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为五斗米折腰文言文原文翻译(不为五斗米折腰)

陶渊明,又叫陶潜,是晋代大诗人,接下来我们就来聊聊关于不为五斗米折腰文言文原文翻译?以下内容大家不妨参考一二希望能帮到您!

不为五斗米折腰文言文原文翻译(不为五斗米折腰)

不为五斗米折腰文言文原文翻译

陶渊明,又叫陶潜,是晋代大诗人。

陶渊明曾经做过江西彭泽县的县令,所以,后人又叫他“陶令”、“陶彭泽”。

他在彭泽做县令时,有一天早晨,他刚起床,就有一位官府的差役骑马跑来。 差役大声呼喊:“陶大人在吗?”

陶渊明连忙走出室外,一看,原来是郡(县的上级)里来的差役。他问:“是送公文?”

差役点点头,说:“郡里让送给大人的。”陶渊明接过公文,看了起来。

原来郡里要派一个要员到彭泽来检查公务,要陶渊明做好准备。

陶渊明和他的助手都明白,所谓做好准备,就是要准备好礼品,准备好饭食。

陶渊明哼了一声,将信扔在桌子上,说:“岂有此理!几天前刚查过,怎么又来了!上回买礼品的钱还没有着落呢,这回去哪找钱?难道都摊到老百姓的头上?”

他的助手无奈地望望那信,点点头,说:“唉,真没有办法。 官大一级压死人嘛!”

说罢,他取过公文看了看,又劝陶渊明说:“大人,您还是三思为好。”

陶渊明生气地问:“怎么样?”

那助手悄声说:“您想想,如果我们不请客,不送礼,不伺候好上边来的官,我们可就要倒霉了。”

“你是说我们应该低三下四?”“唉,这也是迫不得已呀!”陶渊明发怒了。

他双手握拳,猛地砸在桌子上放着的那封信上,大声说:“不!我决不为当个小小的县令为混口饭吃,而向那些作威作福的老爷们低头弯腰!”说罢,脱下官服,摘下官帽,交出官印,坐下来写了辞职书。他宁可去当一个普普通通的农民。他宁可丢弃那每月的薪俸

他毅然决然地返回老家柴桑去了。

那里有散发着泥土香的田园,那里有勤劳朴实的乡亲,那里有他创作诗歌的灵感……

故事启迪>>>>>>

“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这定格在千百年来我们记忆中洒脱的身影中隐藏着的竟是一副铮铮傲骨。“不为五斗米折腰”,宁肯不要官职,也不愿加重百姓的负担;宁肯失去俸禄,也不肯趋炎媚上,这种洁净的品格,令我们心驰神往,高山仰止!

,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文章作者的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其原创性、真实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和原创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文章投诉邮箱:anhduc.ph@yahoo.com

    分享
    投诉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