糖丸之父顾方舟的贡献(倾尽一生研究一颗糖丸)

为一大事来,鞠躬尽瘁;做一大事去,泽被子孙!

2019年1月2日,“糖丸之父”顾方舟爷爷逝世,享年92岁,以上是他的夫人李以莞写的挽联。

糖丸之父顾方舟的贡献(倾尽一生研究一颗糖丸)(1)

打开百度APP看高清图片

1926年6月16日,顾方舟出生在上海,当时他还有个哥哥叫顾方乔,源于他们住的地方叫作方桥镇,有桥有水必有船只,所以老二便取了一个“舟”字。

父亲是东吴大学的毕业生,在英国海关工作,所以他们家还算是经济条件比较好的,但是天有不测风云,父亲在船上感染了“黑热病”,辗转回天津医院,不治去世,小小年纪就失去了父亲,顾先生记忆里对父亲的印象并不深刻。

家里的顶梁柱倒了,所有担子都落在了母亲身上,旧社会女人没有地位也没有本领,如何养活四个孩子呢?

糖丸之父顾方舟的贡献(倾尽一生研究一颗糖丸)(2)

顾先生的父亲去世以后,和顾家没有再多的联络,为了养活四个孩子,母亲将他们送回宁波老家,托付给外婆照顾。

父亲去世,得到了一笔保险金,母亲用这笔钱在宁波租了房子,剩下的钱交了学费,在杭州学了3年助产士。

所以顾方舟四兄弟都是在外婆的养育中长大的,那个年代四个孩子,其中的心酸可想而知。

为了生存,母亲这3年里勤学苦练,成为了一名合格的助产士。

糖丸之父顾方舟的贡献(倾尽一生研究一颗糖丸)(3)

在宁波他们租住在弄堂里,人多复杂,弄堂里有人感染霍乱而死,当时四五岁的顾先生还不懂事,在葬礼上穿梭奔跑,不幸感染。

霍乱死亡率很高,当时也并没有什么好的治疗方案,情急之下外婆只好天天坚持带他去医院打屁股针,好在他也痊愈了。

这个时候顾先生就萌生了一种念头,觉得感染病非常可怕,希望人类可以战胜它。

糖丸之父顾方舟的贡献(倾尽一生研究一颗糖丸)(4)

1935年,母亲带着孩子们来到天津,一边工作一边学习,得到很多宁波老乡的帮助,宁波人非常团结,邓小平爷爷都评价过“宁波帮”,老乡帮老乡。在大家的帮助下,母亲接到很多的工作,同时也非常的辛苦,终于不用为柴米油盐操心。

1938年,顾先生进入昌黎中学,这个时候的天津,被八国联军侵占,租界一片混乱,他们亲眼目睹日本人横行霸道,贫穷落后的国家,平民百姓没有尊严地活着。

所以顾先生很讨厌日本人,也不爱学习日文,他爱体育,喜欢篮球,网球,同学们都非常抵制日本课程,过后他们也曾后悔,讨厌是一回事,多掌握一门语言也不是什么坏处。

糖丸之父顾方舟的贡献(倾尽一生研究一颗糖丸)(5)

顾先生后来考入燕京大学,1941年太平洋战争爆发,日本人关闭了很多学校,各国的老师也都回国了,顾先生只好进入北京大学学习。

这一代的年轻人,不需要人教育,他们是时代的见证者,每个人都知道为了中华崛起而读书,因为他们知道,祖国不强大,人民腰杆挺不直。

北大的六年(其中两年是协和医学院),是顾先生成长最快的,他当初选择学医是因为母亲,母亲作为助产士,能力有限,经常在顾方舟先生面前说,要学的多懂得多,才有更好的出路。

大学生活很丰富,顾先生还加入了戏剧团,他在剧中多次扮演蒋介石。

糖丸之父顾方舟的贡献(倾尽一生研究一颗糖丸)(6)

顾先生认识了医学院护士系的李以莞,两人一见钟情,志同道合,很快发展为情侣关系。

顾先生后来被分配到大连工作,在这里做病毒研究,他表现很出色,有一位苏联老太太,他跟着她学了不少俄语,后来他被派到丹东,没工作多久又被紧急叫回。

他以为出了什么大事,实则是有天大的好消息等着他,祖国要派他去苏联学习,那个时候中国和苏联关系很好。

听到这个好消息,他第一时间和家人分享,同时向李以莞求婚,他要完婚才能安心前往苏联学习。1951年,两人在祝福声中结成伉俪,他在结婚照背面写到:我们要在祖国建设工作中来培养我们的爱情,紧接着新郎便前往北京与其他374名同志汇合。

糖丸之父顾方舟的贡献(倾尽一生研究一颗糖丸)(7)

1952年,375名各界佼佼者齐聚北京,周总理亲自招待,下达学习任务,作为国内第一支出国深造的队伍,他们身上的担子非常重。

当时新中国刚成立两周年,物资短缺,但还是给他们准备了充足的装备,顾先生说,他们一个人的装备,相当于60名农民一年的收入。

培养人才,是一个国家崛起的必经之路,也是根本。

经过七天七夜,队伍抵达了莫斯科。

顾先生来到莫斯科第一医学院,他发现这个并不适合自己,于是自己摸索着来到了医学科学研究所,这才是他的目的,研究由蚊子传播的脑炎。

糖丸之父顾方舟的贡献(倾尽一生研究一颗糖丸)(8)

学习小组

一群年轻人,阅历有限,知识有限,来到陌生的国度生活习惯都要慢慢客服,最重要的是还要学习俄语,否则课上就会一窍不通。

他们成立了学习小组,互相监督,于第二年过关了俄语和哲学。

顾先生的论文是《乙型脑炎的免疫机理和发病机理》,为了这个命题,他必须不辞劳苦的奔波证实。

1955年结束了四年的进修,顾先生回到北京昌平,就任流行病学研究所,在这里继续研究工作。

1957年,苏联专家来到上海,顾先生再次被派到上海,负责研究脊髓灰质炎的研究,这需要初生牛犊的血,虽然1957年美国的罗斯福已经研究出salk,但是顾先生做了更大的突破。

糖丸之父顾方舟的贡献(倾尽一生研究一颗糖丸)(9)

1958年,顾先生团队来到云南昆明,建立研究所,因为实验需要提取猴子肾脏的上皮细胞,要大量养殖猴子,这可不像小白鼠那么容易养活,大家亲手建造基地,养殖猴子,做研究。

期中辗转多次,带着民族使命,顾先生奔走多国,终于得到了一小罐的液体。

1960年,顾先生背着妻子给出生不久的长子服用,这必须要年幼的孩子,办公室团体好几个研究人员都带头给自己的小孩服用了。

知道真相的顾太太并没有责骂和埋怨,他们既是夫妻,更是同事,同志,她非常理解丈夫的做法,小东长大以后也说,很幸运自己参与到了父亲的研究中。

糖丸之父顾方舟的贡献(倾尽一生研究一颗糖丸)(10)

因为文化大革命,顾先生的三个孩子小时候都没有接受到好的教育,这使他非常遗憾。

液体的疫苗始终是没有那么方便,需要滴在饼干或者面包上给孩子吃,不然孩子总会对于液体带有抗拒心理。

1962年,顾先生的糖丸出世。

它是一颗小小的白色球形,外形好看又有食欲,微甜,很受孩子欢迎。

但是这个糖丸必须冷藏保存,在那个车马慢的艰苦年代,要想覆盖到全国的儿童,是难上加难。

从1960年-1994年,历经三十多年,中国终于结束了小儿麻痹症的摧残,顾先生的糖丸,造福世世代代。

但是边境国家没有得到控制,2011年,新疆14岁儿童被巴印国家感染,40年的努力,还是有漏网之鱼,从此更加加强了边境的覆盖,要做到不漏掉中国一名儿童。

糖丸之父顾方舟的贡献(倾尽一生研究一颗糖丸)(11)

顾先生说,他一生只做一件事,就一定要把它做到极致。

见证了新旧中国颠沛流离的九十年,只有这一辈人,深刻体会到什么叫有家才有国,有国才有家。

我们作为子孙,也应当爱国如家,爱自己,爱家人,把生活过的有滋有味,才不辜负前辈们的付出啊。

糖丸之父顾方舟的贡献(倾尽一生研究一颗糖丸)(12)

顾先生一生挚爱李以莞女士,为顾先生生育三个孩子,两人一生为伴,同在实验室苦心钻研。

他们的大儿子回忆说,小时候弟弟都是他带的,爸爸妈妈永远都在工作,没有白天黑夜。

每个成功的男人背后都有这么一个伟大的女人,默默支持,不问西东。

92岁的顾先生弥留之际,交代儿子:照顾好你们的妈妈。

伉俪情深,携手并肩走过几十载风雨,不仅留下执子之手与子偕老的佳话,更有造福人类的成就,我们永远缅怀!

,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文章作者的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其原创性、真实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和原创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文章投诉邮箱:anhduc.ph@yahoo.com

    分享
    投诉
    首页