌)(6)

李昕然

李昕然表示:“很荣幸能进入国家集训队。自高中以来我一直只在校内训练并成果显著。非常感谢张超老师给我们提供的训练环境和训练资源。我们可以做到每周至少3-4场模拟赛,题目难度贴近赛场,考察知识点全面,不偏不怪,相比于外面的模拟赛有高得多的质量。同时还有各种专题针对性训练,这对我的水平提升和赛场经验积累提供了很大帮助,也非常感谢南外在每次比赛时为我们选手们提供最好的条件,成绩的取得离不开学校和教练组的悉心培养。”

历届国际信息学奥赛金牌(4枚金牌9枚银牌3枚铜牌)(7)

荆国浩

荆国浩说:“ 张超教练自去年八月开始正式带领我们南外省队级别选手训练,一开始的训练方式主要是模拟赛。后来张超教练根据我们特点多次沟通怎么更好地进行训练,陆续加入了一些适合我们各人特点的训练方式。通常来说水平足够的选手每天会有一些额外的时间可以自己练习写别的东西。整体学习的内容是相对自由的,符合南外风格。在南外,有与我志同道合的同学一起奋斗,我很感谢学校教练和同学的陪伴与oi本身散发出的无穷魅力,才能支持我在压力巨大的高二这一年撑下去。在南外训练的这一年非常充实,没有遗憾。”

据悉,南外信息学竞赛教练组一直紧跟NOI系列竞赛动向,不断迭代更新校内课程内容和形式。今年暑期,在新任主教练张超老师带领下成功将校本信息竞赛课程升级到最新一版。课程涵盖零起点到国际奥赛的全范围层次,同时借助学校无边界课堂的教科研成果,突破了学生人数限制,满足南外大家庭所有学生的训练需求。

通讯员 刘飞 喵喵 扬子晚报/紫牛新闻记者 王颖

校对 李海慧

,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文章作者的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其原创性、真实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和原创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文章投诉邮箱:anhduc.ph@yahoo.com

    分享
    投诉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