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照古诗节律吟诵(千年吟诵到如今.)

按照古诗节律吟诵(千年吟诵到如今.)(1)

诗韵古符离,千年吟诵到如今

赵汗青 刘欣华

关健词:古符离、葛婴、竹邑县、濉河、唐河、白居易、陈湘灵、符离五子、东林草堂、符离晓渡、九孔桥

明代永乐二年进士,选庶吉士,读书文渊阁。与王直书修《太祖实录》,授翰林院修撰,进侍读的金谿人王英,王时彦有诗:

《春日扈跸晚夹沟夜宿》

初雨过符离,云霞望欲迷。

垂鞭信马去,随辇听莺啼。

山绕行云外,溪回帐殿西。

夜深闻鼓角,天近月华低。

这首诗描写的就是符离当年周围的环境,足见符离当年是座美丽的小城。

······

在安徽省宿州市埇桥区,有一个美丽的古村落,它有一个美丽的名字,但却不被人所知;它拥有媲美江南的风景,却少有人欣赏;它有众多美丽的传说故事,众多民俗流传,却湮没在历史红尘中;它更是拥有着唐代大诗人白居易的故居——东林草堂,在岁月的沧桑中等待着保护与开发……

它叫——“符离”。

“符离”(今安徽省宿州市埇桥区符离镇符离村),秦置竹邑县。治今安徽宿州市北老符离集(今符离村)。属泗水郡。西汉改为竹县。《汉书·曹参传》:高帝十二年(前195)黥布反,曹参与高帝破布军,“南至蕲,还定竹邑”,即此。东汉复原名。三国属魏谯郡。西晋属沛国。东晋后废。北齐复置竹邑县,为睢南郡治。隋开皇三年(583)废入符离县。唐贞观元年(627)移治竹邑城(今安徽宿州市埇桥区符离镇符离村)。唐、宋时扼汴渠要冲,为淮北军事、交通要地。《元和志》 卷9苻离县:《尔雅· 释草》 曰:“莞,苻离也。” 此地多此草,附近有离山,草能编席,又称符离。

这个有着古老的地标地名符离村境内,一条名为“濉河”的河流,东西方向贯穿而过,后来经过地名整合改变为“萧濉新河”。单从字面可以理解为,此条河流,从上游之水流经萧县、淮北、濉溪而来之。至今,濉河、唐河、引河之水四季流水潺潺,常年碧波荡漾。这里虽靠近城市却远离城市的喧嚣,有着清雅幽静的良好生态;这里保存着完整的民居古建筑布局,处处显露着昔日的雍容华贵;这里林茂草丰、水清村秀,秀美风光不输江南。

2018年底,符离村入选安徽省千年传统古村落名录的消息一经公布,昔日雎水岸畔的这个繁华一时的“竹邑县”,由此向世人揭开了它神秘的面纱。

按照古诗节律吟诵(千年吟诵到如今.)(2)

终因猜忌而被杀

——名将葛婴

索隐述有诗赞曰:

天下匈匈,海内乏主。

掎鹿争捷,瞻乌爰处。

陈胜首事,厥号张楚。

鬼怪是凭,鸿鹄自许。

葛婴东下,周文西拒。

始亲朱房,又任胡武。

伙颐见杀,腹心不与。

庄贾何人,反噬城父!

这首诗中的葛婴,就是两千多年前的符离人。就在这个充满着传奇色彩的地方,历史名将葛婴出生了。虽然,我们查不到他出生于哪一年,但我们知道他被陈胜杀害于公元前209年。

到底是什么原因,导致了忠臣良将始终难逃“狡兔死,走狗烹”的不变命运呢?究其原因,实际上还是离不开“猜忌”二字。这是一个让所有拥有皇位的人永远都无法回避的现实问题。只不过采取的方式不一样,最终导致了结局上的不尽相同。但从本质上看,其结果都是一样的。

《史记·陈涉世家》:“葛婴至东城,立襄强为楚王。婴后闻陈王已立,因杀襄强,还报。至陈,陈王诛杀葛婴。”

葛婴是秦末农民起义军领袖之一,陈胜的义军首席名将,曾在攻取陈、蕲二县中立下汗马功劳。据史书记载,陈胜未称王时,册封葛婴为征南将军。葛婴有勇有谋、用兵如神,部队前往九江(治今安徽寿县),遇见楚国后裔襄疆,葛婴为求得正统,便拥襄疆为楚王。但随后便传来陈胜称王的消息,葛婴因一臣不能事二主,杀掉襄疆,并随即返回陈县拜见陈胜,并报告这件事情。然而陈胜虽有雄心壮志却绝非明主,他得知葛婴擅立楚王之事后,随即将葛婴逮捕下狱处死。当时的陈胜地盘都是葛婴打下来的,其他将领纷纷为葛婴求情却被陈胜所拒绝。

葛婴之死为张楚政权蒙上了一层阴影,勇将被杀、上下互疑与贫贱称王导致张楚政权的声势虽愈发壮大,但陈胜嫡系却愈发虚弱。这为后来陈胜的败亡埋下了隐患,但葛婴在反秦起义之初的功劳却并未被后世所忘却。他的后代中,更是出了一位在历史上赫赫有名的蜀汉丞相诸葛亮。

可能有人会疑问,葛婴的后人为何姓氏却成了诸葛?

这是因为葛家人感念汉文帝的恩德,将其分封的诸县地名加入了姓氏之中,诸葛氏因此进入了历史的舞台。诸葛家虽起于葛婴的反秦战功,但真正崛起却受恩于汉,深情重义的诸葛亮更愿意亲近汉室宗亲的刘表、刘备等人。在刘备白帝托孤后的漫长岁月里,都是丞相诸葛亮殚精竭虑的支撑疲惫的蜀汉。据保存在兰溪市诸葛八卦村大公堂经过历史上十六次续修的《诸葛氏宗谱·序》记载说:“诸葛氏为汉诸县侯葛婴之后,而光大于三国两晋之际”。还说:“诸葛氏,山东老世家也。姓氏之源,自葛氏始……至秦汉间,有葛婴者,为陈涉将,有功被诛。汉文帝追禄,封其为诸县侯,因以为氏”。由此可以知道,诸葛亮的远祖追根求源,应该是葛婴为已知的远祖。

据《三国志·吴书·诸葛瑾》传注引裴松之注引的应劭《风俗通义》说:“葛婴为陈涉将军,有功而诛,孝文帝追录,封其孙诸县侯”。这就是说,西汉文帝刘恒时,为追录葛婴反抗暴秦的功劳,文帝赐封葛婴孙子为诸县(今山东诸城西南)侯,并世居于此。葛氏为感念文帝功德,遂将“葛”姓与地名合并改称“诸葛”。

当我们解读葛婴及诸葛一姓由来之后,又过了996年的大唐中期,一首名震环宇的诗歌诞生了。

按照古诗节律吟诵(千年吟诵到如今.)(3)

此恨绵绵无绝期

——白居易

白居易·《赋得古原草送别》又名《草》:

离离原上草,一岁一枯荣。

野火烧不尽,春风吹又生。

远芳侵古道,晴翠接荒城。

又送王孙去,萋萋满别情。

今天的安徽省宿州市埇桥区符离镇符离村,就是白居易自幼年起生活了22年并苦读诗书的地方。十六岁时,他在此写下《赋得古草原送别》一诗,使其一举成名。

符离集是历史名镇,也是白居易的第二故乡。历史上,符离属徐淮地区,水乡泽国,因北有离山,南产苻草而得名。草可编席,后来又称“符离”。少年白居易在这里写下这首千古名句是一点也不奇怪的。

白居易11岁随家人迁徙符离,33岁移家长安,他在位于古符离的东林草堂,寓居了22个春秋。写下百余首诸如“原上草”等脍炙人口的诗篇,为后人留下丰厚的文化资源。

白居易,祖籍是太原人,出身于仕宦之家。因其祖父和父亲都曾在河南做过官,他于唐代宗大历七年(公元772年)正月二十日生于河南新郑县东郭宅。时父白季庚四十四岁,母陈氏十八岁。白居易出生时,李白已逝世10年,杜甫也去世2年。时代需要大诗人,白居易适逢其时。但他又生不逢时,白居易出生不久,河南一带便发生了战事。蒲镇李正己割据河南十余州,战火烧得民不聊生。白居易二岁时,任巩县令的祖父卒于长安,紧接他的祖母又病故。白居易的父亲白季庚先后由宋州司户参军授徐州彭城县令(公元780年),一年后因白季庚与徐州刺史李洧坚守徐州有功,升任徐州别驾,为躲避徐州战乱,他把家居送往符离安居。白居易得以在符离度过了一段童年、少年和青年时光。

但符离距徐州太近,白季庚又特别疼爱白居易,为让儿子远离战火,白居易在符离没过几年,便开始流浪江南,放游苏、杭。可以说诗人的少年时代就是在漂泊、穷困、苦闷中度过的。那迷人的西湖,清幽的虎丘,星罗棋布的名刹古寺,并不能填补少年漂泊者的空虚。所以他15岁时便写下了记录当时真情的一首绝句:

故园望断欲何如?

楚水吴山万里余。

今日因君访兄弟,

数行乡泪一封书。

从诗中可见白居易当时的生活状况和心理感受。

少年的他学习是刻苦的,写作也是刻苦的,生活是浪漫的,创作也是浪漫的。符离的土地养育了他,符离的山水陶冶了他,符离的原野迷恋着他,名传千古的《赋得古原草离别》使白居易成了名,也使符离出了名。白居易初到长安,去拜见老诗人顾况。顾况闻他名居易,便开玩笑说:“长安米贵,居恐不易。”及读到这首诗的“野火烧不尽,春风吹又生”时,大为赞赏,说有这样的文笔,居长安不难。这首诗,确见白居易才华非凡。

公元787年,白居易17岁时,抱着经名人推荐入“仕宦之途”的想法,走进了人材荟萃的长安古城。然而,现实给予他的回答,却是冷漠无情的,竟然没有一个人引荐他做官。虽然顾况夸他的诗才,那也仅仅是夸夸而已。也许,正因为顾况发现了这位旷世诗才,把他引入了诗坛,而不要他混迹官场。白居易此去长安不但一无所获,还搞得贫病羁旅,十八岁那年得了一场大病,几乎死去。诗人在这种情况下,只好悄悄地离开长安,又回到符离家中。

符离虽然只有胜水,但白居易在符离的生活却是愉快的,他有时去流沟寺前古松下盘桓;有时去横山头欣赏桃花;有时跑到陴湖边上对着碧绿的波涛,静看水禽飞舞;有时坐在濉河边上垂钓鲜肥的河鱼。

其中《乱后过流沟寺》诗道:

九月徐州新战后,悲风杀气满山河。

唯有流沟山下寺,门前依旧白云多。

《题流沟寺古松》:

烟叶葱笼苍麈尾,霜皮剥落紫龙鳞。

欲知楹老看尘壁,死却题诗几许人。

他后来在江州写的《与元九书》回忆这一段的学习生活,每天是“昼课赋、夜读书、间又课诗”,累得“口舌成疮,手肘成胝。”其用功之勤,感人至深。

白居易是我国唐代最伟大的诗人之一,第一流的文学大家。一生写下两千八百多首诗,这些诗成了祖国的一宗珍贵财富,他的诗篇源远流传,颇受人喜爱。

在日本文化中,中国文学深深影响着日本。早在唐中、晚时期,白居易的诗文就已漂洋过海,远传日本。一千多年来,白居易诗文不仅风靡华夏,也泽被东瀛。

“日本学术界对白居易格外关注,关于白居易的学术研究历史悠久,自成体系,经过几代学者努力,取得令人瞩目的成就,是一个充满活力的研究领域。”

“现在日本每年公开发表的与白居易相关的研究成果远远超过中国。”1993-1999年,日本勉诚社推出七卷《白居易研究讲座》,由太田次男等十余位白居易研究权威专家担任主编,内容涉及日本老中青研究者多年白居易研究成果。中国迄今为止,还没有出现众多研究者集中、连续出版其白居易研究成果的情况。进入21世纪,“白居易研究讲座”编委会又创办《白居易研究年报》,每年一期,每期都有最新白居易研究论文发表,还有专文介绍中国大陆、港台地区、韩国、日本等有关白居易研究的情况,并开辟书评专栏,对各国、各地区有关白居易的专著予以评介。中国目前尚没有《白居易研究年报》这样的、以介绍“白居易研究”为主要对象的年度刊物。

2014年1月,北京中华书局出版了学者蒋寅主编的《日本唐代文学研究十家》丛书,蒋先生在丛书的序言中谈到:“这套丛书是十位日本学者唐代文学研究论著的荟萃,约略反映了日本学界中年一辈专家研究唐代诗文的重要成果。”

翻阅此丛书,十部书中,白居易研究占有大部分篇幅的著作有三部:下定雅弘的《中唐文学研究论集》,芳村弘道的《唐代的诗人研究》,丸山茂的《唐代文化与诗人之心》。另外还有有三部著作也涉及到白居易,内容或多或少,有的一两章、有的两三章,它们是赤井益久《中唐文人之文艺及其世界》,内有《论白居易的风景观》、《韦应物与白居易》两篇论文。市川桃子的《莲与荷的文化史》、户崎哲彦的《唐代岭南文学与石刻考》里面各有白居易研究论文一篇。

从以上列举不难看出,白居易在今天的日本,仍是唐代文学研究的重中之重,白居易仍是影响日本最为深远的唐代中国诗人之一。

唐代先贤,流韵遗风,泽被海外、影响深远,炎黄子孙当欣慰之!

按照古诗节律吟诵(千年吟诵到如今.)(4)

唯有潜离与暗别

——陈湘灵

我们知道白居易的初恋是湘灵,对于湘灵的姓氏,许多人不知道。据文史学家霍子(霍云侠)先生考证:日本文化学者下定雅弘基于对白居易一生思想变化的细致深入的分析研究,认为白居易诗中的“湘灵”姓陈。但为何姓陈?下定雅弘的文集中并没有说明。这里,我们不管湘灵姓什么,白居易与她的“符离之恋”流传至今,仍不失为是一首“千古绝唱”!

赵子有词曰:

“城北汴河横亘处,甬桥别业废园。白家故茅无人堪,轶闻真善美,散落汴河边。

春燕又来寻旧窝,院外柳纤纤。盛唐换了共和天,可怜词赋地,没有好诗篇。”

——调寄临江仙

符离村境有濉河,河南有一高台,台上树木茂盛,野草丛生,人称“白堆”。这就是唐朝大诗人白居易故居——东林草堂遗址(东林草堂所在村唐朝称毓村,现在称东菜园)。如今,这里是他与符离少女陈湘灵初恋最好的历史见证。

白居易少年时在宿州符离创作写诗时,发生了一件影响他终生的大事。一日。他前往宿州玉皇寺上香,发现在前来拜佛的人群中,有一位天仙似的少女。略加辨认,原是东邻会看风水的陈乙天之女陈湘灵。蓦然见到,几疑嫦娥临世!陈湘灵在闺中亦风闻白公子少年才俊、像貌超群,又见其格调儒雅、风度翩然,不由得心头一热,莲脸生晕。白居易看在眼里,刻在心中。四目传情,默然而散。

才子佳人,情窦初开,于是双双陷入深深的初恋之中。数日来,白居易眼前总有湘灵俏丽的倩影。激情难抑,于是吟成《邻女》一绝:

娉婷十五胜天仙,

白日姮娥旱地莲。

何处闲教鹦鹉语,

碧纱窗下绣床前。

陈湘灵得诗的反应只能从想象中得之,白居易呢,仍朝思暮想,坐立不宁。有时院中伫立,凝望东邻陈湘灵绣楼,有时桌前痴坐,长吁短叹。苦思数日,吟成小诗一组《昼卧》:

抱枕无言语,空房独悄然。

谁知尽日卧,非病亦非眠。

《夜坐》:

庭前尽日立到夜,灯下有时坐彻明。

此情不语何人会,时复长吁三两声。

《暮立》:

黄昏独立佛堂前,满地槐花满树蝉,

大抵四时心总苦,就中肠断是秋天。

《有感》:

绝弦与断丝,犹有却续时。

唯有衷肠断,应无续得时。

“抱枕无言”,虚拟也;“非病非眠”,相思也;“长吁”、“肠断”,相思之深也……情窦初开的少男少女,痴情爆发难抑。白居易为此写了民歌体小诗《花非花》以咏其与陈湘灵的幽会:

花非花,雾非雾,

夜半来,天明去。

来如春梦几多时,

去如朝云无觅处。

他把如花而不是花的陈湘灵喻为与楚襄王幽会的“朝为云暮为雨”的巫山神女。“清风吹枕席,白露湿衣裳。好是相亲夜,漏迟天气凉。”诗题为《凉夜有怀》,题下自注:“自此后诗并未应举时作。”此注明示为早年作,内容与《花非花》相类,而《期不至》则寓有淡淡的愁思:“红烛清樽久延伫,出门入门天欲曙。星稀月落竟不来,烟柳朦胧鹊飞去。”《春眠》:“枕低被暖身安稳,日照房门帐未开。还有少年春气味,时时暂到梦中来。”

陈湘灵和诗:

阳春才半,休看花沟畔。隋柳千株柏正见,渡了巫溪那岸。

神魂随去关中,东阁亏欠花容。暗备奁衣数柜,何时得会梁鸿?

两人谈情说爱,感情颇深。霁月难逢,彩云易散。可惜,严酷的现实降临了:贞元四年(788)春,父亲移官衢州别驾,白居易只有随家赴衢州。相聚半年,山盟海誓将成泡影。也许母亲已察觉防范,竟无告别的空隙!白居易匆匆写下了《潜别离》:

不得哭,潜别离;

不得语,暗相思,

两心之外无人知!

深笼夜锁独栖鸟,

利剑春断连理枝。

河水虽浊有清日,

乌头虽黑有白时。

唯有潜离与暗别,

彼此甘心无期矣!

揪心情、愤懑恨,洋溢在字里行间,摧肝裂肺,令人不忍卒读。

在衢州,父母对白居易督责有加。向学之隙,白居易常冥想苦思,怀念陈湘灵。秋去冬来,相思弥深。忆符离东林草堂的温馨,对比眼前的凄冷,赋《冬至夜·怀湘灵》:“艳质无由见,寒衾不可亲。何堪最长夜,俱作独眠人。”反复瞻玩,犹感不足,深深的无奈中再赋《寄湘灵》:

泪眼凌寒咽不流,每临高处即回头。

遥知别后西楼上,应倚栏杆独自愁。

由于不适应南方的气候,心情又坏,加上相思的折磨,不到两年,已疾病缠身。白居易赋诗纪之:“久为劳生事,不学摄生道。年少已多病,此身岂堪老。”苦思苦恋中,又捱了一年多,春草春花撩得春心缭乱,假托《古意》为题叹道:“脉脉复脉脉,美人千里隔,不见来几时,瑶草三四碧……昔为连理枝,今为分飞翮。寄书多不达,加饭终无益。心肠不自宽,衣带何由窄?”

白居易以养病和无人切磋学业为由,恳求父母让自己暂回符离白幼文处。年过花甲的白季庚爱子心切终于违背妻子的意愿,断然让儿子回符离。白居易如出笼鸟、脱钩鱼,与湘灵继续交往,重温旧梦、寻故情。

陈湘灵有诗《采桑子·付乐天》:

良人会酒千杯少,思绪从容,话语从容,敢笑屈原词不平。

朝华渐褪侬将老,牵挂无形,思念无形,讵奈心中苦宕情。

好景不长,贞元九年(793),白季庚又移官襄阳别驾,白母以白季庚年老多病为由,逼白居易随父去任所而断与湘灵交往。白居易留恋符离,勉强拖了一年,因父病无奈才恋恋不舍地赴襄阳看父亲。行前白居易与湘灵挥泪话别,多情的湘灵取出自己常用的双盘龙铜镜赠给白居易,供其路上使用、把玩。白居易见到扶病的老父,感慨万千。次年,白季庚卒于任所官舍。白居易葬父于襄阳东津乡南原后并未庐墓而偕母回符离服孝丁忧。在母亲的严格管束下与“符离五子”共同研读备考,与陈湘灵偶有交往,亦遭母怒斥。

贞元十四年(798),母令白居易服满即去浮梁县白幼文处。次年秋去宣城应乡试,中举后赴西京。贞元十六年,白居易春闱及第后旋即赶回符离。贞元十八年秋,再赴西京时,因白居易誓娶陈湘灵的抗争失败,湘灵已感到前路渺茫,于是把精心绣制的“锦表绣为里”的履綦赠与白居易,以表达“双行复双止”的最后希望。在料峭的寒风中,濉水上白居易的乘船开动了,望着送行的人群中湘灵挥动的白手绢,白居易肝肠寸断地吟着《南浦别》:

南浦凄凄别,西风袅袅秋。

一看肠一断,好去莫回头!

贞元十九年,经吏部考核,白居易拔萃登科,题名雁塔,授予校书郎,时年32岁。冬,回符离搬家,结束了长达22年的宿州符离的生活,故他把符离看作故乡。

岁月悠悠,一个西风袅袅的秋日,那一次的伤别,诗人濡墨写下痛楚的《感秋寄远》:

惆怅时节晚,两情千里同。

离忧不散处,庭树正秋风。

燕影动归意,蕙香销故丛。

佳期与芳梦,牢落两成空!

佳期不再,芳梦无踪,两情何堪……

陈湘灵和诗《寄乐天》:

君行已数年,汴北又清明。

弱柳蒙晨露,新苗沐春风。

农家忙岁首,童稚助春耕。

悄问侬夫子,可知思念情?

贞元二十一年(805),白居易的校书郎期满,便准备制举考试,但仍忆念着符离的恋人:“悠悠一别已三年,相望相思明月天。肠断青天望明月,别来三十六回圆!”(《三年别》。元和二年(807)秋冬,35岁的白居易仍苦恋着湘灵而不愿结婚。他由周至县尉调回京城,长夜漫漫,面对孤灯成《独眠吟》二首:

夜长无睡起阶前,

寥落星河欲曙天。

四五年来明月夜,

何曾一夜不独眠!

独眠客夜夜,

可怜长寂寂。

就中今夜最愁人,

凉月秋风满床席。

终身不娶的对抗,直抗到37岁,抗不住体弱多病的母亲和族人、亲友的苦劝,最后,白居易和杨氏小姐结成夫妇。

结婚三年,即元和六年(811),母亲看花堕井而逝,白居易为母丁忧而居下邽渭村。时间宽裕,他回忆和湘灵相处的始终,忍不住拂拭摩挲湘灵馈赠的、饱含深意的双盘龙铜镜并赋《感镜》(五古五韵):

美人与我别,留镜在匣中。

自从花颜去,秋水无芙蓉。

终年不开匣,红埃覆青铜。

今朝一拂拭,自照憔悴容。

照罢重惆怅,背有双盘龙。

龙双人单,情何以堪!在一个夜雨绵绵的晚上,萧萧雨声中诗人愁思满怀地长吟《夜雨》:

我有所念人,隔在远远乡;

我有所感事,结在深深肠;

乡远不得见,无日不瞻望;

肠深解不得,无日不思量;

…………… ……………

不学头陀法,前心安可忘?

丁母忧自然会经常忆及母子关系,思前想后感慨殊深!隔膜与冷淡源在母亲认为湘灵美艳有余妇德不足而难为“命妇”。坚持正统的生母极力反对,何况门不当户不对。至其泣求诗人聘娶杨氏时,虽勉强应承终致夫妻间若即若离同床异梦而遗恨无穷。考证白诗近3000首竟无片言只语及于生母,其隔膜可见。亲子、夫妻关系的冷漠、凄清,更凸显了往日宿州玉皇寺和符离生活的温馨。在情感的沙漠中徜徉的诗人,对少年时恋人的相思油然增多、加浓。

元和十年(815),白居易因上书言事被贬江州。次年,因晾晒衣物发现珍藏的陈湘灵赠与的信物,不禁感慨系之!于是惆怅地赋《感情》以寄嗟叹:

中庭晒服玩,忽见故乡履。

昔赠我者谁?东邻婵娟子。

因思赠时语,特用结终始。

永愿如履綦,双行复双止。

自吾谪江郡,飘荡三千里。

为感长情人,提携同到此。

今朝一惆怅,反复看未已。

人只履犹双,何曾得相似?

可嗟复可惜,锦表绣为里,

况经梅雨来,色暗花草死。

故乡初恋心上人的馈赠啊,深寓双行双止的深意浓情,竟履双人只可奈何!睹物思人,别时情景历历、话语谆谆……

长庆元年(821),白居易在京任主客郎中知制诰期间,因登楼而又望故乡符离,再赋《寄远》:

欲忘忘未得,欲去去无由。

两腋不生翅,二毛空满头!

坐看新叶落,行上最高楼。

瞑色无边际,茫茫尽眼愁。

苍茫的暮色,无端无绪,无边无际,尽是诗人的离情别绪,无尽的相思与无奈!长庆四年(824),年过半百的白居易卸任杭州刺史回京,途经宿州,返符离故居,赋《甬桥旧业》,见到了陈湘灵。他满怀内疚与慨叹吟《逢旧》七绝:

我梳白发添新恨,君扫青蛾减旧容。

应被别人怪惆怅,少年离别老相逢。

见恪守非己不嫁的湘灵旧容虽减而风韵依然,新恨徒添,恨何如哉!

太和八年(834),白居易再经宿州,泊舟重访符离故居,赋五律《汴河路有感》:“三十年前路,孤舟重往还……啼襟与愁鬓,此日两成斑。”想象啼襟成斑的四十七年前恋人仍独守西楼,自然渴望重温旧梦。据传陈湘灵不愿衰颜相见而回白居易一纸,大意说,赖父母的理解支持,得以践终身非汝不嫁的承诺;父母仙逝后,兄弟孝友,遵亲遗命,令己以居士身份,西楼奉佛诵经;家产尚丰,温饱无虞,晨钟暮鼓应和木鱼,三十年来,早成习惯,老大修道,尘心死灰……白居易于心不甘,探亲访友,盘桓数日,湘灵频频入梦,因赋《梦旧》问湘灵:

别来老大苦修道,炼得离心成死灰。

平生忆念消磨尽,昨夜因何入梦来?

“因何入梦”之问是含泪的幽默吧!据说湘灵见诗淡然一笑,托邻居传话:“既然梦中已见,就是话别了——极乐世界再见吧!”

白居易怏怏地离开曾生活二十二年的故乡,虽获得了炽烈永恒的真情却有始而无终。他可是怀着憧憬与希冀重返故乡的啊,或因聪慧多情的湘灵羞以缁衣衰颜见故人而欲定格形象于青蛾靓颜,故尔避免了花甲恋人苍颜互睹垂涕的尴尬。然而,苍髯白发的诗人行将永别曾给予自己欢乐与真爱的东林,永别生活成长足足半个世纪的故乡古符离,尤其是欲见而未得见的恋人,心情如何实难想象!诗人就要离开了,希冀与失望、温馨与凄清、甜蜜与苦涩、欣喜与悲怆,一齐涌上心头,汇聚成莫可名状的怅惘与落寞。他轻轻地呼唤着:古朴苍桑神圣的玉皇寺!香火白鹭翔泳的陴湖!红鲤嬉游的濉水!秀丽静谧的流沟寺!恬然安堵的朱陈村……颇不情愿地踏上黄尘漫漫、衰草瑟瑟的荒城古道。

霍子有诗云:

白府废园草青青,乐天无奈负婉灵。

信志孝子多难做,愿把盟约系半生。

白居易和李白同被认为是当仁不让的“词家之祖”,这首《长相思》奠定了白居易在词创作上的地位,我们没想到,这符离还是汉文化中“词”的发祥地:

汴水流,泗水流,

流到瓜洲古渡头,

吴山点点愁。

思悠悠,恨悠悠,

恨到归时方始休,

月明人倚楼。

我们知道《长恨歌》被评论家认为是唐代歌行体长诗中最好的一首,在我国诗歌史上占有突出地位。如果说,白居易的创作灵感中有来自对陈湘灵的思念的话,那么,符离这块风水宝地对中国唐诗的发展便有着不可磨灭的贡献!

······

如今,符离犹在,紫微花开,唐河卧波,濉水长流,只是少了白居易的足迹及笑容,但多了白居易的诗歌。在符离、在宿州、在中国到处都能听到他那不朽的诗篇——“野火烧不尽,春风吹又生”。

可叹,人生不如意事十之八、九。

按照古诗节律吟诵(千年吟诵到如今.)(5)

是时相遇在符离

——符离五子

白居易与“符离五子”是哪“五子”呢?

白居易在安徽宿州符离东林草堂生活了22年,一直把符离当作他的故乡。虽在宦海风波之中,仍念念不忘符离。其幼年读书时,同当地著名的才子刘翕习(刘五)、张仲素、张美退、贾握中、贾沅犀,并称符离六子。他们经常泛陴湖,留恋流沟寺,登五里山,诗酒盘恒,称盛会焉。在流沟寺写下了“惟有流沟天下寺,门前依旧白云多”,五里山写下了“五里村花落复开,流沟山色应如故”,《醉后走笔酬刘五主簿长句之赠兼筒张大、贾二十四先辈昆季》诗中有云:“刘兄文高行孤立,......是时相遇在符离......秋灯夜写联句诗,春雪朝倾暖寒酒。陴湖绿爱白鸥飞,濉水清怜红鲤肥。......张贾兄弟同里巷,乘间数数来相访。雨天连宿草堂中,月夜徐行石桥上。......(《白居易集》第一册)。足见自居易与符离五子的友情关系。

白居易所结交的“符离五子”是其人生路途中难得的挚友、诤友、益友。多年来,他们惺惺相惜,激励共勉,“心畏后时同励志,身牵前事各求名”,相继驱车长安应试。“齐入文场同苦战,五人十载九登科”。白居易与“符离五子”这几个好朋友之中刘翕习(刘五)得中最早;二张应试名次靠前,只是美退连考两次方才告捷;贾氏兄弟,沅犀运气欠佳,连考三年不中,白居易鼓励他“三年不鸣鸣必大”,后也得中。

白居易三十二岁时(贞元十九年即公元803年)与元稹同授秘书省校书郎,成为皇帝身边的近臣。时任岐阳主薄的刘翕习写了一篇《秦中行路吟》寄给白居易,流露出归隐之志。白居易写诗赠好友,对其诗文予以高度评价,称之“吟之句句披沙金”,并规劝好友“须知通塞寻常事,莫叹浮沉先后时”、“君不见买臣衣锦还故乡,五十身荣未为晚”。对朋友的关爱之情溢于言表。

白居易离开符离之后,还多次回符离探望归隐不仕的好友刘翕习和贾氏兄弟。从其《新丰路逢故人》诗中“知君不得意,郁郁来西游”、“惆怅新丰店,何人识马周”之句可以看出,白居易遇见的这位故人不是刘翕习,十有八九便是贾氏兄弟。因为诗中的新丰就在流沟寺、武里山附近。写此诗可能是机缘巧遇:白居易前往新丰探望外祖母,同时探视在武里山隐居的刘翕习(刘五),路上巧遇故人,高兴之余,故赋诗以纪念。

关于白居易在符离的生活经历,志书亦有所载。如《道光宿州志》卷三十三“流寓”记:“白居易,字乐天,太原人。少时尝东游徐泗,寓居符离五载,日与刘翕习、张仲素、张美退、贾握中、贾沅犀同泛陴湖,游流沟、武里诸胜,诗酒盘桓,称胜会焉”。《宿州志》记载:“白居易十一岁时随父亲白季庚移家来到符离,十六岁在符离的‘濉南古原’写下《赋得古原草送别》诗”。《宿州志》“艺文”门所载清蔡霖苍所作《过白香山韩昌黎符离寓居处有感》一诗:“符离古孔道,前贤流寓多……白年方二十,五岁居此邑……”并且,在寄寓符离期间,白居易写下大量诗作。唐德宗贞元十八年(802年),白居易拔萃登科,在被授校书郎之后,始于次年移家长安,这才离开了其在苻离的故居(参见《宿州志》新志,页664)。在白居易故居遗址上,后人还曾建过白公祠。后毁之,东林草堂遗址犹存。对于白居易故居,后人亦曾写诗凭吊。如清人蔡霖苍曾写《过白香山韩昌黎苻离寓居处有感》一诗:

苻离古孔道,前贤流寓多。

白韩二巨公,到处迹不磨。

白年方二十,五岁居此邑。

每从刘使君,与张伯仲集。

韩以仕建封(注:韩愈曾做驻徐州武宁军节度使张建封的幕僚),三年羁客踪。建封殁乃去,而致足音跫。今过两公宅,离离湮黍稷。何处共啸吟,渺然不可识。幸有遗文在,千年星日垂。《原道》《新乐府》,触目系人思。”诗人描写自己在路过韩愈、白居易在符离寄寓之处时的感慨,诗中所写白居易“五岁居此邑”虽不恰切,但其对前贤的那份深深的崇敬之情,却充溢在字里行间。

白居易在符离期间,刻苦读书、勤奋写诗。关于其读书与写诗方面的经历,我们从白居易《与元九书》中可以看到:“五六岁便学为诗,九岁谙识声韵,十五六始知有进士,苦节读书,二十已来,昼课赋,夜课书,间又课诗,不惶寝息矣。······二十七方从乡赋。既第之后,虽专于补试,亦不废诗,及授校书郎时已盈三四百首。”从《与元九书》,我们得知白居易在符离期间写下了大约三四百首诗。其中最著名的是那首妇孺皆知的《赋得古原草离别》。这首送别诗的题材本身没有什么特别的,写的就是常见的离情别意,其独特之处在于构思。一般,送别诗常采用描写风云烟柳以渲染离情别意,或描摩别离者的形象以表达难舍之情。但白居易此诗,前六句对“原上草”进行描写,后两句才切合题意抒发送别之情。诗中,诗人通过描写草的一枯一荣来反映人生的离合,用草的茂盛以表现别情的浓郁,从而给读者以全新的感受。正是这首诗,让当时的人们认识了这个年仅16岁的少年。据说,白居易还曾因这首诗作而赢得当时诗坛名流顾况的垂青。顾况还为白居易张扬诗名,而“符离五子” 也分别在很多场合给予白居易高度赞扬。这一文坛佳话在《唐摭言》、《唐语林》、《北梦琐言》、《能改斋漫录》、《全唐诗话》等书中都有类似记载。之后,《赋得古原草送别》也一直被作为唐诗名篇而传颂不衰。后世历来诸多选本、鉴赏辞典多选入。如《唐诗品汇》、清徐增《说唐诗》、姚鼐《今体诗抄》、孙洙《唐诗三百首》、高步瀛选注《唐宋诗举要》、朱东润主编的高校教材、以及萧涤非、程千帆、马茂元、周汝昌主编的《唐诗鉴赏大辞典》等都曾选入此诗。由此可见白居易此诗影响之大。

读书之余,白居易还时常在符离周边游历。符离夹沟有武里山、镇町寺山等山,唐时还有“陴湖”,白居易常携贾元犀、贾握中、张仲素、刘翕习、张美退等符离五子“泛舟陴湖,游流沟,武里诸胜”。对于这个时期美好的游历生活,在若干年后诗人与故友相遇而作的诗中,我们还能看到他是多么难忘与回味:“……是时相遇在符离,我年二十君三十。得意忘年心迹亲,寓居同县日知闻。衡门寂莫朝寻我,古寺萧条暮访君。朝来暮去多携手,穷巷贫居何所有。秋灯夜写联句诗,萶雪朝倾暖寒酒。陴湖绿爱白鸥飞,濉水清怜红鲤肥。偶语闲攀芳树立,相扶醉蹋落花归。张贾弟兄同里巷,乘闲数数来相访,雨天连宿草堂中,月夜徐行石桥上。……且倾斗酒慰羁愁,重话符离问旧游。北巷邻居几家去,东林旧院何人住。武里村花落复开,流沟山色应如故。……”(白居易,《醉后走笔酬刘五主簿长句之赠,兼简张大、贾二十四先辈昆季》)诗中,诗人回忆起自己当年和“符离五子”一起读书之暇的游历情景,真实细腻,且极富感情色彩。

白居易的政绩虽然建在江南,可也有符离的一份光荣,也是符离人民的骄傲!像符离人不会忘记白居易一样,白居易到老也没有忘记符离,没有忘记符离。他在《朱陈村》的诗中详细记叙了符离附近的朱陈村“桑麻青氛氲”的生活景象:“机梭声札札,牛驴走纭纭。女汲涧中水,男采山上薪。县远官事少,山深人俗淳。有财不行商,有丁不入军。家家守村业,头白不出门。生为陈村民,死为陈村尘。田中老与幼,相见何欣欣。一村唯两姓,世世为婚姻。亲疏居有族,少长游有群。亲疏居有族,少长游有群。黄鸡与白酒,欢会不隔旬。生者不远别,嫁娶先近邻。死者不远葬,坟墓多绕村。既安生与死,不苦形与神。所以多寿考,往往见玄孙。”他在诗中记叙了自己一生的遭遇,虽然“十岁解读书,十五能属文。二十举秀才,三十为谏臣。”但还是“孤舟三适楚,羸马四经秦。昼行有饥色,夜寝无安魂。东西不暂住,来往若浮云。离乱失故乡,骨肉多散分。江南与江北,各有平生亲。平生终日别,逝者隔年闻。朝忧卧至暮,夕哭坐达晨。悲火烧心曲,愁霜侵鬓根。”因而诗人“一生苦如此,长羡陈村民。”他“长羡陈村民”,可见他时长忆符离!他在诗中说的“黄鸡”也许正是诗人年少时吃过的“符离集烧鸡”。在诗人眼里,他早已把符离集当作自己的故乡,因为这里有他的故居,有他的童趣,有他的学友,也有他一生的初恋!

按照古诗节律吟诵(千年吟诵到如今.)(6)

谁唤符离渡,苍茫送客舟

——符离晓渡

如今白居易生活过的古符离,已经没有往日的繁华,一条清瘦普通的古符离街道,让人无法使它和它过去的辉煌联系起来,街道两旁的人家大都搬迁走了,寂寥地散住的人增添了这里的沧桑。这是一个让人怀旧凭吊、又有些旧时代痕迹的地方。

符离村境内有两条重要河流,南面一条是唐河,北面一条是濉河。明清时期所说的宿州八景“符离古桥”与“符离晓渡”,指的是濉河上的古桥与渡口……

濉河,古称睢水。郦道元《水经注》云:睢水出陈留县西蒗荡渠。明代宿州境内称小河。濉河是一条源远流长的古老的河流。楚汉濉水之战、宋金符离之战、靖难之役小河之战等重大战役,就发生在符离村境内的濉河沿岸。它上承大梁(开封)鸿沟之水,下至小河口(邳县境)入泗水,累受黄泛侵夺,历史上河道多有变迁。

濉河是秦汉以来宿州至徐州古驿道的必经之地。不知是何年月,古驿道与濉河的交汇处建起了一座石拱桥。元末明初,由于社会动荡,石桥垮塌了好长时间也没有修复。明洪武二十四年(1391年),时任宿州知州在此处重新修建了一座五孔石拱桥。修建此桥目的,是为了方便到城北七十里的新丰里祭祀马皇后父母。到了弘治十六年(1504年),此桥度过了百年岁月,桥梁开始倾圮,桥下面的石拱上苔藓斑驳,俨然成了危桥。时任知州黎熙“征募良匠,陶甓炼垩,密筑深甓煅灰,以固其址;排石以壮其基;下列五洞,以防潦水之冲。”(明嘉靖《宿州志·建设志·桥梁》)经过除险加固,该桥再次焕发了青春,为奔波在这条驿道上的游子们带来了诸多方便。

明弘治十一年(1498年),江西泰和人曾显由滁州改知宿州。知宿期间,曾显别出心裁地组织一帮文人武将评选宿州八景,并要求赋诗而颂之。符离古桥被列为宿州八景之一。海南琼山县人、弘治十四年(1502)任宿州州判的唐伟赋《符离古桥》诗赞曰:

今日黄河照眼清,长虹截断碧波横。

经过有客留佳句,病涉何人郁下情。

鲁叟底询耕稼者,商君不梦筑严生。

喜逢昭代兴王政,到处逢人颂太平。

诗人通过描写符离古桥来颂扬当时的政治清明。明弘治年间袭阴任宿州卫指挥使的定远人梅元也写过一首《符离古桥》诗:“千金买石跨通渠,子产何劳济乘舆。过尽几多云路客,个中谁是马相如。”

明代万历后期,此桥又经过了百年的风雨洗礼与黄流冲撞,开始渐渐垮塌。明朝著名文学家吴国伦(1524~1593)于万历二十年前后从宿州符离濉河经过,此桥已变成危桥。诗人有桥不敢过,在此候舟时赋《濉河候舟》诗一首:

此行心屡折,骑马问津还。

咫尺符离道,迷茫濉水间。

浪中寒白日,树底落青山。

一片风帆影,飘飘不可攀。

万历末年,时任工部屯田司员外郎的福建长乐人谢肇浙(1567年~1624年)来宿州勘察水利河道,此桥已经垮塌,他的诗只描写了景色如画的符离渡口。其唐诗集句《重过符离渡有感集句四首》诗云:

夜半钟声到客船,月光如水水如天。

无边落木萧萧下,风景依稀似去年。

野渡无人舟自横,几家同住一孤城。

伤心欲问前朝事,一夕秋风白发生。

雁归河渚夕阳空,驱石何年到海东。

风景苍苍多少恨,人歌人哭水声中。

万井千山海色秋,寒鸦飞尽水悠悠。

行人自笑不归去,来往风尘共白头。

这四首诗作者分别借用了唐代诗人张继《枫桥夜泊》、赵嘏《江楼感旧》、杜甫《登高》、韦应物《滁州西涧》、刘长卿《新息道中作》、窦巩《南游感兴》、陈佑诗《无定河》、刘沧《题龙门僧房》、杜甫《陪李七司马皂江上观造竹桥,即日成,往来之》、刘沧《咸阳怀古》、杜牧《题宣州开元寺水阁,阁下宛溪,夹溪居人》、李嘉祐《同皇甫冉登重玄阁》、严维《丹阳送韦参军》、崔橹《春日即事》、戴叔伦《赠殷亮》中的诗句组成,没有一句是作者原创的。诗人笔下的符离古渡口美轮美奂,韵味无穷,令人拍案叫绝。

符离濉河上还有一座浮桥,又称符离月河浮桥。月河位于符离桥之南。乃明工部侍郎白昂为减缓濉河水势而开凿。大学士李东阳在《宿州符离桥月河记》中介绍了开凿月河的原因:“见其庳不能樯舟,且水为所阨,故横不可制,乃为月河。于桥(即符离桥)南禹庙之下,长三百八十丈,广十三丈,深二丈五尺。”该工程始于弘治三年五月十五日,竣工于八月十五日。明嘉靖十五年御史苏祐于月河上首建浮桥。崇祯年间,知州侯世延修复之。该桥是用九只船横于月河上为桥梁,桥两侧用铁链把船锁住相连,在船上面铺木板架设而成。清乾隆年间工部尚书裘日修来宿州勘察水利时写的宿州符离《浮桥》诗记述了当时的浮桥状况:“渡河无用愁无船,千寻铁锁横相牵。朱兰欲断行复联,常山蛇势走蜿蜒。马蹄隐隐却更前,谁与捷足矜扬鞭。前驱回首语后贤,徐徐揽轡休争先,下临不测之深渊。”康熙十五年,正值以吴三桂为首的三藩作乱。可能是浮桥已经毁掉,时任宿州知州石芝麟于此处重建浮桥,以之资清兵快速经过。康熙五十六年知州董鸿图又重新修之。

符离渡口是沟通古驿道南北的重要节点,地理位置非常重要。乾隆二十三年,宿州知州张开仕为此请求凤阳府拨专款修复符离渡口。据清光绪《宿州志·水利志·桥梁》记载:宿州官府为符离渡“置船十二只,兵四名,领种桥地两顷四十亩。后船破损,桥兵自备船只,伺应驿递,行旅赖之。”在连年遭受洪涝灾害、财力匮乏的情况下,宿州官府对符离渡口如此支持,可以说是慷概大方了。裘日修来此渡口视察时留下了“水乱虹桥迷古渡,云埋雉堞隐孤城”与“我正耸肩闲觅句,不劳津吏远相迎”的诗句(《与子才别两日矣,客舍见其题壁句,因次元韵》)。这也从侧面印证了宿州官府对符离古渡口的重视。之后,南来北往的商旅、官员等行人于此候舟渡河,便成了符离渡口一道亮丽的风景。光绪二年岁贡、曾任潜山县学训导的宿州籍诗人李心锐描写了“符离晓渡”的景色:

谁唤符离渡,苍茫送客舟。

野烟低水面,初日上滩头。

两岸人声聚,中流浪影浮。

前村鸡唱晓,黄叶一鞭秋。

此诗是其宿州八景诗之一。而明代僧人释宗泐过符离渡口时,描写了符离渡口的落日余晖:

孤村带寒鸦,远山涵夕雾。

渡头人未归,日落风吹树。

两位诗人描写的都是符离渡口秋天的景色,一早一晚,韵味不同,竟显风流。

······

每当清晨,雄鸡报晓时,两岸万人争渡,车马喧闹。朝霞映在濉河里,照着行人的影子,行人沐浴在朝霞里,影子映在水里,在两岸苍翠欲滴的树林映衬下,和着近村的鸡鸣,构成一幅美丽壮观的水墨画。人称“符离晓渡”。清朝乾隆皇帝过此,曾亲题碑匾,在符离桥的旁边,一直有碑上刻“皇恩浩荡”字样。

如今濉河大堤上空遗下一座桥墩,桥,已经没有踪迹了,当年诗人白居易经常站在桥上,看濉南平原的风光,并写下许多诗歌。现在物非人去,只有残败的桥墩,不住地诉说着过去。

离通济桥遗址东百余米,是濉河和斜河呈丁字形交汇而形成的三角洲,传说三角洲那片芦苇掩映处,就是东菜园白居易的居所——东林草堂。唐时,这里是一片泽国水乡,碧水荡漾,风景秀美。史载:宿州市城北二十里有濉河,河南有一高台,台上树木茂盛,野草丛生,人称“白堆”。为唐朝大诗人白居易故居——东林草堂遗址。东林草堂所在村唐朝称毓村,现在称东菜园。如今,这里风光依旧,绿水长流,在盛夏的田野里,数百亩紫薇妖娆绽放着,奔放似火,鲜艳欲燃, 正是“盛夏绿遮眼,此花红满堂”!

试想,东菜园村不久就会改成毓村,再现唐时美景。

按照古诗节律吟诵(千年吟诵到如今.)(7)

草色青青云色霞

——九孔桥

在符离村境内有条唐河,也是条古老的河流。当年隋帝杨广下扬州,舟行大运河宿州境内,因天旱无水,隋帝杨广下令宿州知府再开挖条引河,以保证他的龙船上物质供给充足。后因杨广的大隋被李唐政权攻破而废。至唐太宗李世民登基,为了保障民生水利建设,下旨再次开挖,后人称唐河。

唐河在濉溪县境内称巴河,发源于濉溪县。濉溪县自有史以来一直归宿州府管辖,直到公元1977年1月12日改属淮北市。

据《宿县志》载:唐河全长80公里,流经墉桥区境内为16.9公里,流域面积203.7平方公里,多年平均水位11.6米,最高水位为19.58米,最低水位为16.25米。唐河在1949年以后有过三次变更:一是1966年,从马庄截流入沱河,改名为新水河;二是1949年,唐河自蔡桥经老符离、灰古、蒿沟到观音堂;三是1976年新汴河开挖后,萧濉新河引河截断了唐河,使唐河上游河水经地下涵道入沱河,唐河下段入濉河。1976年,政府开挖双庆河后,截断水源,唐河随废。

唐河流经老符离,河上有许多古迹:著名九孔桥立于其上。九孔桥建于清朝乾隆23年,距今已有近300年历史,为九孔石桥,长216米,宽5米,每拱跨度3.8米。是目前宿州市境内唯一幸存完好的较古老的石桥。

那么,这座九孔桥是谁修建的呢?宿州民间有三种传说。

此桥为当时南北交通驿道上的一座主要桥梁,桥上两侧有石栏。相传,明清时期,宿符路是南北二京的主要驿站,为了方便行人,宿州知州向皇上申报了一个建桥计划:设计一百零九孔,玉石栏杆,雕金小鹑,需白银万两。上报后,乾隆帝按计划拨款。可是知州贪财,一百零九孔桥,修建为九孔桥,并在桥北建一大石碑,知州称:一碑单九孔。“玉石栏杆金小鹑”改为石栏杆雕小鹑。当地豪绅举报皇上,乾隆下江南正好路过此地。知州慌了手脚,慌忙跑到徐州迎驾,并向皇帝奏道:

“真龙天子不能入宿地,过了徐州就是宿州,官道旁有黄花洞,黄花洞下是一望无际的芦苇荡,那里经常有盗匪出没。为保圣安,请皇上绕道走。”

谁知,这位乾隆爷就是不怕土匪,他非要走宿州不可。结果乾隆过了九孔桥,游了黄花洞,调查了真相,杀了这个贪官。

黄花洞,真迹至今尤在,就在符离村不远的地方。

黄花洞村村东有山,山腰有一古洞,名叫黄花洞。古代此山原叫卧虎山,古洞叫采隐洞,洞侧不远有一青龙泉,三年不雨水涓流,日降千厘不暴涨。泉边有一龙泉寺,四周树木参天,野草青青,杏花满坡,清香浓郁,环境优美。通往古洞的道路弯弯曲曲,拾级而上,洞前有三棵巨槐,并有一尊高大的石碑。山下是黄桥湖畔芦苇荡,故有“九曲十八盘,一碑单三槐”紧靠芦苇湖之说。后因一般优美的黄花女传说,改名黄花山、黄花洞。乾隆皇帝南巡时,路经此地曾赋诗一首:

草色青青云色霞,

黄桥湖畔几个家。

孤家面临黄花洞,

未见黄花见杏花。

另一种民间传说:当地有个以挑水为生的年轻人叫九孔,天天到宿川城北的河里挑水,见唐河水深流急,经常翻船,就下决心积钱造桥。

他省吃俭用,连老婆也不娶,天天将挑水的余钱,投到附近玉皇寺的古井中。到他60岁时,估计投井之钱足够造桥之用,便到州衙说明原委。知州赵琳,听了这事非常高兴,命人下井捞钱。捞出的钱币在玉皇寺大殿上清点,足够造桥之需。知州爱民如子,也拿出一百钱赞助,并为其“九孔桥”。建桥工匠也被九孔的事迹感动,工钱一分不要,还专门在九孔桥边立了一块碑,以便能让后人记念他。

故事未必真实,但却传达了一个朴素的道理:不管贫富贵贱,为百姓造福,百姓永远不会遗忘。

第三种传说是这样的:宿州城北有个玉皇寺,北部符离集有大批民众信佛,他们每月初一、十五和各种佛教节日中,都要赶往宿州玉皇寺拜佛做佛事。这些居士众多,男女老少数百人,每次乘舟渡河要等半天也渡不完,他们便把这件事报告给宿州玉皇寺住持法学。法学住持佛祖胸怀,结缘了一些财主,募捐了一大笔银两,又请了建桥名师开始修建九孔桥。为什么要修成九孔呢?在中国古代,传说天有九重。也作“九重天”、“九霄”,九为阳数的极数,即单数最大的数,于是多用九这一数字来附会帝王,与帝王有关的事物也多与九有关。帝王之位称“九五”。帝王称“九五之尊”。另外,又因为宿州玉皇寺住持说话一言九鼎,所以要修建成九孔桥。

九孔桥施工方案极为科学巧妙,砌筑拱洞用的是纵向联式砌筑法。即把整个九孔桥沿宽度方向用11道独立拱券并列组合起来。每道拱券单独砌筑,合龙后自成一体。这样砌完一道拱后,移动承受拱券重量的木架,再砌相邻的一道拱,一道一道地砌筑,既节省搭木架的材料,又便于移动木架分别施工,并且以后容易维修。因为每道拱券都能独立承受重压,11个拱券拼成一个大拱券,如果某一道拱券损坏了,可以部分施工维修,不影响整个桥身安全。为了克服纵向并联砌筑法整体结为不结实的缺点,建桥总建筑师设计先用9条两端带帽头的铁梁横贯拱背,串连住11道拱券,加强横向联系,再对两块毗邻的拱石,用双银锭形的腰铁卡住,然后在桥的两侧各有长1.8米,外头向下延伸五厘米的钩石六块,勾住主拱券,拱券外还有护拱石,这样,整个桥身结合在一起。另外,利用拱脚比拱顶宽0.6米的少量“收分”来防止拱券倾斜。经过300年的考验,证明这种施工方案是极其科学,极有成效的。

因为唐河东流,故九孔桥身迎水处每拱之间均有尖角,不但减轻夏日洪水之冲力,亦使古桥愈加坚固秀美,独具魅力。桥身面西有三个龙头探出,竭诚护佑古桥。300年来,古桥默默承受着车辗人压,巍然如山,今之犹残存龙首下颏,略见古韵雄风。

风雨300年,九孔桥连接着唐河南北百性的延续。也不知有多少车马行人践踏过它,受惠得益于它,古桥皆默然无语,如一坚忍沧桑老人,负重而道远。金秋季节观赏此桥,远远望去如长虹卧波。桥下碧波荡漾,桥与倒影相映成趣。石拱桥的四周,树木与庄稼郁郁葱葱,桥与大自然融为一体。在现在宿州人的眼中,符离唐河上的九孔石桥就是一座展示着符离历史人文景观的“赵州桥”。

今天,看古桥依然年轻,九孔桥仍与古道相连,隐于林荫、庄稼田间,被改道新修的公路大桥所代替,虽然没了昔日车水马龙之景象,但是九孔桥依然岿立在唐河之上,仍是农夫们作物两岸庄稼的必经之路。细观桥体没有破损,没有裂缝,我们无不被古人的建桥技术所折服,拱洞完好如初,没有一块石块变形松动,在当时没有水泥的情况下,连接的如此之好,使我们后人惊叹,使我们后人感慨!更使我们后人感到宿州古人的创造精神和深厚的文化底蕴。

如今,时过境迁,九孔桥虽然已失去它往日的意义与繁华,但它却成为了与符离一样又有关联的著名景点,屹立在唐河上,成为符离人的一大骄傲。

按照古诗节律吟诵(千年吟诵到如今.)(8)

色、香、味、形俱最佳

——符离集烧鸡

符离镇地区烹鸡、吃鸡历史悠久,源远流长。传说,五帝之一的颛顼之玄孙钱铿发明烹鸡术,并因向尧献野鸡汤而受到赏识,被封于大彭(今徐州)为君,因称彭祖。《楚辞·天问》载:“彭祖斟雉帝何飨?受寿永多,夫何久长?”彭祖不但是传说中的八百岁老寿星,而且还被尊为中国烹饪术的创始人,更是烹鸡术的始祖。1984年,江苏徐州考古发掘汉墓,在楚王刘戊之墓的庖厨间,出土文物有铜鼎、盆、勺等食物容器及铁釜、陶甑等炊煮器具。据说在庖厨间保存有楚王属县的贡奉物品符离鸡,符离鸡盛放在陶盆内,上有泥封,并盖有“符离丞印”的封记,鸡骨基本保存完好。据考古专家鉴定和推断,是古符离县贡鸡。这一发现证明符离鸡的出名,至少在2000年以上。

又传,清乾隆二十二年(公元1757年),乾隆皇帝第二次南巡,宿州知州张开仕进贡符离集卤鸡,乾隆帝品尝后称赞不已。

关于符离集烧鸡,各大小媒体均有报道:符离集烧鸡出名形成于20世纪初,创始人是韩景玉。

清宣统二年(1910 年)至民国4 年(1915 年),山东德州的管再洲、江苏丰县的魏广明分别来宿县符离集经营德州扒鸡和红曲鸡。符离集居民韩景玉集两家所长,加上11味中药材,精心制作。制作出的烧鸡,不仅色、香、味、形俱佳,而且还具有舒气、健胃效用。另外又增加了剪断软骨和折断肋骨两道工序,使造型更加美观,遂命名为“符离集烧鸡”。后来津浦铁路通车,赢得了顾客的好评,很快誉满省内外。

符离集这个地方水草茂盛,沼泽遍布,野鸡结群出没其间,当地居民擒而饲之,逐步演化成远近闻名的符离麻鸡。后来野鸡已经很少了,当地农家饲养的土麻鸡也都是离山野鸡的后代。以这种土麻鸡作原料,经过制作出的符离集烧鸡色佳味美,肥而不腻,熟而不破。

正是因为这种原材料,符离集烧鸡才得以名扬天下。同时,因津浦铁路经过符离镇,带来了大量客流,当时的韩家扒鸡以味道好吸引了大量乘客,口口相传作为最主要的传播方式,促进了符离集烧鸡制作技艺的提高和知名度的提高。

正宗的符离集烧鸡色佳味美,香气扑鼻,肉白嫩,肥而不腻,肉烂脱骨,嚼骨而有余香。

1951年,政府正式命名为符离集烧鸡,并逐步形成了当地最大的产业。1956年,在全国食品工业会议上被评为中国名菜,列入中国经济出版社出版的《中国名菜谱》。2005年7月18日申报了符离集烧鸡原产地域保护并取得成功,成为国家地理标志产品;2008年,符离集烧鸡成为省级非物质文化遗产。

说实在的,符离集的乡亲们是幸运的。现如今,尽管其经济的发展和乡亲们的富裕程度并不算高,只要有符离集烧鸡存在,有东林草堂存在,符离集就不愁重温古符离集的辉煌。个中原由很简单:符离集烧鸡、东林草堂作为一种文化,已经成为现代符离集寻求新发展的一种软实力,这种软实力有着无形的吸引力。

注:韩景玉(1908~1983)原籍山东省泗水县。民国6 年(1917 年)随父母逃荒到宿州市符离集,靠卖烧饼为生,后兼卖卤鸡。

按照古诗节律吟诵(千年吟诵到如今.)(9)

春风吹又生

——现在与未来

今日符离村,已是省级千年古村落。素有“千年符离,居易故里”的美誉。2014年,符离村被列为建档立卡贫困村,共有建档立卡贫困户275户594人,贫困发生率高达14.51%。截至2018年底,全村已脱贫258户555人,贫困发生率降至1.03%,顺利实现户脱贫、村出列。

自2017年4月份以来,该村在市委组织部扶贫工作队队长、符离村第一书记侯立芬同志带领下,仅用两年时间就发生了巨大变化:基础设施改善了,新建道路22公里,新修水渠3800米,家家户户用上了自来水;村容村貌变美了,10条臭水沟经过综合治理后岸清水碧,501盏新安装的村道路灯熠熠生辉,14000株泓森槐、500亩紫薇园生机盎然,乡村文化旅游产业正由规划蓝图变成热火朝天的工地;村民口袋变鼓了,2018年村集体经济完成收入21.6万元,全村人均可支配收入达到12000元。更重要的是村民思想观念发生了重大变化,产业致富的思路活泛了,精神文化生活丰富了。省、市、区主要领导同志多次到村检查指导工作,对符离村扶贫工作开展的成效给予充分肯定。

符离村现任支部班子,正积极打造“馍坊、豆腐坊、油坊、酒坊、烧鸡坊”等古宅,发展民宿,重现老符离街历史风貌,同步推进符离晓渡、东林草堂等文化遗迹恢复。

符离村除了有河流、湖泊水景,这里还有着保存相对完好的明清建筑遗存。村子选址讲究,布局合理,格局奇特。村中街巷沿雎河岸坡而蜿蜒延伸,民居建筑风格整体一致、局部多变,古庙遗址、古宅遗址、古塔遗址,无一不在诉说着符离村古老的历史和沧桑的故事,也在彰显着这座古村落非凡的历史文化魅力。

符离,历经千年沧桑,几经朝代的沉浮,使她越来越成熟,越来越漂亮,她像一本厚厚的书,承载着符离的过去,记载着符离的辉煌,启迪着符离的未来……

(原创文章,版权所有)

作者简介:

赵汗青,男、汉族,安徽宿州人,祖籍淮北,资深媒体人、旅美作家、文史学者,博士。《中国新闻杂志》执行总编辑。

已出版20万字军事历史小说《垓下之战》、20万字军事小说《抗日英雄欧明海传奇》、20万字历史章回小说《游龙戏凤后传》;创作50万字文史类《沧海宿州八千年》、20万字长篇军事历史小说《血染虹桥》、20万字传奇小说(合作)《抗日名将孙象涵传奇》、二十万字章回小说(合作)《宿州玉皇寺传奇》、十万字纪实文学(合作)《丰碑——革命先烈吴可传》、二十万字长篇游记《行走藏疆高原》等九部作品。

美国麓鹿出版社中国部CEO

安徽垓下研究会学术顾问

安徽省宿州市侨联常委

刘欣华;女、汉族,安徽蚌埠人,祖籍河南温县,英文翻译、旅美作家、文化学者、博士,《天下时报》网总编,麓鹿书画院院长。

有千余篇散文、随笔、游记及长篇记实作品(合作)《丰碑——革命先烈吴可传》等问世。

参考文献:

《宿州志》明·嘉靖

《宿州志》清·光绪

《古今符离》拂晓报社,1999

《话说符离集烧鸡》大众文艺出版社,2009

《符离史话》李胜田,中国文史出版社,2010-09

《白居易诗集》中国国际广播出版社出版,2011-05

《拂晓新闻网》周宝芳,2014.11.11

(【日本】九州大学博士、教授静永健著、刘维治翻译《白居易写讽喻诗的前前后后》,北京:中华书局,2007:263.)

(隽雪艳、【日本】高松寿夫主编《白居易与日本古代文学》,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12:9.)

,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文章作者的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其原创性、真实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和原创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文章投诉邮箱:anhduc.ph@yahoo.com

    分享
    投诉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