比亚迪秦plus 混动好还是纯电(比亚迪秦PLUS势头强劲)

提到比亚迪相信大家都非常熟悉了,作为新能源车的佼佼者,凭借其在三电技术方面的积累和造成经验的结合,可以说比亚迪是借助国内推行新能源的政策发展最成功的车型。现在大家提到新能源车,除了特斯拉能够和比亚迪在市场上竞争,其余新能源车和其相比差距确实太大了。

比亚迪秦plus 混动好还是纯电(比亚迪秦PLUS势头强劲)(1)

以比亚迪秦PLUS系列车型为例,在8月份公布的销售数据中,混动车型月销量超过两万辆,纯电车型也突破了一万辆车,整个系列月销量超过了三万,妥妥的国内新能源一哥地位,而且和其他品牌相比遥遥领先,这样的成绩也再次说明比亚迪在国内的表现有多强了。

比亚迪秦plus 混动好还是纯电(比亚迪秦PLUS势头强劲)(2)

但比亚迪秦PLUS的新能源车型,如果让用户选择,是选择纯电更好一些呢,还是选择混动呢?可以说纯电和混动还是有所区别的,而个人建议,还是更推荐混动车型。

混动版本适用范围更广:

汽车作为交通工具,其最大的意义就是可靠,而纯电车虽然驾驶体验更好,但纯电车的续航还是一个不小的问题,即便是电池支持快充技术,而且国内也在积极推进充电桩的建设,但在实际操作中还是有各种问题会拖慢充电桩安装的节奏,同时纯电车的充电效率也远远比不上加油快。

比亚迪秦plus 混动好还是纯电(比亚迪秦PLUS势头强劲)(3)

至于纯电车充电便宜,比亚迪秦PLUS的混动版本同样可以充电,如果用户具备充电条件的话,比亚迪秦PLUS的混动版本车型一样可以只用电池跑续航,而油箱则可以让用户没有里程焦虑,而且没有充电条件的用户选择比亚迪秦PLUS的混动版本,则可以拿比亚迪秦PLUS当油电混动车来开,油耗不高,而且用车体验也不差。

比亚迪秦plus 混动好还是纯电(比亚迪秦PLUS势头强劲)(4)

从这一点上来说,也是得益于比亚迪秦PLUS的超级混动技术,经过大力发展后比亚迪的混动技术,其双电机 发动机的动力系统可以让其混动版本车型支持纯电、燃油以及油电同驱的驱动模式,而且即便是电池亏电状态下,比亚迪秦PLUS的混动车型驾驶体验也不会差,这也是比亚迪能够在新能源领域立足的核心技术。

比亚迪秦plus 混动好还是纯电(比亚迪秦PLUS势头强劲)(5)

所以对比来说,比亚迪秦PLUS的混动版本车型明显在日常用车中更能够让用户放心,而纯电车型优势相对较小,这一点从比亚迪秦PLUS的混动和纯电版本车型销量上也能看出来,比亚迪秦PLUS的混动版本销量是纯电车的一倍。

比亚迪秦plus 混动好还是纯电(比亚迪秦PLUS势头强劲)(6)

比亚迪秦PLUS的性价比更高:

其实说白了就是比亚迪秦PLUS的混动版本更便宜,相比比亚迪秦PLUS的纯电版本,比亚迪秦PLUS的混动版起售价只有11.18万,而比亚迪秦PLUS的纯电版则需要13.88万起,对于车主选车来说,既然混动版本的比亚迪秦PLUS也可以上绿牌,而且可以享受免税政策,同时在驾驶体验上也不差,那么价格肯定是用户考虑的重点,而比亚迪秦PLUS的混动版价格更低,入门门槛更低,性价比更高,选择混动也无可厚非。

比亚迪秦plus 混动好还是纯电(比亚迪秦PLUS势头强劲)(7)

总结:

综合来看,选择比亚迪秦PLUS的混动版优势还是非常明显的,没有里程焦虑,可以享受绿牌、免税政策,不用担心充电困难,也不需要车主操心自己安装充电桩的问题,在用车体验方面,尽管在混动模式或者亏电模式下用车体验也不会再像以前单电机插混那种天差地别的区别,所以比亚迪秦PLUS的混动版车型可以说完美解决了用户对纯电车的顾虑,所以各个角度去考虑,比亚迪秦PLUS的混动版本车型都是最值得推荐的。

比亚迪秦plus 混动好还是纯电(比亚迪秦PLUS势头强劲)(8)

那么什么样的用户群体适合选择纯电版本呢?个人认为网约车司机等类似的用户群体是比亚迪秦PLUS的纯电版车型主要群体,相比混动版,比亚迪秦PLUS的纯电版本续航更长,以网约车用户群体一天几百公里的里程需求来说,纯电车确实太香了,充电才几十块就可以轻松搞定,而混动版本的比亚迪秦PLUS油耗即便再低,加油的费用都是要远超充电费用的,而纯电版车型价格虽然略贵一些,但只要跑个一年半载网约车司机省出来的费用基本上就够了。

比亚迪秦plus 混动好还是纯电(比亚迪秦PLUS势头强劲)(9)

另外可以考虑比亚迪秦PLUS纯电版本的用户群体是家庭考虑第二辆车而且家里有安装充电桩资格的用户群体。这些群体家庭条件肯定都是很不错的了,而选择纯电版的比亚迪秦PLUS首先驾驶体验非常好,其次有充电桩而且家里有燃油车,比亚迪秦PLUS只作为代步车辆,也就不会有续航焦虑的问题,同样是可以考虑比亚迪秦PLUS的纯电版本的。

,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文章作者的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其原创性、真实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和原创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文章投诉邮箱:anhduc.ph@yahoo.com

    分享
    投诉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