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庆城口乡村旅游助力脱贫增收(重庆巫山以李花为媒)

重庆城口乡村旅游助力脱贫增收(重庆巫山以李花为媒)(1)

3月6日,“中国李乡·三峡花海”第三届长江三峡(巫山)李花节在巫山县曲尺乡开幕。 何蓬磊 摄

3月6日,“中国李乡·三峡花海”第三届长江三峡(巫山)李花节在巫山县曲尺乡开幕。 何蓬磊 摄

中新网重庆巫山3月6日电 (记者 何蓬磊)6日,“中国李乡·三峡花海”第三届长江三峡(巫山)李花节(以下简称李花节)在重庆市巫山县曲尺乡开幕。

重庆城口乡村旅游助力脱贫增收(重庆巫山以李花为媒)(2)

图为开幕式上的文艺表演。 何蓬磊 摄

巫山县位于重庆市东部,处三峡库区腹心,风光旖旎,山川秀美,旅游资源丰富。

近年来,巫山县依托30万亩脆李,围绕“一棵树、一树花”,在做大做强产业发展的基础上,结合乡村振兴战略,以脆李产业打底、旅游增收为路径,精心打造“春赏花、夏摘果”乡村旅游品牌,让老百姓走上一条农旅融合发展的致富道路。

重庆城口乡村旅游助力脱贫增收(重庆巫山以李花为媒)(3)

重庆巫山李花绽放。 何蓬磊 摄

巫山县副县长黄勇透露,曲尺乡属于移民乡镇,以前依托传统的种植业,村民收入不高。在移民初期,“搬得出 稳得住”的压力很大,当地后来探索产业发展的路子,通过种植脆李等特色水果,逐步走上“稳得住”的道路。“2020年曲尺乡老百姓人均收入在1.7万元(人民币,下同)左右,高于全县其他乡镇。”

重庆城口乡村旅游助力脱贫增收(重庆巫山以李花为媒)(4)

重庆巫山李花绽放。 何蓬磊 摄

数据显示,截至目前,巫山全县脆李种植面达30万亩,覆盖全县22个乡镇、220个村,惠及农民5万户、15万余人,带动贫困户1万余户、3.43万人脱贫致富,成为库区民众増收致富的“摇钱树”。2020年“巫山脆李”品牌价值达19.18亿元,居全国李品类第一。

重庆城口乡村旅游助力脱贫增收(重庆巫山以李花为媒)(5)

游客在曲尺乡李花丛中踏青、游玩。 何蓬磊 摄

得益于脆李的种植,曲尺乡柑园村村民张兴堂获益匪浅。张兴堂告诉记者,2000年开始,家里的三四亩地逐步种上了李树,相比以前种植玉米、土豆等农作物,收入翻了好几番。“2019年,仅李子收入就有十几万元。”

重庆城口乡村旅游助力脱贫增收(重庆巫山以李花为媒)(6)

游客在曲尺乡李花丛中踏青、游玩。 何蓬磊 摄

据介绍,为全力打造三峡花海景观,长江三峡(巫山)李花节自2018年首次举办以来,已接待游客超过180万人次,成为三峡地区春季旅游的热门文旅IP。本届李花节通过赏花踏春,李花节开幕式、“三峡李院”开园仪式、百年李树2021年采摘权拍卖等活动,游客们不仅可以赏花,还能体验水果采摘、品尝特色美食。

重庆城口乡村旅游助力脱贫增收(重庆巫山以李花为媒)(7)

游客在曲尺乡李花丛中踏青、游玩。 何蓬磊 摄

黄勇告诉记者,虽然李花的花季很短,但巫山有30万亩,有面积做保障。加之巫山是坡地,李花会从低海拔到高海拔依次绽放,花期可以从一周延长到一个月。通过这些年的发展,曲尺乡的餐饮、住宿等配套设施也不断升级。“游客不仅可以看得好,还可以吃得好、住得好。所以,办李花节我们是认真的,也是有底气的。”

重庆城口乡村旅游助力脱贫增收(重庆巫山以李花为媒)(8)

3月6日,位于巫山县曲尺乡的三峡李院正式开园迎客。 何蓬磊 摄

值得一提的是,今年李花节不仅在活动上增添了新元素,还在参观线路上进行了优化,从船上远观李花,到登上岸在花丛中与李花近距离接触,再到乘坐直升机在空中俯瞰李花,巫山县形成了立体观花海的新格局。

来源:中国新闻网

,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文章作者的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其原创性、真实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和原创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文章投诉邮箱:anhduc.ph@yahoo.com

    分享
    投诉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