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龙八部由来及出处(天龙八部之难念的经)

天龙八部由来及出处(天龙八部之难念的经)(1)

都说家家有本难念的经。《天龙八部》这部著作就是通过每一个人物形象,人与人之间的缘分沟联,心愿以及宿怨,达到了渗透到现实生活当中,家家有本难念的经的境界!有因必有果,因果循环,报应不爽!有的人心愿已达,宿怨已解,也就了无牵挂了;有的人心结未解,无法摆脱痛苦的折磨,只能选择走向生命的终结。

天龙八部由来及出处(天龙八部之难念的经)(2)

让我们一起来看看这部难念的经,究竟难念在哪里?

段誉一家难念的经

天龙八部由来及出处(天龙八部之难念的经)(3)

慕容复这个幕后黑手,利用段延庆抓到了段正淳,而他的舅母王夫人错抓了段誉,于是慕容复从中撮合让舅母把段誉交给段延庆,让段延庆把段正淳交给王夫人,这样他们各自都能得到想要的人,不愁大事不成。慕容复为了逼段正淳就范交出皇位,将他的情人一个又一个的杀死,段正淳因为不放心段誉,所以暂时没有自我了断。最后慕容复还要杀刀白凤,段誉瞬间忍无可忍,怒发冲冠,内力冲开束缚,用六脉神剑射杀慕容复。慕容复哪里是段誉的对手,只能仓皇逃跑。

天龙八部由来及出处(天龙八部之难念的经)(4)

  • 现场只剩下段誉一个,但是无论是段家或者是和段家有关的人,死的死,走的走,逃的逃,他们之间的恩恩怨怨早已化解。可以说是心愿已了,宿怨已消。

天龙八部由来及出处(天龙八部之难念的经)(5)

  • 即使段正淳觉得自己对几位女子心中有愧,对几个孩子没有尽过做父亲的责任,甚至有的早已经离开了人世,今生欠下的债只能盼来生再还。

天龙八部由来及出处(天龙八部之难念的经)(6)

  • 我想这里最欣慰的应该是段延庆吧,没想到老来得子,而且段誉最后放弃了杀他的念头,足以证明他承认自己是他的父亲。将来大理的皇位更是由自己的儿子来继承,就跟把皇位还给他是一样的,也算是如愿以偿了。

天龙八部由来及出处(天龙八部之难念的经)(7)

  • 打击最大的莫过于段誉!一天之间爹娘都遇难自尽,而自己的亲爹竟然还是四大恶人之首的段延庆。段誉痛恨他,要不是他,父母也不会遭遇大难离他而去,但是他又不忍心痛下杀手,毕竟是自己的亲爹,杀了他会天理难容。好在还有语嫣陪伴,经过语嫣的一番开导,段誉也不再执着自己的身世,当下最重要的就是要珍惜眼前人。
虚竹一家难念的经

天龙八部由来及出处(天龙八部之难念的经)(8)

少林英雄大会上,黑子蒙面人当众揭晓了自己的身份,他就是萧远山,萧峰的爹原来还尚在人间。萧远山还要当众揭穿那个带头大哥的真面目,让他名誉扫地。没想到,方丈玄慈竟然就是当年的带头大哥,也就是虚竹的生父。萧峰本想杀了他,为母报仇,但虚竹恳请大哥手下留情,再加上玄慈当时也是误信人言,才会铸成大错,所以不再追究。但是那个散播假消息的人,他绝对不会放过。这个妄人就是慕容复的爹—慕容博,一切的祸端都是他一手造成,只为挑起宋辽开战,他就可以趁势起兵。为了光复大燕,以致雁门关外数十条性命丧生。

天龙八部由来及出处(天龙八部之难念的经)(9)

  • 玄慈方丈一生最大的宿怨就是能当众接受惩罚,一个是为了雁门关之过,另一个就是犯了淫戒,还没有勇气接受戒律院的惩罚,也没有尽到做父亲和丈夫的责任,好好照顾他们母子,但是在受罚之际,他瞬间释怀了。临终前,方丈也很是欣慰,能与孩儿相认,能与妻子重逢,心愿已了,宿怨已消,含笑而终。

天龙八部由来及出处(天龙八部之难念的经)(10)

  • 叶二娘找到了孩子,冤冤相报何时了,宿怨已了;能和相公、儿子重聚,已经死而无憾了,心愿也已经达成!

天龙八部由来及出处(天龙八部之难念的经)(11)

  • 可是虚竹却很伤心,一天之间找到了爹娘,但是同一天他们又都离他而去,想来世事无常,这也许就是他们之间的缘分吧!想到他们临终之时已经无牵无挂,只是唯独自己没有尽过一天孝道,可叹世事难料,人生平添一桩憾事!
萧峰一家难念的经

天龙八部由来及出处(天龙八部之难念的经)(12)

萧峰的母亲自雁门关一役被埋伏的大宋武士杀害后,父亲痛不欲生,杀死了在场的大部分武士,在石壁上用手刻字,满手鲜血。悲痛之下背起妻子的尸体,抱着孩子跳崖自尽,但是最后还是把萧峰抛了上来,可见父亲是多么珍惜孩子的生命。萧远山可能命不该绝,幸亏被大树所阻,活了下来,于是他下定决心要为妻子和死去的族人报仇。本来找到了散播假消息的妄人—慕容博,父子决心联手取他性命。没想到,经过扫地神僧一番点化,不仅打消了杀戮的念头,更是诚心向佛,决意出家。

天龙八部由来及出处(天龙八部之难念的经)(13)

  • 萧远山一生最大的宿怨就是能找到杀死妻子和族人的凶手为他们报仇雪恨,但是在经历了由生到死,由死到生的过程后,还有什么是放不下的呢?他一生杀人无数,如果每一个死者的家属都来找他报仇,只怕是死一百次也不够,所以萧远山放下了仇恨,慕容博也放下了霸业,两人都皈依我佛。唯一的心愿就是萧峰能够勤政爱民,不能妄动干戈,使黎民百姓免受战乱之苦。萧峰也是谨遵父命,不敢有违。

天龙八部由来及出处(天龙八部之难念的经)(14)

  • 其实,最挣扎的就是萧峰自己。在雁门关外萧峰挟持耶律洪基时,要他在三军面前立下重誓,有生之年绝不南下侵宋。耶律洪基无奈答应,但是临行前对萧峰说的话,也是一直困扰萧峰多年的问题。萧峰身为契丹人,但是却帮汉人杀害自己的同族,从此契丹人不会再视萧峰为同族,可是汉人会视他为同族吗?时间一长,指不定哪天,又拿出非我族类,其心必异的说法来攻击萧峰,到时他又该何去何从?为了保住救他脱险的英雄好汉的性命,萧峰甘愿牺牲自己,于是举箭自尽。萧峰一生最大的宿怨就是找到杀害母亲和族人的真凶,但是经扫地神僧的点化了,父辈们都已经化解了恩恩怨怨,更可况是他!最大的心愿就是天下太平,百姓不用再受战乱之苦。余愿足矣!他的死也为本剧画上了圆满的句号,而且他再也不用被夹在两族之间的纷争而感到痛苦了。这也算是一种解脱!

总结:

那么难念的经背后的深意又是什么呢?

天龙八部由来及出处(天龙八部之难念的经)(15)

我想这是金庸先生想传递给我们一个因果和守恒的信息,它是一种人生自带的枷锁,人生的终结可能就是要达到这种圆满的境界吧!结果未必很好,但是有坏就有好,有邪也有正,始终要通过自省或者他人的点拨方式,来达到这种圆满。这也许就是难念的经背后的深意,因为它真的很难读懂!

,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文章作者的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其原创性、真实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和原创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文章投诉邮箱:anhduc.ph@yahoo.com

    分享
    投诉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