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货膨胀你开始了吗(总有一种通货膨胀的感觉)

通货膨胀你开始了吗(总有一种通货膨胀的感觉)(1)

上周六,东方卫视《我的新衣》开播。从《女神的新衣》到《女神新装》再到《我的新衣》,同一档节目每季都会有一个全新的名字,两次被迫改名,一次是因为版权,一次是因为总局限令,也算是命运多舛的一档节目了。

走到第三季,节目在制作上还是越发的趋于成熟,只是节目中买手们的出价是一季比一季夸张,几千万几千万的甩,冷眼君不免有一种通货膨胀的感觉。

另外,前一阵陈冠希因女友未能参加《我的新衣》,冲冠一怒为红颜,在微博上怒骂林志玲,也让这档节目蹭了不少热度。不仅如此,范冰冰和林志玲同时出现在一档节目中,俩人还要同台走秀比美,呵呵,这也真算是活久见了。

通货膨胀你开始了吗(总有一种通货膨胀的感觉)(2)

△指定APP的开机广告是范冰冰的同款衣服

通货膨胀你开始了吗(总有一种通货膨胀的感觉)(3)

△女神专区

通货膨胀你开始了吗(总有一种通货膨胀的感觉)(4)

△买手专区

通货膨胀你开始了吗(总有一种通货膨胀的感觉)(5)

△设计师专区

其实,从第一季《女神的新衣》开始,每期节目都会有一个规定的设计主题。两季下来,能做的主题都做得差不多了,无非是摇滚、亲子、运动、职场、复古等,而这些在两季节目中,多少都有点撞车,只是主题名称改了一下,比如说,第一季的“摇滚”,第二季的“摇滚也清新”。

通货膨胀你开始了吗(总有一种通货膨胀的感觉)(6)

△《女神的新衣》第一季,标红为当期淘汰的女神

值得一提的是,第二季增加了明星个人电影主题的走秀。就是在每期一个大主题下,明星可以根据自己服装的风格,选择相应的电影主题作为自己的走秀主题。而《我的新衣》,延续了第二季的这个电影主题秀,第一期的主题是“华丽的转身”,范冰冰搭配走秀的电影是《时尚女魔头》,而这和第二季第九期郭碧婷《穿普拉达的女王》主题撞车,所以这一季想在主题上做创新有点难。

通货膨胀你开始了吗(总有一种通货膨胀的感觉)(7)

△《女神新装》第二季,标红为当期淘汰的女神

如果说第三季比较明显的变化,就是一些规则和环节的改变。其实相较于主题这种抽象的内容,改变这些具体的规则和环节,一方面,这样好操作。另一方面,显示节目组确实做了一些创新努力。

首先,增加助力女星和30位设计师。《我的新衣》的新规则是,每期一位X助力女星,第一期是范冰冰。但是,助力女星到底是起到什么作用?难道只是负责走一场服装秀。

通货膨胀你开始了吗(总有一种通货膨胀的感觉)(8)

另外,这一季节目中有4位常驻女明星,分别是林志玲、王丽坤、吴昕、张俪(或何穗)。但是,她们的设计师也可能会被更换。好吧,明星和设计师好不容易磨合培养出默契来,但节目组在此时给她们换设计师,好像于情于理都很难说通,节目组这到底是闹哪样,给常驻明星更换设计师的目的到底是为了什么啊。

通货膨胀你开始了吗(总有一种通货膨胀的感觉)(9)

其次,去掉了男神这个鸡肋环节。其实男神在这个节目中,定位更像是表演嘉宾,虽然第二季增加了男神可以使用100万虚拟货币来出价,但他们起到的作用也不大,看点依然是结尾的表演秀。所以,第三季去掉这个尴尬的环节,确实可以理解。

再次,韩国女星缺席。在前两季的女星阵容中,标配的女神之一就是一位韩国女星,从第一季的青春女神NANA(林珍娜),到第二季的百变女神尹恩惠,她们在节目中的表现有目共睹,非常认真。也确实给节目增添了不少的效果。但这一季没有邀请韩国女明星,不知道是否和限韩令有关。

通货膨胀你开始了吗(总有一种通货膨胀的感觉)(10)

△尹恩惠给模特化妆和做造型

最后,制衣环节压缩到几乎没有。其实作为一档服装设计为主的节目,第一季的一个大型的制衣间,多个明星和设计师搭档在此做衣服,也表现出了一定的专业性。第二季《女神新装》虽然压缩了制衣的内容,但仍然保留这个关键环节。但到了第三季《我的新衣》,几乎就没有制衣这个环节了,也真是为参加节目的这些设计师感到委屈。

买手数量增加了,但竞价环节却压缩了

众所周知,《女神的新衣》之所以有自身的高辨识度,就是它开创了TV to Online的模式。

但是,作为一档演播室节目来说,现场可以延展的内容很少,尤其是明星走秀的环节相对固定,最多就是极致舞美的呈现。

通货膨胀你开始了吗(总有一种通货膨胀的感觉)(11)

《女神的新衣》第一季,尚雯婕使用全息投影技术而呈现出的舞台效果

所以,从前两季来看,节目组一直就把重点放在买手竞价的环节。比如说,第一季4买手竞价,第二季虽然增加到6,但第一轮就会自动筛选出价最高的前四位买手进入下一轮竞价。不管怎样,前两季的买手之间至少会进行3轮竞价,竞价之激烈可想而知,至于最终成交的高价,往往也让人颇感惊讶,而买手通过竞价环节可以塑造自己的人物性格,比如说土豪方总,一鸣惊人的刘韵仪,以及不按常理出牌的买手肖骁等。

通货膨胀你开始了吗(总有一种通货膨胀的感觉)(12)

△第一季的四位买手

通货膨胀你开始了吗(总有一种通货膨胀的感觉)(13)

△第二季的四位买手

例如,《女神新装》第二季总决赛,郭碧婷的那套衣服,买手肖骁在三轮竞价中,已经出到四位买家之中最高价位5111,原本就可以以这个价格拿下这套服装,但他居然主动要求在自己原有基础上再次加价,最后以6119成交。

通货膨胀你开始了吗(总有一种通货膨胀的感觉)(14)

而《我的新衣》做到第三季,买手数量直接增加到7位,感觉他们同框都有点挤。冷眼君原以为,随着买手数量的增加,他们之间的竞价过程势必会更加激烈,让节目也更有看点。但谁知导演组居然把买手竞价环节给压缩了,由原来至少三轮的竞价变为两轮出价:

1、第一轮意向性出价,7位买手根据明星所展示服装进行意向性出价,系统将公布其中最高价和最低价;

2、明星以意向性出价区间作为参考,输入明星心理价;

3、买手第二次加价,他们只有达到或者超出明星心理价的价格,才有可能胜出,当然也需要明星从他们之中做出反选。

但是,从首播节目来看,由于明星报价过高,比如说范冰冰出价8888万。所以,整场节目,7位买手几乎都没有超过每位明星的心理价,现场7个X的这一幕也显得很尴尬,主持人林海缓解气氛而开玩笑道,这让他联想到《X战警》。

没办法,节目组只能根据系统自动筛选出价前三位的买手进行终极反选,由明星从三位中选出一位最终获得该系列女装。

通货膨胀你开始了吗(总有一种通货膨胀的感觉)(15)

△7位买手都没有超过明星的心理价

由于压缩了竞价环节,使得原本激烈有看点的这一部分被弱化,虽然首期就给出了近5000万的最高价,而第一季最高出价也就40万,第二季1111万,分分钟感觉通货膨胀的厉害啊。

虽然第三季首期节目,买手们对明星们的每套服装出价都出得都很高,几乎都是千万起价。但由于少了一轮的竞价环节,因此它远没有前两季节目一轮一轮地加价给人带来的紧张感,难免让人看得不够尽兴。

另外,由于是7位买手同时竞价,第一期节目下来,坐在最中间的买手余凌远几乎一言没发,甚至都没有什么镜头,全程尴尬啊。虽然买手数量众多,但能够让人有印象的买手却不多。他们7位挤在一排,摄像从左到右依次给个镜头,都得花不少时间。所以,观众很难直观地同时看到几位买手给出的价格,这样观众也就失去了自己去对比买手给出的价格而带来的乐趣。

通货膨胀你开始了吗(总有一种通货膨胀的感觉)(16)

△《我的新衣》第一期节目,买手余凌远几乎一言没发

通货膨胀你开始了吗(总有一种通货膨胀的感觉)(17)

△第二季的四位买手,可以直观地看到四位买手给出的价格

首播还有一些内容没有交代清楚

看完《我的新衣》第一期节目,冷眼君觉得还是有不少内容没有交代清楚。

1、女神出场顺序。节目一开始,5位女星将自己的照片挂在墙上,但导演组对这一环节并没有交代,女星为什么这样做呢?这是和她们之后的出场顺序有关,还是和赛制有关,比如说每期遭淘汰的女星,她们离开时要拿走自己的照片,由于这个信息没有说清楚,而让人觉得这个环节没有实际意义。

通货膨胀你开始了吗(总有一种通货膨胀的感觉)(18)

2、四位常驻女星是否有排位。每期选出一位优胜的女星,成为幸运之星,剩下的4位女星之间也没有交代排名,难道之后就没有排位赛了吗?如果是真的,如此弱化明星之间的排位,使得节目之前形成的竞技感瞬间没了,女星之间和谐相处的有点像《我们来了》,没有竞争,没有撕逼,像一个安静的服装秀大赏,那么这节目到底还有什么可看的,去看超模走秀岂不是更好。

不管怎样,《我的新衣》首播确实存在不少问题,但还有调整的空间。首要问题就是,节目组需要好好想一想,这一季的节目到底是要做什么。弱化了竞技感、没有了鲜明的人物塑造,光有酷炫的舞台秀,也无法弥补整个模式所暴露出来的问题啊。

,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文章作者的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其原创性、真实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和原创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文章投诉邮箱:anhduc.ph@yahoo.com

    分享
    投诉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