应用型高校专业建设思路与举措:优化提升专业建设水平

6月18日,由四川省教育厅高等教育处主办、西华大学承办的“优化提升专业建设水平”调研座谈会在该校召开。

应用型高校专业建设思路与举措:优化提升专业建设水平(1)

本次会议主要调研省内高校专业建设服务经济社会发展情况,由四川省教育厅高等教育处处长陈小红主持,来自省教育厅高教处、学生处、就业指导中心、省教育评估院的有关处室(单位)负责人及相关工作人员,省经济和信息化厅、省农业农村厅、省商务厅有关部门职能处室负责人,省教指委专业设置委员会专家代表,省属高校以及四川大学、西南石油大学、西南交通大学、西南民族大学、成都大学等16所高校教务部门领导代表,部分行业企业代表等近40人出席会议。

会上,与会人士围绕“高校专业建设服务经济社会发展情况”这一主题,深入研讨了“四川省高校专业设置与地方经济发展对人才实际需求的匹配度与人才供需平衡机制运行情况的问题”等议题,介绍了四川省各类高校学科专业设置与服务地方经济发展的做法。同时,立足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建设等重大战略部署和新一轮西部大开发等战略,从推动构建区域与高校新发展格局的高度,对高校学科专业建设服务地方经济高质量发展进行了前瞻性思考,探讨了目前面临的问题,并提出了阶段性的建议与对策。学校副校长费凌作为省教指委专业设置委员会的专家代表进行了主题发言。

来自省教指委专业设置委员会各位专家代表和各高校教务部门领导,以高校视角聚焦区域人才培养,提出专业布局与社会需求变化相适应所面临的实际情况及相应的对策建议。来自行业企业的代表,以行业企业发展的角度剖析了对人才的需求和期望。省经济与信息厅、农业农村厅、商务厅、省教育科学研究院等省直部门的领导专家从管理引导的层面就加强产教融合、深化高校对企业产业的认知、推动形成更大范围的协同发展局面等提出了建议与指导。

四川省教育厅高等教育处处长陈小红在总结发言中提到,在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过程中,高校一直以来扮演着重要的角色,今后将发挥更大作用。本次调研座谈会旨在深入了解四川省专业建设在高校办学中的实际情况,为推动人才链、创新链与产业链精准对接,增强四川省高等教育与经济社会发展的适应度、匹配度和支撑度建言献策。专业设置是高校的实际教学工作与社会需求紧密结合的纽带,是学校教学工作主动、灵活地适应社会需求的关键环节。高校的专业设置应紧跟市场,适应社会需求,坚固稳定性与灵活性,协调好地域性与开放性的关系,不断提升高校科研与区域发展相互促进的实践高度与层次。高校应始终保持专业设置、招生就业、人才培养等环节实践的开放性与创造性,为四川省、西南地区和全国经济发展作出更大的贡献。(通讯员:西华大学李欣悦)

,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文章作者的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其原创性、真实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和原创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文章投诉邮箱:anhduc.ph@yahoo.com

    分享
    投诉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